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土地上的欢歌 ——记“子位吹歌”和它的传人张占民


来自土地上的欢歌 ——记“子位吹歌”和它的传人张占民

张占民,男,汉族, 1963年6月生人,定州市子位镇子位二村村民,子位吹歌第九代传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河北艺术职业学院客座教授、2016年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全国“吹歌”大王称号。现任定州市红星子位吹歌艺术团团长,定州市子位吹歌艺术学校业务校长。

40年的挚爱

子位是距离定州市40公里的一个边缘小镇,在定州市区的东南方向。大沙河从它的北面缓缓流过,它北临安国南接深泽,是三县交界的地方。这里的农贸业繁华,文化氛围也相当浓郁。闻名的子位吹歌就诞生在这里。

子位吹歌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因其发生发展的中心地都在子位镇而得名,该镇也成为华北地区享有盛誉的“吹歌之乡”。

子位吹歌主奏乐器以管子为主,配以唢呐、笙、笛以及锣、鼓、镲等打击乐器。子位吹歌的主奏乐器管子,早在四五千年前就已被发明,被誉为中国民族乐器活化石。“千日的管子百日的笙,三年的管子不中听”,在吹歌的所有器乐中,尤以管子最难学。

来自土地上的欢歌 ——记“子位吹歌”和它的传人张占民

谈到学艺经历,张占民说,其自幼痴迷吹歌艺术,10岁拜本家吹歌艺人张海银为师,学习吹歌并得到多名民间老艺人的指点,学习管子、唢呐、笙和民间吹歌传统曲目及演奏技法。 “像我从10岁就开始学艺了,老师教的谱子也不是现在的五线谱,早先都是口传,不写本儿,你一句我一句,口传下来的。他是民间传承下来的,师傅的传授都是口传心授的方式,没有现成的简谱和五线谱,师傅口中念的是工尺谱,我们就是这样一步步学下来的。”

张占民练功非常刻苦,他经常演奏到晚上十一二点钟。冬天在大野地里练习,手冻得成了馒头也从不间断。夏天在大沙河边练,蚊虫叮咬也不在乎。就是凭着这种顽强不屈的精神,练就了一身吹歌技法。在学艺期间张占民就经常参加本村和周边村的民间吹歌演出。

张占民全面传承了子位吹歌传统曲目及演奏技法,熟练掌握了管子、唢呐的演奏技巧、演奏技术和艺术风格,这一吹就是40年……

2006年,在全国首届吹歌展演比赛中,张占民以子位吹歌传统曲目《放驴》一举夺得获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特别优秀奖,并获得“全国吹歌大王”荣誉称号,张占民之子张鹏获全国青年吹歌独奏二等奖,张占民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民间吹歌艺人。

乡土味的魅力

在定州市“我和我的祖国”2019年国庆文艺展演活动现场,张占民以管子领奏独领风骚,表演中,他先独奏一段,然后众人以笙、唢呐、镲、鼓作为和声,只见他双手抱着管子,吹奏起子位吹歌传统曲目《小放驴》,惟妙惟肖表现了农民放驴的劳动生活,清脆欢快的调子很快回响在上空,引来现场观众叫好不断。

来自土地上的欢歌 ——记“子位吹歌”和它的传人张占民

介绍子位吹歌的乐曲丰富,代表作有颇具农村特色的《大绣鞋》《八仙庆寿》《摘棉花》《放驴》等。吹歌乐手们还善于用乐器吹奏河北梆子、评剧、京剧等戏曲名段,把打击乐和人声模仿得惟妙惟肖,形成“卡戏”这一深受群众欢迎的演奏方式。

张占民介绍,子位吹歌最早是在村子里的王氏家族中传承的,素有“吹歌看子位,子位数王家”之称。上世纪40年代,本来只有王家传承的吹歌艺术发生改变,从王家的一枝独秀发展到各姓氏的百花齐放,吹歌艺人发展到了200多人。

来自土地上的欢歌 ——记“子位吹歌”和它的传人张占民

了解新中国初期子位吹歌发展到鼎盛时期,子位镇善吹、打、弹、拉者不下千人,老、青、妇、幼皆有吹歌班。每逢喜庆盛会,人们总要聚演竞技。子位吹歌艺人还到附近的市、县和村镇传授吹歌艺术,最远传播至距子位镇二百余里的白洋淀。特别是当时音乐家杨荫浏、曹安和整理出版了《定县子位村管乐曲集》,有乐曲34首,在国内外产生广泛影响。新中国成立后,有20多位艺人进入中央级音乐团体,如著名笛子演奏家王铁锤、双簧管演奏家王小寿等都曾经名扬一时。

张占民从艺四十年,他的演奏技巧娴熟,表演细腻、音色圆润,尤其对作品理解深刻,对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作品有着独特的诠释能力。咔戏河北梆子《大登殿》和京剧《智斗》是他的保留曲目,他的演奏韵味丰富多变,模拟人声惟妙惟肖,受到界内人士和观众的广泛好评。

期待中的坚守

“若干年后,也许再听不到原汁原味的子位吹歌了!”2008年,子位吹歌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后,张占民开始有了强烈的危机感。上世纪八十年代,子位二村许多村民都会演奏吹歌,村里有10多个吹歌班。近年来,随着老艺人相继辞世,越来越多年轻人外出打工,村里全面掌握吹歌技艺的人越来越少。

“10岁左右是学习吹歌技艺的最佳年龄。”张占民说。他一直希望创办学校培养吹歌人才,于是2008年他们创办的子位吹歌艺术学校,已经培养了80多人,他们在技艺上达到了一定水准,其中20多人凭借吹歌特长,考取了专业艺术院校或被艺术院团录用。

随着时代发展变化,现在子位镇的子位吹歌班正逐年减少,八十年代还有十多个吹歌班,后来只剩下了两个。

张占民说,“子位吹歌是我们最为传统的器乐表演,子位吹歌在我们家乡很盛行,80%的人都会演奏,但是演奏管子的人却很少,因为管子的吹奏非常难。这是前辈留下的遗产,我们要传下去呀。”他最大的愿望是将这一祖传的乐曲世世代代传下去。

这些年来,张占民一直活跃在民间艺术的舞台上,他带领的子位吹歌参加了1979年的中央电视台庆祝建国30周年大型晚会,及1995年中央电视台《东西南北中》栏目举办的纪念抗战胜利五十周年专题晚会,在全国首届吹歌展演比赛中,张占民获“全国吹歌大王”称号,张占民之子张鹏获全国青年吹歌独奏二等奖。2018年5月16日张占民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张占民自七十年代开始培养子位吹歌学员300余人,教授管子、唢呐、笙和子位吹歌的传统曲目及演奏技法。学员遍及定州、安国、曲阳、无极等地。张占民还和儿子张鹏一道成立了“子位红星吹歌艺术歌舞团”,每年的大小演出不下百场。据了解,从子位二村走出的此类歌舞团已逾十个。张占民说“将吹歌曾经的义演模式,引入更多商演成分,我相信定能让它焕发新活力。”


随着子位吹歌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及国家大剧院的舞台、定州子位吹歌艺术学校的建立、定州市文化传统音乐培训基地挂牌等一系列传承推广活动的开展,子位吹歌必将迎来新的春天。(苏冬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