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焦虑、情绪起伏过大?疫情信息过载 谨防心理问题出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各地陆续开始采取封闭隔离。这种情况下,居家隔离的家庭成员容易出现一些心理上的反应,尤其是经常上网的人,接受各种各样的信息过多,更容易出现心理不适反应。

无故焦虑、情绪起伏过大?疫情信息过载 谨防心理问题出现

加油!武汉


  疫情压力下,人们的常见反应是什么?

  大多数人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可能会产生心理学所说的“应激反应”,常见的反应有:

  1、情绪:焦虑、恐惧、抑郁、愤怒、失望、抱怨、委屈等,情绪的起伏也会 比平时强烈。

  2、认知:自我价值感降低,认知歪曲,思维过程变慢,注意力不集中,想象力下降,犹豫不决等。

  3、行为:逃避与回避,退化与依赖,敌对与攻击,无助与自怜,物质滥用(如酗酒)等。

  通常大部分人的应激反应会在一周内逐步缓解。心理应激不全是坏事,它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人们的警觉性、敏锐性,激发人们通过主动积极的自我调整适应新变化。


无故焦虑、情绪起伏过大?疫情信息过载 谨防心理问题出现


  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边看着热闹的春晚,一边刷着手机,尤其是看到全国各地的军医大夫,乘直升机去支援武汉这样的一些照片,还看到武汉的这些医护人员看上去得非常简单的年夜饭,这些点点滴滴都会让人想哭。

  有的小伙伴已经觉得我要关闭朋友圈了,看见群里发什么都烦,看见亲人朋友给他发什么都烦,看见任何消息都会觉得非常非常的烦。

  情绪波动是自然现象,正常人即便没有疫情也会有情绪波动,甚至我们睡梦中也能感知到自己的情绪波动。情绪起伏是生命正常运转的表现,在合理范围内情绪波动都属于正常反应,对于不良情绪应接纳但不纵容。

无故焦虑、情绪起伏过大?疫情信息过载 谨防心理问题出现

不用恐慌,专业医生对你讲:

  情绪、认知、行为三方面反应可能会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部分人会出现更严重的情绪反应和躯体症状。如果类似情况持续超过一周(丧亲一般6个月内)以上,且严重影响正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关系,或感到很痛苦却不清楚自己是什么性质的情况,特别是在疫情之前就有相关心理问题者,须及时向心理专业人员或向医疗部门求助。

  面对当前严重的疫情,我们通过稳定情绪,调节心态、可以增强身体免疫力,有利于预防和治疗疾病。

  医护人员已经很忙了,我们做好自己,就是给他们最大的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