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真田幸隆,登场于日本战国时代的武将,武田二十四名臣之一。因为深受武田信玄器重,作为外样家臣的真田幸隆在武田家甚至得到与谱代重臣相当的待遇,武田信玄与真田幸隆之间,可谓是伯乐与千里马的关系。然而与大家所想不同的是,两人并非一开始便惺惺相惜。因为信玄其父信虎联合村上义清入侵真田氏故乡小县郡的关系,真田幸隆甚至一度与武田氏对立,两者可算是水火难容之仇敌。

但是“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即便是背负着家园破亡之恨,真田幸隆最终仍因为利益选择臣从于武田氏。本文就为大家讲述一下真田幸隆出仕武田氏的过程与其受到重用的原因。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真田幸隆


旧恨-武田氏侵入小县郡

真田一族,本是居住于东信浓小县郡内的小豪族,因为势力弱小,只有与小县郡内其他豪族结为同盟以求生存。同时其领地与北信浓地区的有力国人众村上义清仅仅相隔咫尺,两者之间素来矛盾不断。其中北信浓地区的重要城池户石城便是村上氏于真田氏手中夺取。

正当真田幸隆与村上义清对立之时,位于甲斐地区的大名武田信虎也正蠢蠢欲动。在与南方的今川氏结为同盟后,武田信虎便一直将信浓地区作为自己扩张的方向。1541年,为将领土扩张至信浓地区,武田信虎开始游说村上义清加入武田、诹访联军,企图共同瓜分东信浓。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武田信虎


在村上义清接受提案后,武田、村上、诹访三家联军迅速如怒涛般涌入小县郡内。而在海野栋纲的带领下,包括真田氏在内的小县郡豪族亦做出积极的抵抗。可惜由于人数上的劣势,海野联军在海野平等地节节败退。神川一战中,海野栋纲之子海野幸义战死,海野联军士气大挫,就连真田幸隆本人亦差点战死沙场。

从五月十三日持续到五月二十五日,仅仅十二天之内,海野联军便全线溃败。真田幸隆被迫背井离乡,跟随海野栋纲一伙逃往上野地区寻求庇护,暂时成为寄人篱下的浪人。在真田幸隆一伙逃离后,小县郡等地遭到瓜分,真田幸隆居住的真田乡被分配至村上义清领下。

此战过后,真田幸隆等人与村上氏、武田氏之间结仇,并在之后的数年内,真田幸隆一直企图借助关东管领上杉宪政的帮助击败武田、村上氏。

伏笔-真田幸隆恢复旧领失败

自1541年败于武田、村上联军后,真田幸隆便寄居于箕轮城长野业正处。虽然作为浪人生活艰苦,但真田幸隆亦无时无刻不在为打败武田氏而奔波。在此期间,真田幸隆积极与上野地区的国人众联络,据《真武内传》等资料的记载,真田幸隆与小幡宪重、羽尾幸全等有力国人众都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并希望能够借助上野国人众之力对抗武田氏。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长野业正


所谓“皇天不负苦心人”,就在逃往上野国的次年,真田幸隆便迎来了恢复旧领的机会。1542年,武田家突然爆发内乱,武田信虎在前往骏河途中遭到其子武田信玄的放逐。虽然此次动乱最终和平解决,但武田家仍经受了不小的动荡。

趁武田家立足未稳,真田幸隆与海野栋纲等人请求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出兵小县郡。1542年7月,真田幸隆以收复旧领为目标,跟随上杉军出阵。面对上杉大军利刃狂风般的侵袭,猝不及防的村上氏、武田氏根本无法做出有效的抵抗。

眼看真田幸隆等人恢复旧领有望,七月四日,与武田氏同盟的诹访赖重却突然出兵与上杉军对峙,迫于诹访赖重的压力,上杉宪政停止了攻势。然而祸不单行,就在上杉军与诹访军对峙期间,相模国内的北条氏康趁机向关东地区扩张势力。最终,上杉宪政在草草与诹访赖重讲和后便撤离信浓地区。真田幸隆一行人企图恢复旧领的计划功亏一篑。

此战过后,上杉军虽然未遭受损失,但因为北条氏康屡次入侵,自顾不暇的上杉宪政被迫全力防御北条军,再无余力协助真田幸隆等人恢复旧领,而这也为真田幸隆之后出仕武田信玄埋下了伏笔。

转折-真田幸隆出仕武田信玄

一、真田幸隆出仕信玄的过程

1542年上杉宪政出阵信浓落败后,真田幸隆企图通过上杉宪政帮助而恢复旧领的希望愈发渺茫。另一面,甲斐国内的武田信玄却在积极扩张领土,其势力已经扩张至真田乡一带。为了能够返回旧领,真田幸隆决定抛下旧恨,转投武田信玄。

关于真田幸隆转投武田信玄的具体过程众说纷纭。《真武内传》、《甲阳军鉴》等史料的记载也大相径庭。咋们就以《甲阳军鉴》的说法为标准,讲述真田幸隆转投武田信玄的过程。

依据《甲阳军鉴》的说法,真田幸隆转投武田信玄与军师山本勘助的调略有关。山本勘助得知寄居箕轮城中的真田幸隆极具才华,特别从中牵线搭桥,以恢复真田氏旧领的条件邀请真田幸隆出仕武田信玄。而接受山本勘助调略的真田幸隆决定于1546年辞别长野业正而转投武田信玄。

另外,据《真武内传》记载,长野业正在得知真田幸隆决定转投武田信玄后,不仅没有加以责怪,反而是护送真田幸隆进入信浓。考虑到当时长野业正与武田信玄为对立关系,真田幸隆的行为无异于投敌,关于长野业正护送真田幸隆返回信浓一事或许并不是事实。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武田信玄

二、真田幸隆转投信玄的原因

在前文说到,真田幸隆转投武田信玄的行为无异于投敌,而此时与真田幸隆一同逃往上野的海野栋纲一行人仍停留在上野,真田幸隆此去也意味着与海野栋纲等人决裂。那么真田幸隆为何宁愿冒如此风险也要投靠武田信玄呢?其实无外乎三方面的原因。

  • 1、关东管领上杉宪政在1546年的河越夜战后快速衰败,上杉氏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自不可能腾出兵力帮助真田幸隆恢复旧领。
  • 2、武田信玄的快速崛起,其势力已经扩张至小县郡,投靠武田信玄是收复旧领的唯一可能。
  • 3、武田信玄与村上义清对立,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加入武田一方,真田幸隆甚至有可能收回被村上义清侵占的领地。(事实上真田幸隆在投靠武田氏后也做到了这一点)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村上义清

真田幸隆得到重用的原因

讲述完真田幸隆与武田信玄是如何从仇敌成为君臣之后,咋们还剩下最后一个问题,就是武田信玄为何要重用曾为敌人的真田幸隆?

自真田幸隆转投武田信玄后,便作为先方众配属于武田氏重臣小山田虎满麾下(等于承认了真田幸隆国人众的地位),并且位于对抗村上义清的最前沿,负责调略北信浓地区从属于村上义清的家臣。同时,为了有效策反村上家臣,武田信玄还给予真田幸隆随意与敌国家臣交涉的权力,其对真田幸隆的器重可见一斑。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真田一族


  • 真田幸隆是否因为才能过人受到重用

关于武田信玄为何如此器重真田幸隆?想必大家的第一答案一定是因为真田幸隆才能过人!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

尽管从后世观之,真田幸隆在加入武田氏后确实表现出过人的才华,但是在加入武田氏之前,真田幸隆是否已经声名在外了呢?遗憾的是,在成为武田信玄家臣之前,关于真田幸隆的记载是十分有限的。而在有限的记载中,似乎找不到佐证真田幸隆才能过人的事例。

由此看来,武田信玄如此重用真田幸隆,并非完全出于才能上的考量,而是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这个原因,则与真田幸隆的身世有关!

  • 真田幸隆与滋野一族的联系

众所周知,真田一族与名门滋野一族有着极深的渊源,而滋野一族在信浓国内有着庞大的势力。早在镰仓时期,信浓国内出现的诸多豪族皆自称滋野一族的后代,其势力遍布小县郡、佐久郡等东信浓大部分地区。

其中海野氏乃是滋野一族的嫡系,因此信浓国内的滋野一族皆以海野氏为首团结一致。而真田幸隆与海野氏之间也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根据不同史料记载,真田幸隆是海野氏家督海野栋纲的孙子或外孙,因此推测,真田幸隆在滋野一族中应该占有较高的地位。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日本武士


  • 通过真田幸隆拉拢滋野一族

因为滋野一族的势力广大,倘若武田信玄想要经略信浓一国,便必须使滋野一族为己所用。可惜在武田信虎入侵小县郡期间,以海野栋纲为首的大部分滋野势力逃亡上野,而剩余的滋野一族则大多投靠于村上义清。

如今武田信玄与村上义清对立,谁能获得滋野一族的支持,胜利的天平便会倾向于谁。对武田信玄来说,拉拢位于上野国内的海野一族便是重中之重。可以推测的是,武田信玄在拉拢真田幸隆的同时,一定也致力于拉拢在滋野一族中更具话语权的海野栋纲。然而海野栋纲最终选择继续对抗武田氏,真田幸隆则出仕于武田信玄。

在出仕武田信玄之后,真田幸隆立即被配属至与村上义清对抗的前线,并且担任调略村上义清麾下家臣的重职,从此也可以佐证,武田信玄希望利用真田幸隆的身份达到调略滋野一族的目的。并且从之后的结果看来,真田幸隆也的确成功调略了望月、矢泽等滋野豪族,为武田信玄战胜村上义清立下了赫赫战功。

行文至此,武田信玄重用真田幸隆的真相已经水落石出。通过重用真田幸隆,武田信玄不仅可以有效调略在东信浓地区极具影响力的滋野一族、弱化村上义清的守备;同时借助此事,武田信玄也可以表明自己优待国人众的决心,促使更多信浓国人众臣服自己。从重用真田幸隆一事中,也足以看出武田信玄谋略之深远。

日本战国:从仇敌到君臣,真田幸隆为何能得到武田信玄重用?

真田幸隆献计


结语

仅从结果来看,真田幸隆选择放弃仇恨,出仕武田信玄实在是明智之举。在出仕武田信玄后,真田幸隆不仅得以恢复旧领,还在之后获得了信浓、上野等地的广大领土。而选择与武田信玄继续敌对的海野栋纲等人,则一生未能再次踏足故土,最终客死他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