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话“楹联”

楹联

也叫"楹贴"、"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春节贴在门上的对联叫"春联"。字数多少无规定,旧时要求对偶工整,平仄协调,是诗词形式的演变。相传始于五代后蜀主孟昶在寝门桃符板上的题词。至宋时遂推广用在楹柱上,后又普遍作为装饰及交际庆吊之用。

《红楼梦》里话“楹联”

  • 楹联的最初

在我国古代,有一种风俗习惯,即挂"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本领,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荼"、"郁垒"二神的名字,或者画上二神的图像,悬挂、嵌缀或者张贴于门首,意在祈福灭祸。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

《黄帝书》称上古之时,兄弟二人,曰荼,曰郁,住度朔山上桃树下,简百鬼,鬼妄榾人,援以苇索,执以食虎。于是,县官以腊除夕,饰桃人垂苇索虎画于门,效前事也。

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进而发展成对偶的诗句,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

《红楼梦》里话“楹联”

  • 楹联的雏形

据说,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有一年春节前夕,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门上,都因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门上仍空无一字。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一副而拦腰斩断,先分别贴出上半截,联云:"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幅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人去揭。初一黎明,王羲之将下半截分别接上。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

  • 楹联最被普遍认可的历史

北宋人张唐英《蜀梼杌》说:

蜀未归宋之前,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于寝门,以其词非工,自命笔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宋史·五行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因此,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幅楹联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文学作品中的楹联

楹联是古典文学韵文中语言最精炼的,经过发展已不只是祈福和驱邪之用。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如小说《红楼梦》。在“幻境”庙宇以偈语示人生,在卧房配画以示人物特质,在厅堂以示家庭高贵,在庭院、轩榭以示建筑奢华,在宗祠尽显光宗耀祖。

《红楼梦》里话“楹联”

  • 第一回

乃是"太虚幻境",两边又有一副对联道: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 第二回

有额题曰"智通寺",门旁又有一副旧破的对联云:

身后有余忘缩手;眼前无路想回头。

  • 第三回

荣府"荣禧堂"……又有一副对联,乃是乌木联牌镶着錾金字迹,道是:

座上珠玑昭日月;堂前黼黻焕烟霞。

黼fǔ,黻fú

  • 第五回

……一幅画挂在上面,其故事乃是“燃藜图”也。又有一副对联,写的是: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燃藜图--《刘向别传》记载:汉代刘向在黑夜里独坐诵书,来了一个神人,手持青藜杖,吹杖头出火照着,教给他许多古书。“燃藜图”即是用这个“勤学”故事为题材的。

至秦氏卧房,……有唐伯虎画的“海棠春睡图”,两边有宋学士秦太虚写的一副对联云:

嫩寒锁梦因春冷;芳气袭人是酒香。

海棠春睡图--据记载说唐玄宗有一次把杨贵妃比作海棠春睡未醒,故这幅画一般是指“香艳”的画面。

便是一座宫门,上面横书着四个大字,道是:“孽海情天”。也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酬。

乃是“薄命司”三字,两边写着对联道: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入室……壁上也挂着一副对联,书云: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 第十七回

“匾上‘沁芳’二字容易。再做一副七言对来。”宝玉四顾一望,乃念道:

绕堤柳借三篙翠;隔岸花分一脉香。

莫若“有凤来仪”四字。因命:“再题一联来。”宝玉便念道: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

命:“再题一联……”宝玉吓的战兢兢的,半日,只得念道:

新绿涨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

此轩……莫若“兰风蕙露”贴切了。……我想一对,道是:

麝兰芳霭斜阳院;杜若香飘明月洲。

……匾上莫若“蘅芷清芬”四字。对联则是:

吟成豆蔻诗犹艳;睡足茶縻梦亦香。

  • 第十八回

因题其园之总名曰“大观园”,正殿匾额云:“顾恩思义”,对联云:

天地启宏慈,赤子苍生同感戴;古今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

  • 第三十八回

众人往藕香榭来。……看见柱子上的黑漆嵌蚌的对子,命湘云念道:

芙蓉影破归兰桨;菱藕香深泻竹桥。

  • 第四十回

探春房中……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联云:

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米襄阳,颜鲁公--宋代名画家米芾,襄阳人,世称“米襄阳”。唐代名书法家颜真卿,封鲁郡公,世称“颜鲁公”。

  • 第五十三回

上面悬一匾,写着是“贾氏宗祠”四个字,旁书“特晋爵太傅前翰林掌院事王希献书”,两边有一副长联,写道:

肝脑涂地,兆姓赖保育之恩;功名贯天,百代仰蒸尝之盛。

抱厦前面悬一块九龙金匾,写道:“星辉辅弼”。乃先皇御笔。两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勋业有光昭日月;功名无间及儿孙。

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匾,写道是:“慎终追远”。傍边一副对联,写道是:

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宁荣。

  • 第一百十六回

……过了牌楼。只见牌上写着“真如福地”四个大字,两边一副对联,乃是:

假去真来真胜假;无原有是有非无。

……一座宫门。门上也横书着四个大字道:“福善祸淫”。又有一副对联,大书云:

过去未来,莫谓智贤能打破;前因后果,须知亲近不相逢。

绝非大观园景象,……那匾额上写道:“引觉情痴”两边写的对联道:

嬉笑悲哀都是假;贪求思慕总因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