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流水线,成也枭雄,败也枭雄

百年流水线

1. 精彩片段

百年流水线,成也枭雄,败也枭雄

工厂的布局完全可以将重点集中在产品本身(不需要体现行政部门的划分),集中在小批量生产上,并且尽量让生产一次性过关,进而将返工的概率降到最低。

工人宁愿事先发表一些不切实际的预测,也不愿意凑在一起研究具体的解决。

给那些拥有天赋的人们充足的时间、原材料和机会进行尝试的话,流水线的诞生只不过是件水到渠成的事儿。

一旦新的工艺流程和生产体系出现的话,那些观察家就会发现之前存在的那套生产技术、理念、机器设备和流程对新技艺的意义之所在。回顾过去,任何一种重要的创新通常都是显而易见的。

从磨粉机到伊莱·惠特尼早期对可实现零部件互换的枪支所做的努力,再到钟表和缝纫机的大规模生产,它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逻辑性。这一切表明高地公园工厂和1913年流水线的出现是顺应历史发展进程的。流水线的诞生虽说是不可避免的,但是这对于我们理解此流水线而非彼流水线是非常重要的。流水线的原型出现在1800年之前的瑞典和法国。

两个国家并没有对底特律的做进一步的改进。 手工工艺仍然可以做到盈利和持续性。这样看来,20世纪20年代的美国汽车制造厂也许与欧洲的竞争对手一样,美国的城市也许会拥有稠密的人口,而且更加依赖大规模运输。

2. 我的感悟

该书介绍了流水线自从美国的福特公司内部孵化、演化,最终成为流水线,生产大量的汽车。而且福特还增加了工人的工资,让工人也可以进行购买汽车,对于产业、对于工人来说都是有很大好处的。但是慢慢地出现了问题。

问题1。当流水线还在不断完善的时候,工人已经慢慢跟不上流水线的速度,万恶的资本家会把流水线的速度调整的越来越快。工人的工作内容无趣,时间增加,透支身体造成很多工人出现了身体健康问题、心里健康问题。而且,工人由于总是在重复着一些工作内容,造成跟不上时代发展,原地踏步只能被年青一代替代。因此,造成了下岗问题。

问题2。俗话说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日本和欧洲引进了美国的流水线技术,欧洲人由于懒惰成性,不太容易接纳,所以流水线在欧洲的发展不是很好,但是制造生产线的技术确是实力强进。日本人这一有着东方血统的民族一向喜欢学习外界的新鲜知识,在接纳美国流水线技术的同时,更是发挥了团队协作,现场改善的工作习惯,最终丰田公司在美国取得了霸主地位。

不管是欧洲还是日本,流水线已经发展了近百年,几家欢喜几家愁。我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时常感觉心里非常惆怅,因为看着一代代工人年少轻狂进了工厂,让工厂在慢慢地雕琢自己的身体,最终无力工作而被工厂扫地出门,每每想到如此,十分痛心。也许,活到老学到老是我们每天都应该做的事情。

生于忧患,志存高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