箴言錄丨道德立身,是為根本


箴言錄丨道德立身,是為根本

德不孤,必有鄰。供圖/盛建峰先生。

明教嵩和尚①曰:尊莫尊乎道,美莫美乎德。道德之所存,雖匹夫非窮也;道德之所不存,雖王天下非通也。伯夷叔齊②,昔之餓夫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喜;桀紂幽厲③,昔之人主也,今以其人而比之,而人皆怒。是故學者,患道德之不充乎身,不患勢位之不在乎己。《鐔津集》

【註釋】

①明教嵩和尚:北宋明教契嵩禪師,字仲靈,自號潛子。藤州鐔津(廣西藤縣)人,俗姓李,七歲出家,十三歲得度剃髮,十九歲遊方。常頂戴觀音像,日誦觀音聖號十萬聲。後得法於洞山曉聰禪師。師遍通內外典籍,善為文,曾就宗密圭峰禪師之教禪一致論加以闡述,而更強調儒佛一致說。針對韓愈等儒者之排佛,著有原教、孝論等《輔教篇》。此外,關於禪宗之法脈,撰有《傳法正宗定祖圖》、《傳法正宗記》等書。仁宗時,呈其著書,仁宗乃詔令入藏,並賜紫方袍與“明教大師”之號。熙寧五年(1072)於杭州靈隱寺示寂,享壽六十六。門人收其著作輯成《鐔津文集》二十卷。因契嵩禪師居錢塘佛日山,故又稱“佛日禪師”。

②伯夷叔齊:相傳為商朝末期孤竹國國君的二子。伯夷為兄,叔齊為弟。孤竹國原是商殷湯所封的一個小邦國。依照舊例,國君死後,應立長子嗣位。而這位孤竹君臨終時,卻遺命立次子叔齊繼位。叔齊以天倫為重,心想父王既歿,這君位理該由兄長繼承,我若繼位,便是不義。因此堅請其兄伯夷嗣位。伯夷說:“父王既然遺命立弟為君,我若違背父命,便是不孝。”結果二人都不願為君,一齊投奔西伯侯姬昌,國人只好立仲子為君。其後西伯侯文王去世,武王舉兵討伐紂王,伯夷叔齊對武王的舉動大為不滿,叩馬而諫說:“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謂孝乎?以臣弒君,可謂仁乎?”左右衛士想處死他二人,太公說:這兄弟倆是仁義之人,不可傷害他們。及至武王既平殷亂,天下宗周,伯夷、叔齊便一起離開周室,避至首陽山中,採野菜充飢,寧可餓死,也不食周糧。孔子曾稱讚他兄弟倆是“不降其志,不辱其身”的賢人。

③桀紂幽厲:桀,指夏朝的君主,名履癸。紂,即紂王,亦稱帝辛。商朝最後的一位君主。幽、厲,是西周時代的幽王和厲王。這四位都是古代歷史上的暴君。

【譯文】

明教契嵩和尚說:世間最值得尊崇的莫過於道,最值得稱美的莫過於做一個有德的人。人如果能時時以道德存心,雖然只是做一個普通的平民百姓,也不會感到窮苦。如果沒有道德,即使位居天子,君臨天下,也沒什麼可榮耀的。古時叔齊、伯夷倆兄弟,雖是飢餓而死,但他們寧可餓死也不肯違背道義。現在如果以伯夷、叔齊比稱某人,大家一定都歡喜他,是歡喜他有道德。相反的,夏桀、商紂、周幽王和周厲王,這四位在古代都曾經身為君主,但他們卻是荒淫暴虐、殘害忠良,禍國殃民的昏君。現在如果以這四位昏君來比譬某人,人們一定都憤恨他,是憤恨他沒道德啊。由此可知,我們學做人,只是擔憂自己道德修的不夠充實,而不必在乎有沒有勢利和地位。

【提要】

這一篇教人應以道德為立身之本。因為勢位不過及身而盡,道德卻千古恆存,所以學者於此當猛省深修,既不汲汲於富貴,亦不慼慼於貧賤,努力做一個有道德的人。

【編注:本文選自《禪林寶訓註釋》,《禪林寶訓》,宋沙門妙喜竹庵共集,東吳沙門淨善重集,凡三百篇,大概使學者削勢利人我,趨道德仁義。此書古來即盛行於禪林。本文為演蓮法師註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