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院士”舒红兵:从兰州大学到武汉大学,留学美国却毅然归国

寒门难出贵子?舒红兵告诉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才是成功的决定因素。

1976年舒红兵出生在重庆市荣昌县的一个贫困家庭。与其他顺利上学的孩子相比,舒红兵上学期间更加的拮据。没有钱交学费,舒红兵小小年纪就出去给人打工补贴家用;为了省下钱学习,舒红兵甚至整天不穿鞋光着脚丫上学;为了给父母减轻负担,舒红兵白天上完课后接着就去农田里劳作。

在本应无忧无虑的年纪,舒红兵却早早承担起了家庭的重担。

但即使如此舒红兵都没有想要放弃学习,生活上的拮据反而更加激发了他以后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的决心。1983年,年仅16岁的舒红兵凭借着极其优异的成绩,顺利考入了心中梦寐以求的兰州大学。

当奋斗成为一种习惯时你会发现,在旁人看来几乎无法改变的劣势条件也会慢慢地消失,舒红兵就是这样一个典型的例子。和兰州大学“自强不息,独树一帜”的校训对学生期待的那样,舒红兵正是凭着这种精神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中一步步攀上高峰。心中有梦,执梦前行,寒门也能出贵子。

“寒门院士”舒红兵:从兰州大学到武汉大学,留学美国却毅然归国

一颗赤子之心,他一心为国,为此毅然放弃在海外优越的生活条件。

1992年,一心钻研科研事业的舒红兵选择留学美国。他在美国Emory大学的细胞及发育生物专业就读,并顺利获得博士学位,紧接着他又用两年的时间在美国Tularik公司David Goeddei实验室工作研究并在此期间考取了博士后学位。

舒红兵在美国的日子里醉心科研事业,因为他知道他所学习的东西正是中国所短缺的,唯有更加深入地进行研究,进行磨炼舒红兵才能真正为祖国的细胞生物事业做出举足轻重的贡献。于是他夜以继日地工作,每天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学习知识来充实自己。

不知不觉中,他凭借着出色的科研能力和敏锐的试验能力逐渐得到了世界相关领域人士的关注和认可。从公司的一名助理到资深的科学家,舒红兵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世界中国人民的强大。

面对祖国召唤,舒红兵时刻准备着回国。2005年,舒红兵收到了祖国相关方面的信息,

他知道,现在的自己有能力为祖国带来举足轻重的贡献,于是他没有犹豫,放弃了在美国崇高的社会地位,放弃了在美国享有富裕的生活条件。

独自一人外出留学,孜然一人学成归来,没有任何迟疑 。

“寒门院士”舒红兵:从兰州大学到武汉大学,留学美国却毅然归国

醉心科研,回国之后的舒红兵带领科研团队一次次用成果向祖国献礼。

回国之后的舒红兵主要从事免疫相关的细胞信号转导研究,这些年里,舒红兵始终保持“高产”科研的工作状态,曾发表SCI论文高达130余篇。在科研的同时,舒红兵也开始有意识地培养新人,他曾带领自己的科研团队主持国家科技部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等项目,并均获得突出贡献。

2015年,早已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舒红兵荣获2015年《自然》杰出导师奖。

“寒门院士”舒红兵:从兰州大学到武汉大学,留学美国却毅然归国

生活可以放飞自己,但科研必须严谨科学。

就如他的名字“红兵”一样,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科研当中,舒红兵永远那么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如果忽视掉他身上的名誉和头衔你会发现,在现实生活中他还是一个特别阳光甚至有些呆萌的人。穿着拖鞋打篮球,围着一棵树端详好久,能聊各种话题的段子……这就是在生活当中的舒红兵。

而在科研当中他的眼里则容不得一粒沙子,学术是严谨的。舒红兵在担任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院长时便十分严格,他鼓励学生们放飞思想,鼓励自主科研,但在学术造假等问题上零容忍

学术是严谨的,没有任何人能够践踏学术上的公正性和严谨性。

如今,舒红兵仍活跃在科研一线,他的多项事业如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等事业不仅在国内威名赫赫,在国外也有重要的国际影响力。从放牛娃到微生物领域的泰斗,舒红兵正是靠着坚持不懈的努力一步步走来。

虽功成名就,但舒红兵仍记得母校兰州大学的校训:“自强不息,独树一帜”,正是这句话让舒红兵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越飞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