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和朱棣,谁对历史和明朝贡献大?


朱元璋和朱棣,谁对历史和明朝贡献大?


明太祖朱元璋的功绩:

1、最重要的功绩就是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征战削平群雄,除暴乱,驱除鞑虏,推翻蒙元统治,统一了全国,平定天下,废除了蒙古人制定的种族等级及压迫政策,建立了崭新而强大的国家,恢复了汉民族在传统中国疆域内丧失已久的政权。

2、恢复乃至极大地增强了汉族(也包括同被压迫的同为炎黄子孙的许多其他民族)的民族地位和民族自信心,修复并光大了已经大伤元气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以强力手段进行了政治制度的改进与创新,这种改进一方面固然是为了进一步加强皇权和稳定政治权力格局,但在主观和客观上也在一定乃至相当的程度上完善了封建制度,促进了政治制度的进步,乃至为其质的现代性飞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4、创设了大量的制度典章,不但打下了明朝近三百年基业,促成明朝前期社会安定、经济繁荣的局面,还影响到清朝。自明到清,中央集权的政治统治和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行政管理制度渐趋完备。

5、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借鉴汉初经验,实行轻税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下令农民归耕,奖励垦荒;大搞移民屯田和军屯;组织各地农民兴修水利;大力提倡种植桑、麻、棉等经济作物和果木作物、他还徒富民,抑豪强;下令解放奴婢;减免税负,严惩贪官;派人到全国各地丈量土地,清查户口等等。为天下百姓的利益精心谋划与勤奋工作,使生活在明初的平民百姓在生灵涂炭的战火之后过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了,史称洪武之治。

6、大力整治官场,打击和处死了一大批贪官污吏,其反腐反贪的坚强决心和铁血手段既矫正、震慑了洪武一朝和有明一代,也为后世书写了官员应该怎样为官的准则。

朱元璋是中国最杰出的君主之一,他不仅能打天下,也能治天下,而且治国能力极其出色。用了31年时间,把一个一穷二白,把一个一穷二白、民生凋敝、内忧外患、断壁残垣、饿殍遍野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国强民富、欣欣向荣的大国,并开创了洪武盛世,给中国文明之进步发展提供了更坚实更有韧性的骨架。

朱元璋和朱棣,谁对历史和明朝贡献大?


明成祖朱棣功绩:

1、开疆拓土,卓有成效地经营边疆,促进了我国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先后五次北征蒙古,追击蒙古残部,缓解其对明朝的威胁;收复安南(交趾),在西南贵州等地区建立行省行政区划,改土归流,设立了贵州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统一与完整。在东北设立奴儿干都司,把黑龙江中下游大片疆土正式纳入了中国版图。在西北设立哈密卫 ,加强了对大西北地区的管理。终明之世,西北地区一直比较安定,没出现大规模的祸乱。封赠乌斯藏诸法王,修筑西藏地区通往内地的通道,加强了西藏地区和内地的联系。积极经营南海诸岛,对那“千里长沙,万里石塘”进行勘察和命名,对那里进一步开发和管辖,其业绩将永远彪炳于中国史册。

2、放松海禁,促进国际交往空前大发展。遣使四出,广通友好,出现了郑和下西洋的空前壮举,沟通了中国与东南亚及印度河沿岸国家的联系;恢复了市舶司,恢复了对日交往,并一度基本解决了所谓的倭寇问题;使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与中国重归于好,外国来华的使臣“络绎不绝”,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并为中国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

3、朱棣迁都并营建北京,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定都北京的汉人皇帝,奠定了北京此后500余年的首都地位;

4、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浚通大运河,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联系和发展。

5、发展学术文化,编纂《永乐大典》。保存了我国15世纪以前大量的文化典籍。

6、最令他闻名于世的是朱棣还十分注意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他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制度和盐商开中则例,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督民耕作等方法以促进生产,通过这些措施,永乐时“赋入盈羡”,明朝的社会经济达到了一个高峰。因此,明成祖可谓是功绩累累的一代雄主。

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励精图治,延续洪武政策,在他统治期间,经济繁荣,国力强盛,史称“永乐盛世”。明成祖对促进我国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的巩固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有的学者在谈到明成祖经营边疆业绩时说:“秦皇以来,实所未有。”这话时不无根据的。作为一个封建帝王,在历史上能干成一件大事业就可以声名赫赫,明成祖一下干了好几件傲视古今,名垂千古的大事,几乎不比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帝王差。明成祖是历史上第一流的封建帝王,在第一流的封建帝王中,他也算是杰出的。

学者孟森说过,朱家的功劳主要重续制作,其次才是一统天下。所谓制作,是国家政治体制。胡元乱华,纲常尽失,法度无存,故虽御马控弦无敌于欧亚,然无百年之运,打哪儿来回哪去。洪武父子,皆有制作之功。朱元璋把明朝从上到下,从里到外设计了一遍,无论中央还是地方,很多都沿用至今。尤其是税收和军队尤为精彩,民不加赋,国用充足,唯独对吏治十分苛刻。此后数十年汉族达到对四夷从未有过的优势,动辄五十万大军,出塞千里,勒石记功,驱鞑奴于外蒙,剿黄金于海畔,远甚于秦皇汉武。而国内民生安乐,欣欣向荣,满清也得承认朱家父子理政“治隆唐宋”,拓土"远迈汉唐"。所以变章服小结,全国体政制,满清才苟存二百年。

从中国历史上看,一个盛大的王朝仅靠一个开国皇帝还不够,还有赖于第二带,第三代的巩固和发展。刘邦建立汉朝后,经汉文帝,汉景帝的发展而达于强盛:李渊建立唐朝后,经唐太宗的发展而达于强盛;在明代,朱元璋是大明王朝的建立者,奠定了极好的基础,经明成祖的经营发展、开疆拓土才达于强盛,从而为明朝近300年的统治打下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朱元璋和他的儿子朱棣缔造的大明朝延续了276年,不和亲不纳贡,不称臣,不割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刚明的外号不是白来的。

历史上很少有像朱元璋和朱棣一样,父亲英雄儿好汉,父子两代皇帝都是彪炳千秋、英明神武、富有远见、治国有方的雄主皇帝。我觉得两人的能力和贡献都是伯仲之间,难以取舍排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