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选择最适合编程的显示器4K显示器是最好的选择吗?

程序员如何选择一款最适合编程的显示器,4K显示器是最好的选择吗?当下显示器尺寸越来越大分辨率越来越高,但不一定都适合做软件开发。我们将从点距、尺寸、分辨率、缩放比例多个维度来什么是适合软件开的显示器。

一、点距、尺寸、分辨率的关系

显示器点距的大小决定了显示文字大小。公认的最舒服的点距是0.27mm左右,这个点距既不会有明显的颗粒感,又不会使显示的文字太小,看着不累眼。

现在买笔记本电脑,主流是14英寸、15英寸,分辨率大多都是1920*1080。14英寸1920*1080点距是0.16mm。15英寸1920*1080点距0.18mm。点距都没有达到0.27mm的理想目标,字太小看着累眼睛。

你去电脑城会发现笔记本都设置了放大到125%,看着文字大小很合适,微软自家的软件放大后表现都不错,但很多第三方软件放大后会有问题。如果你使用台式机做软件开发,显示器的选择性多较大。但如果你使用笔记本电脑做开发,显示器就很难找到一款点距尺寸分辨率都合适的,只能外接一个显示器了。


如何选择最适合编程的显示器4K显示器是最好的选择吗?


二、外接显示器实现双屏工作台

做编程最好外接一个独立显示器,形成双屏工作台,显示内容得到扩展。竖屏显示器更方便程序员浏览代码,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这里我通过计算以“0.27mm点距”的基准,选择了尺寸与分辩率最合适配比。

  1. 24英寸的1920x1080,点距是0.27mm(点距合格)
  2. 23.8英寸2560×1440,点距 0.205mm (点距太小了)
  3. 27英寸的2560×1440,点距0.2331mm(点距勉强吧)
  4. 32英寸的2560×1440,点距是0.27mm(点距合格)


如何选择最适合编程的显示器4K显示器是最好的选择吗?


显示器的比例

显示器长宽比例有:4比3,16比10,16比9等等,还有适合视频编辑工作的带鱼屏。现在16比9是市场上的主流,大多数手机屏幕也是16比9,16比9适合影音娱乐,并不合适编程。

笔记本电脑16比10的显示器编程会更舒服,但16比10的笔记本太难找了,16比10也被称为黄金比例,只有苹果笔记本不惜成本依然使用16比10的比例。非苹果一族就只不要想了。

125%缩放

现在的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尤其是笔记本电脑,默认都放大到了125%。微软自家的软件放大后表现都不错,便很多第三方软件放大后会有问题。华为MateBook 13分辨率2160x1440像素,默认放大150%。

放大后看着文字大小很舒服,1920*1080 放大125%后,相当于1536x864,接近于1600×900 。那为什么不直接买的1600×900 笔记本呢,联想ThinkPad E590就是1600×900 ,主要是可选性太小了。99%的笔记本电脑是1920*1080。

无论放在125%还是150%,要使用第三方软件时都会遇到问题。比如Java开发使用的Eclipse文字是放大了,但软件中的图标没有放大,看着很不协调。还有很多软件根本不放大。所以还是使用100%最好。

显示器面板

显示器面板主要有:TN屏、IPS屏、A屏

TN屏:响应时间快是优势TN屏就是较早前常见的软屏,用手能按出水波纹,这是较早使用的LCD面板之一,目前也在大量使用,因为它的技术成熟,成本低。TN屏响应速度快,可以达到1ms的响应时间,不会出现残影。使用这种材质的屏幕通常用来作为职业电竞屏,通过快速响应,TN屏可无损呈现高速变化的场景细节。

IPS屏:广视角、色彩好IPS屏面板较硬,用手指轻触屏幕,画面不会变形。IPS屏在色彩显示、可视角度等方面比TN面板好上不少,对于色彩的呈现范围与准确性也都有亮眼的表现,广视角是IPS面板的原生优势,不论哪个角度观看都不会产生色偏。目前跟影像处理有关的专业屏幕大多采用IPS面板。苹果也一直与IPS屏捆绑宣传,对于偏爱Mac的用户,IPS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VA屏:对比度高VA类面板也属于软屏,只要用手指轻触面板,显现梅花纹的是VA面板,出现水波纹的则是TN面板。VA面板是在中高端液晶显示器应用比较多的面板类型,富士通、三星、奇美电子、友达光电等面板企业均采用了这项面板技术。VA屏的特点是宽容度和对比度都更高,可达到3000:1的高对比度,画面中黑色和白色都更加纯净,且不会出现漏光等问题。

总结

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器很难找到点距尺寸分辨率都合适的,只能外接一个显示器了。

外接一个独立显示器,形成双屏工作台,竖屏显示器更方便程序员浏览代码。

公认的最舒服的点距是0.27mm左右,以此为基准选择显示器,面板优先选IPS屏。

不同尺寸显示的点距表

12.1英寸 (800×600) - 0.308mm

12.1英寸 (1024×768) - 0.240mm

12.1英寸 (1280×800) - 0.204mm

13.3英寸 (1024×768) - 0.264mm

13.3英寸 (1280×800) - 0.224mm

14.1英寸 (1024×768) - 0.279mm

14.1英寸 (1280×800) - 0.237mm

14.1英寸 (1400×1050) - 0.204mm

14.1英寸 (1440×900) - 0.211mm

14.1英寸 1920*1080 点距0.16mm

15.6英寸 (1024×768) - 0.297mm

15.6英寸 (1400×1050) - 0.218mm

15.6英寸 (1600×1200) - 0.190mm

15.6英寸 1920*1080,点距 0.18mm

16英寸 (1280×1024) - 0.248mm

17英寸 (1280×1024) - 0.264mm

17英寸宽屏 (1280×768) - 0.2895mm

17.4英寸 (1280×1024) - 0.270mm

18英寸 (1280×1024) - 0.281mm

19英寸 (1280×1024) - 0.294mm

19英寸 (1600×1200) - 0.242mm

19英寸宽屏 (1440×900) - 0.285mm

19英寸宽屏 (1680×1050) - 0.243mm

20.1英寸 (1200×1024) - 0.312mm

20.1英寸 (1600×1200) - 0.255mm

20.1英寸宽屏 (1680×1050) - 0.258mm

20.1英寸 (2560×2048) - 0.156mm

20.8英寸 (2048×1536) - 0.207mm

21.3英寸 (1600×1200) - 0.270mm

21.3英寸 (2048×1536) - 0.210mm

21.6英寸宽屏 (1680×1050) - 0.276mm

22英寸宽屏 (1600×1024) - 0.294mm

22英寸宽屏 (1680×1050) - 0.282mm

22.2英寸 (3840×2400) - 0.1245mm

23英寸宽屏 (1920×1200) - 0.258mm

23.1英寸 (1600×1200) - 0.294mm

24英寸宽屏 (1920×1200) - 0.270mm

27英寸宽屏 (1920×1200) - 0.303mm

30英寸宽屏 (2560×1600) - 0.250mm

24英寸的1920x1080 点距0.2745mm

32英寸的2560×1440 点距0.277m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