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國風•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fén)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周南•雎鳩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秦風•蒹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jī)。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chí)。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sì)。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zhǐ)。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王風•黍離

彼黍離離,彼稷之苗。行邁靡靡,中心搖搖。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穗。行邁靡靡,中心如醉。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彼黍離離,彼稷之實。行邁靡靡,中心如噎。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悠悠蒼天!此何人哉?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鄴風•式微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歸?

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魏風•伐檀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幹兮。河水清且漣猗(yī)。不稼不穡(sè),胡取禾三百廛(chán)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xuán)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輻兮,置之河之側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億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輪兮,置之河之漘(chún)兮。河水清且淪猗。不稼不穡,胡取禾三百囷(qūn)兮?不狩不獵,胡瞻爾庭有縣鶉兮?彼君子兮,不素飱(sūn)兮!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國風•召南•采蘩

於以采蘩,於沼於沚(zhǐ);於以用之,公侯之事。

於以采蘩,於澗之中;於以用之,公侯之宮。

被(bì)之僮僮(tóng),夙夜在公;被之祁祁,薄言還歸。

詩經國風中的七首名詩,可知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