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二戰時美國最先研發了核武器,並且將其投入到實戰當中,這也讓各國打開了核武器的新紀元。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也意識到了核能不僅可以用在軍事領域,在別的方面也同樣有大作為。比如我們現在所用到的電,大部分都是核能發電。老話說得好,福禍相依,雖然核能擁有巨大的能量,但是危害指數也相當高。比如日本福島核洩漏事件,給日本造成了難以估量的危害。

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如何有效控制核洩漏呢?這不得不談到核反應堆中一個重要的零件——密封件。據悉,一個核反應堆大約需要3000多個密封件,可見其重要性。但是密封件不是別的小零件,輕而易舉就可以製造出來,這個零件技術難度太高,中國一直沒有研發出來,因此只能從美國進口。當然,美國最喜歡做的事就是“技術封鎖、市場壟斷”,因此,中國在密封件價格方面一直受制於美國,就算美國要出天價也無可奈何。

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讓人沒想到的是。這個技術竟然被我國一位名叫勵行根的浙江小夥給突破了。在上世紀80年代,他辭去國營廠工作,用2萬塊創辦了天生密封件公司,主要生產各種民用密封件。2007年勵行根的公司和三家外國公司一同參加了秦山核電站擴建的競標會,當時外國的公司看到中國公司參與時,還打了一場價格戰,將設備從5000萬將達1500萬,沒想到勵行根還是成功了,無恥的外國企業竟然以切斷核反應堆密封件供應鏈為由威脅核電站重新購買了他們的設備。

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受此打擊,勵行根發憤圖強,立志要研發中國人自己的密封件,並給了自己5年的時間。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多方的幫助下,勵行根一步一個腳印,終於取得成功,研發出了屬於我們自己的密封件,美國聽到這個消息後,再次跳出來要購買勵行根的技術,甚至往返多次,一再提高價格,但是勵行根不為所動,稱100億都不賣。美國企業只能敗興而歸。

浙江小夥,研發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

勵行根的這項技術打破了美國對我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是國家的戰略技術產品。而他賣給國家的密封環僅3萬塊,比從國外購買便宜了將近70%,而且其產品是世界上安全係數最高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