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豫剧《穆桂英挂帅》剧照

1008年,宋真宗改年号为“大中祥符”,附郭都城的开封县也改名为“祥符县”,在开封一带演唱的梆子声腔,就称为“祥符调”。

祥符调在继承了自宋代“路歧人”一脉相传的演唱风格的同时,又吸取了在开封一带盛行的《锁南枝》《傍妆台》《山坡羊》《要孩儿》《驻云飞》《醉太平》《寄生草》等民歌腔调在内的其他戏曲艺术,逐步形成了自己粗犷、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委婉明丽的风格。

到了明代,开封曾一度被朱元璋定为陪都,名叫“北京”,并封其第五子朱橚为周王,豪华富丽的周王府便坐落在北宋故宫中。当时,开封仍是一座繁华的都市,同时也是全国的戏曲中心之一。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诚斋乐府》

明代开封戏曲艺术的繁盛得益于周宪王朱有焞。他把自己一生的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戏剧中。著有《诚斋乐府》一书,收录杂剧31种,在明代的剧作家中,流传下来剧作最多的,就是这位不爱江山爱戏曲的周宪王。

明代诗人李梦阳有诗道:齐唱宪王新乐府,金梁桥外月如霜。

当时,开封艺人云集,被称为“中原弦索”,城内从半截街北,钟楼东再南,都是卖头盔戏服枪棒的,到明代末期,开封尚有梨园七八班,小吹打二三十班,清唱遍及全城。

清朝建立后,经济也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形成了长达100多年的“康乾盛世”。

这时,在全国范围内,兴起了一场新的戏曲浪潮,川剧、秦腔、汉剧、楚剧、淮剧等相继涌现,京剧也应运而生,打破了昆腔一统天下的局面。也就是在这时,祥符调在开封周围悄然兴起。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杞县志》

清代乾隆年间,据清李绿园于1770年成书的《歧云路灯》和1788年的《杞县志》记载,当时梆子戏祥符剧调已在开封、杞县一带盛行,并曾与罗戏、卷戏合班演出,被合称为“梆罗卷”。

随着祥符调的成熟和发展,培养演员的科班亦相继出现。那时,祥符调有蒋门、徐门两家。徐门办的科班在封丘的清河集,蒋门办的科班在朱仙镇。

徐门一直在开封附近活动,后来,徐老六在光绪年间办了8个科班,其中就有开封的义成班、公义班天兴班,杞县的全盛班、顺成班、捕班班,等等。

蒋门数十年间,也在朱仙镇培养了大量的梆子戏演员,但是到了道光年间,黄河在开封一带决口,朱仙镇周围全都被水淹没,蒋门班无法维持下去,便向四方流落发展。

祥符调传至商丘一带的,形成“豫东调”,流入漯河、周口、许昌的一支,被称为“沙河调”,传到濮阳一带的叫“大高调”,传到洛阳、密县附近的和当地唱腔融合,形成了“豫西调”。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豫剧剧照

旧时,就连安徽和苏北的一些梆子艺人,也自称是蒋门的传人。“祥符调为标准的中州音韵,男腔高亢激越、古朴醇厚,女腔庄重大方、委婉俏丽。祥符调唱词通俗易懂,多为七字句或十字句,唱功有“宁唱十句戏,不道一句白”的艺谚流传。

祥符调的小生多用二本嗓,须生用本嗓、二本嗓等,旦角多用小嗓,丑角多用本嗓、二本嗓,净多用疙瘩腔,风格清新典雅、悠扬婉转。

像东调慷慨激昂,粗犷豪迈。女声花腔较多,具有明快、俏丽等特点,大小嗓结合,本嗓、小嗓混杂使用,男声粗犷豪近,多以二本嗓、本嗓交替使用。

沙河调活泼婉转,激昂暸亮。既适宜表达愉快舒畅的心情,也适宜表达慷慨壮烈的气氛。流传于淮北、沙河流域,安徽人称其为“棉子剧”“准北梆子”。

豫西调声音低沉,吐字清晰,字字入耳,生、旦、净、丑多用大本嗓,本嗓后挫下压,适合演悲观、愤慨剧目,音乐深沉、悲壮。其中“祥府调”和“沙河调”,从唱腔的板式结构、调式、旋律、节奏、句法组成和语音等方面看,都和“豫东调”比较近似,后来统称为“豫东调”。

所以从那时候起,河南梆子便分为了“豫东调”与“豫西调”两个具有显著特色流派,人们将它们统称为“豫剧”。

总的来说,“豫东调”以中州音韵和商丘、开封的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假嗓,声音高细,花腔较多,具有激昂、豪放、明朗等特点。而“豫西调”唱腔以中州音韵和洛阳语音为基础,在传统演唱中多用真嗓,声大腔圆,寒韵较多,具有粗犷、浑厚、悲壮、深沉的特点。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早期演出环境

早期豫剧表演的舞台布置非常简单,往往只用芦席、箔子一挡,台上一桌二椅,即可开演。打小锣、敲梆子的人员兼检场。

在1911年以后,豫剧更多地进入了城市演出,进入城市后,豫剧有了较为固定的剧场,舞台布置也就有所改进了。

开封较有名的茶社,如致祥茶社、普庆茶社、澄怀茶社、庆茶社、东火神庙茶社和同乐茶社等,争相邀聘豫剧班社,如义成班、天兴班、公议班、公兴班参加演出。

于是,他们使用一些幕布、布景为戏曲增添可看性,有行头也开始有了改革。旦角服饰开始讲究“老旦清,正旦俊,花旦风流”,后来,豫剧又受京剧服饰的影响,与京剧服饰非常相似。

豫剧进入茶社演唱之后,与早已进入茶社的二黄形成了竞争的局面。因豫剧强大的艺术魅力,二黄败下阵来,退出了茶社。

1916年的《嵩岳日报》记载道:汴省簧戏屡演屡辍,惟梆戏颇持久。

除了省城开封之外,郑州、洛阳、信阳、商丘等地也先后出现演出豫剧的茶社、戏园,并受到当地民众的热烈欢迎,叫好之声,也是连连不绝。

戏曲之乡造就出的戏曲鼎甲——河南梆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