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臨床中,經常有患者諮詢飲食中碘的問題,甲亢患者要低碘飲食已經為大眾熟知,那麼其他人呢?生活中,經常聽到周圍有人說:“現在營養這麼好,哪有人缺碘,都是碘過量”“我們住海邊,碘足夠了,不用吃加碘鹽”“加碘鹽吃多了會得甲狀腺癌”……聽到這些貌似很有道理的說法,很多人都糾結了:

我們到底選擇加碘鹽還是無碘鹽呢?下面我們就詳細地給大家講解一下。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碘對人體有什麼作用?

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狀腺利用碘和蛋白質合成甲狀腺激素,甲狀腺激素對人體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提高機體的代謝活動,促進體格生長和腦的發育,維持人體各項正常的生理功能。

人體內含碘量約15~20毫克,其中一半以上存在於甲狀腺內,當碘的攝入嚴重不足時,體內碘儲備下降,機體合成的甲狀腺激素隨之減少,造成機體代謝不足,生長髮育延緩。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自哪裡?

人體所需的碘主要來自食物和飲水。

碘的食物來源主要有加碘鹽(含碘酸鉀)以及海產品,主要是海帶、紫菜、海水魚、海蝦等,以及乳類及乳製品、蛋類等食物。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加碘鹽還是無碘鹽?

首先,我們知道碘是人體新陳代謝和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微量營養素,是人體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原料。胎兒期和嬰幼兒時期缺碘,會影響大腦發育,嚴重造成呆小症、聾啞、智力低下等。孕期缺碘會出現流產、早產、死產和先天畸形;成人期缺碘可導致甲狀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勞、精神不集中等。

而我們自身並不能合成碘元素,只能從外環境攝取。中國是世界上碘缺乏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外環境(水、土壤等)幾乎都缺碘,外環境缺碘的現狀很難改變,如果停止補碘,人體內儲存的碘最多能維持3個月,因此要長期堅持補碘。

食用碘鹽是補充碘營養、預防碘缺乏病最安全、簡便、有效的方式。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沿海地區的居民和營養水平高的大城市是不是需要吃無碘鹽呢?

沿海地區膳食碘攝入量調查結果表明,海帶、紫菜等富碘食物在沿海地區居民中的

食用頻率和食用量都很低;沿海地區居民膳食中的碘84.2%來自碘鹽,來自於各類食物的碘僅佔13.1%(其中海帶、紫菜和海魚共佔2.1%),來自於飲用水的碘佔2.7%。如果食用無碘鹽,97%以上的居民碘攝入量將會低於推薦攝入量,居民碘缺乏的風險很大,因此,沿海地區也需要普及碘鹽。同樣,營養水平高的大城市居民也保證不了經常食用富碘食物。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哪些人群無需補碘?

1)甲亢患者儘量不食用加碘鹽(所含碘酸鉀不易揮發),因為碘會增加甲狀腺激素的合成,可能加重病情。甲亢治療初期建議食用無碘鹽,緩解後可購買天然海藻鹽,因為其中的碘加熱後可以揮發。

2)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橋本氏病)患者儘量不食用加碘鹽,因為碘會加重炎症損傷甲狀腺濾泡細胞。

3)高碘地區的居民無需再補碘,因為長期持續性攝入碘可導致碘甲亢或高碘性甲狀腺腫。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食用碘鹽或碘攝入量增加會發生甲狀腺癌嗎?

回答當然是No。

近年來全球很多國家,無論是否採取補碘措施,無論碘攝入量是增加、穩定還是下降,甲狀腺癌的發生率都在增加,並且主要以直徑小於1釐米的微小癌增加為主。很多早期甲狀腺癌,由於過去技術不夠、意識不足,沒檢查出來。

而現在人們對自己健康越來越重視,加之超聲技術飛速發展,越來越多不滿 1釐米的甲狀腺結節都被篩查出來了,這也造成了人們覺得甲狀腺癌越來越多的假象。而且還有一點:2016年監測結果顯示全國人群碘營養狀況總體處於適宜水平,沒有省份出現人群碘攝入過量。

這當然不是說吃很多碘能長壽或降低癌症概率。但這至少表明“通過食物過量攝入碘”對健康人身體的影響是非常有限的

患有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疾病(常見有甲亢、甲狀腺炎等)患者,因治療需要遵照醫囑可不食用或少食用碘鹽。生活在高水碘地區且尚未改水的居民,他們每天從飲水和食物中已經得到了較高劑量的碘,這部分人也不宜食用碘鹽。除此之外,我們還是乖乖地吃碘鹽吧。

食鹽到底選碘鹽好?還是無碘鹽更健康?不缺碘吃碘鹽對身體好嗎?

總之,碘對於人體不可或缺,也並非多多益善,而要因地而異、因人而異,必要時需要到正規醫院聽從醫生的指導。

歡迎關注健康大講堂,每天帶你通俗易懂實用的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