從虧損2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崛起的背後有哪些祕密?

前不久,在被譽為“母嬰奧斯卡”的母嬰家庭發展峰會上,作為母嬰界的領軍品牌,全棉時代憑藉嬰兒超柔純棉柔巾,榮獲了“2019年度優質國民品牌獎”,受到了外界的強烈關注。


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在全棉時代的發展過程中,曾經也遭受過嚴重的挫折。


2010年,在線下門店的拓展中,全棉時代連續四年累計虧損近2億元;2012年,在電商渠道的開拓中,全棉時代第一年的銷售額僅為970萬,而虧損額卻超過了2300萬。


從虧損2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崛起的背後有哪些秘密?


不過,在歷經了幾年的蛻變後,如今的全棉時代不僅扭虧為盈,而且年銷售額更是超過了30億元,成為千萬媽媽共同信賴的品牌。


那麼,這個品牌崛起的背後,究竟有著怎麼樣的秘密呢?


❖告訴消費者“為什麼買我”?


在接受採訪的時候,全棉時代的創始人李建全這樣說到:“我們只做棉的產品,即選擇一朵棉花、一種纖維打造一個品牌。”


可能有人會問,為什麼如此專注於棉花這一農產品呢?


一方面,源於創始人李建全深根於醫用傷口輔料領域,即長期跟棉花打交道;另一方面,因為棉花具有經濟和生態雙重價值,而市場上並沒有真正採用全棉的生活用品。

從虧損2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崛起的背後有哪些秘密?


那麼,為什麼會選擇母嬰作為切入點呢?


原因很簡單,因為嬰兒和孕婦群體對生活用品有著更高、更嚴苛的要求。根據相關的市場調研數據顯示,95%的年輕媽媽在購買嬰幼兒用品時會選擇純棉材質。當然,也願意為全棉產品支付更高的價格。


正是在這樣的邏輯下,李建全開始了新一輪的創業!


2009年,全棉時代推出了全面水刺無紡綿柔巾,並且將門店開進了購物中心。但是,全棉時代卻發現了一個尷尬的問題:


“儘管消費者認為產品好,但是如果讓他們買,都說太貴了。”


由此引出一個疑問,如何讓消費者接受全棉時代的高品質產品,並且願意為此支付溢價?


在經歷過長期的摸索後,全棉時代提出的解決方案是:


“引流+截流!”


第一,圍繞消費者的需求打造場景,比如將噴繪的棉花圖片更換成真實可觸碰的棉花,比如在門店的裝修風格上,迎合年輕媽媽群體的審美習慣。


目的就是吸引消費者進門店。


第二,圍繞產品的高品質特徵,提煉產品賣點。


比如,舒適、不傷臉;比如,安全健康,醫用紗布級品控;比如,經濟且環保,不消耗木材等等。


事實上,全棉時代一貫強調的就是“質量優於利潤,品牌優於速度,社會價值優先於企業價值”的經營理念。也正因為此,全棉時代的口碑才得以越來越響亮。


❖以消費者為核心,扭轉企業經營虧損?


前面提到,在全棉時代的發展過程中,無論是線下門店還是線上渠道,都曾經經歷了嚴重的虧損。


那麼,究竟是什麼辦法讓全棉時代扭虧為盈的?


在我看來,核心的指導思想是,始終堅持以消費者為中心!


從虧損2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崛起的背後有哪些秘密?


先說線下門店。


在前期門店的拓展初期,全棉時代走的是購物中心大門店模式,因此租金非常高昂。再加上初期消費者對全棉時代品牌不熟悉,不願意為此支付溢價,導致了“門店數量越來越多,總虧損也越來越大”。


這也是難以避免的商業現象。


為了改變這種現象,全棉時代在幾點上做出了改進:


比如,門店選址必須選擇人均可支配收入高的地段,以此支撐起全棉時代“高質高價”的產品;比如,以單店坪效為考核依據,店員在增強與消費者的溝通之外,要想辦法針對其需求推薦更多相關產品;再比如,門店團隊要趨於穩定化,同時講究效率和成本控制。


再加上隨著產品總銷量的不斷增加,也降低了產品的規模成本,為扭轉經營虧損的創造了條件。


再說線上渠道。


為了扭轉虧損的局面,全棉時代針對線上渠道做了三個方面的調整。


第一,改變大水漫灌式的操作,即讓流量變得更加的精準,轉化率更高;


第二,以雙十一為契機,主打半價補貼優惠。儘管在很多人看來,這是賠本賺吆喝的買賣,但全棉時代有自己的邏輯。一方面,這樣的方式可以獲取更多的新用戶,視為獲客成本的一部分;另一方面,也可以視為回饋老客戶的手段,培養用戶忠誠度。


第三,線上線下同款同質同價。在這一點上,與眾多品牌的經營思維不同。在全棉時代看來,線下門店能夠給客戶提供良好的購物體驗,能夠塑造起品牌形象,更能夠線上線下的融合重新塑造新品牌。


正因為如此,全棉時代在線上不僅樹立起了口碑,而且銷售額佔比也不斷提高!


❖“教育消費者”,是開拓者的使命和責任


提到紙巾的話,很多人會立馬想到“維達、清風、潔柔”這些品牌;但是,如果提到純棉紙巾的話,市場上只有“全棉時代”。


正因為此,全棉時代可以說扛起了“純棉紙巾”的大旗!


但是,作為市場的開拓者,也就意味著必須承擔起教育消費者的重任,讓消費者對紙巾的認知從“木質時代”過渡到“純棉時代”。


從虧損2億到年銷30億,全棉時代崛起的背後有哪些秘密?


如何達到這種目的呢?


除了前面提到的運營思維之外,還有一個關鍵且有效的手段就是產品品質。說一千道一萬,營銷是術產品才是根本,只有產品的獨特性和高品質性才能口口相傳,才能讓口碑實現良性裂變。


而作為開拓者來說,務必要強化高品質產品的示範作用!


最後,我想說的是,正如全棉時代定位於“只做棉的產品”。可以預見的是,全棉時代正在以“棉”為突破口,重新定義和塑造新中產階級的消費場景,提升其消費品質和質量。


長遠來看,對標“無印良品”的全棉時代,無疑擁有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