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逸"与"雅"

前言

"文人画"是我国绘画史上清丽而又富有格调的一笔,如同一幅水墨画,没有浓墨重彩,其中蕴涵的深远意境却往往使后世之人难以忘怀。

"文人画"这一概念,最初由明代末期的著名画家董其昌提出的。这里的"文人"并非单纯的指参与绘画的文人,而是指我国古代的"士人",主要是富有文化修养和精神追求的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其中不乏一些在朝为官的入仕之人,特别是那些闲暇时间较为丰富且花费大量时间投身绘画的入仕者,例如东晋时期的顾恺之;北宋时期的苏轼等等。

"文人画"的提出,使这一类的绘画区别于中国古代宫廷画院民间画工的绘画作品。文人画在我国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便已经出现,在唐朝时期逐渐得到发展,到了北宋时期,文人画兴起,此后在明清时期仍然不断发展,对我国绘画史影响极大。

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往往精擅书法绘画,有不同于宫廷画师和民间画工的审美风格,他们有较高的文化道德素养,有各自追求的精神境界,他们大多通过绘画来

抒情遣怀所以"文人画"的绘画风格以水墨为主要表现,充满了文人的"逸"与"雅"。同时,古代文人画与宫廷画作和民间绘画艺术亦有相互借鉴,使得文人画在交流和创新中不断演进,形成其独特的绘画风格。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文人画的创作主体主要是文人,其画作中不仅有他们寄托的情怀和思想。对后世之人而言,这些文人画还提供了一个借以窥探古人实际生活的的"窗口",特别是古代文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文人画带来的视角,不同于《芙蓉锦鸡图》一类的宫廷绘画的皇室华贵生活,它是透过古代文人的视野传达而出的,有宁静淡泊,自然平淡,亦有诗情画意,缱绻情思。

唐代文人偏佛重道存禅意

唐代文人画有发展之势,画者众多,诸如王维、李思训、张志和、韩幹、王墨等,其中王维、李思训更是古代文人画的领军人物。唐代文人士大夫在山水画这一领域有重要贡献,为其后的水墨山水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唐代文人画的作者们大都体现出佛、道、儒三家的文化熏陶。

儒家的格物致知,道家的自然无为

,佛家的超脱世俗,成为他们所追求的精神境界。但他们各自有自己的偏重方向,例如,郑虔偏重儒;张志和偏重道家;王维偏重佛家。这些在他们的画作与诗作中皆可体现。孜孜追求的精神境界亦渗透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在画作中的细节之处亦可体现。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现在,绝大多数都对王维在诗文上"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超高诗境,他的诗中有禅意,画作之中亦有诗意禅境。

可以说,王维是一位被写诗耽搁了的画家。唐代传世的绘画作品极少。现在留存于世的王维的作品有《辋川图》、《王维雪溪图》、《江山雪霁图》以及《王维江干雪意图》,这些都系后人摹作或托名之作。

王维的山水画可谓是诗情画意,超脱世外。从其《江山雪霁图》中的选景与人物中可窥探一二,江雪渺渺,远山近水,桥边人家,画中之人似有山客问答之动态。这仿佛是王维曾描述的"花落家童未扫,鸟啼山客犹眠"之景变换至冬季。闲暇之时,听风赏景,深篁弹琴,偶与入山之客畅意交谈,共抒田园风光之情。

如此,纵然仕途多有不顺,亦可寄情山水,别有一番自在惬意。王维晚年无心仕途,隐居于辋川,与佛教禅宗

交往甚多,作有《辋川图》。也许,在王维醉心田园山水的同时,时不时的与禅师相约,品茶论禅。唐代文人画中不少作品都是与佛教有关的画面。

王维、郑虔、张志和对于仕途皆有不顺心意之处,或遭遇诬告,或晚年被贬,这是使得他们追求佛道儒的超然性的重要原因之一。所追求的意境渗透在生活之中,又反映在画作之中。

也许那时的他们并不是少数,而是有更多经历相似而不得志的文人和他们一样,择一处山水风光上佳之处隐居,在田园山水间饮酒作诗,与同道中人一起论佛说道,自有悠然自得之意。或者像"烟波钓徒""浪迹先生"张志和一般,既遭贬谪,便泛游五湖,游遍人间山水。醉心山水,偏佛重道存禅意,似乎成了唐代大批失意文人的主要生活内容。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当然,并非隐居世外,醉情山水之间是所有文人的生活模板。诸如李思训之子李昭道,其传世作品有《春山行旅图》与《明皇入蜀图》。从这两幅作品中可见,士官中的文人或出于政治上的原因,对于国家之事较为在意,《明皇入蜀图》记录安史之乱发生后,唐玄宗往四川避难途中的情形,画中既有山水,亦有关心国家政治之思。

此外,《春山行旅图》也反映出春天景致盎然,骑马登山游春者众多。为官当政之于,约上三五好友或与家人同去,骑马踏春,定时每年不可少的重要活动。这些应该是大多文人士官的生活写照。

宋代文人的"入世"与"出世"

宋代经济繁荣,造纸业、纺织业、制笔墨等手工业的水平也高度发达,这些都为宋代绘画艺术的繁荣提供了物质基础,同时,文人画也有兴起之势。许多著名的文人画画家都出现在这个时期,诸如苏轼、文同、惠崇、黄庭坚、范宽、李成、米芾等等,这些画家更是带来了古今盛名的画作,影响巨大。从他们的画作中,我们依稀可以窥探到宋代文人的一些生活情趣。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宋代是中国古代金石学的兴盛时期,研究金石古物的文人士官不在少数,我们熟知的李清照与赵明诚夫妻二人便是金石学的爱好者。搜集研究古物,探寻古碑遗迹,这也许是宋代文人的一大生活情趣所在。这在文人画中亦有缩影。宋代李成的《窠石读碑》一图正是对这一生活场景的真实还原。途中古碑苍劲,立于荒野,枯树更增添了荒凉之感,行客停留静看,抛开作者做此图想表达的情怀暂且不谈,这一幅读碑之图中描述的场景,谁能说不是当时文人所热衷之事呢?

宋代文人画的兴起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绘画题材,即梅兰竹菊"四君子"。其代表画家,有文同、苏轼、黄庭坚,所画的墨竹,亦为朝野所看重,其它如僧仲仁、扬无咎、雍巚的墨梅,杨宠的菊,赵孟坚、郑思肖的兰和梅,都是不求形似而意在借物写情,有所寄托和含蕴,类似 "墨戏"。

现存的有文同的《墨竹图》和杨无咎的《雪梅图》。梅、兰、竹、菊不仅在画作之中有,在很多诗作中更是咏唱的对象。文人们对"四君子"的喜爱彰显与诗画之中,也许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在庭院书斋周围种植一两课自己喜爱的梅,或兰,或竹,或菊,闲暇之余悉心照料,观赏咏唱,挥墨成图。

书画往往是文人寄托情感的载体之一,宋代亦有大量的文人隐居山野,不问朝政,醉心于山水之间,当然,也有一些身在仕途中的文人以山水之画表达内心的矛盾。

范宽《临流独坐》一途中,在山林深处,房舍隐约,溪水淙淙,只见有人在旁静静独坐。这也许正是当时大多隐居世外的文人的生活剪影之一。《溪山行旅图》也可能是另外一个生活场景的剪影。画作寄托情怀,却也是来源于生活的艺术。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宋代党争频繁,文人多为隐士。隐居的生活带给他们更多的绘画题材,这也使得许多鸟兽在他们的画作中活灵活现。崔白的画带有野情野趣,他的《双喜图》中山鹊与野兔之间;《竹鸥图》中涉水前进的白鸥;《寒雀图》中在枯枝上的麻雀等都是如此。此外,"行"与"旅"亦是文人们常有的活动,踏春出行,或踏雪而行,旅居途中的风景更是成为他们

生活的重要掠影。也许是回乡途中,或是访友途中,亦有贬谪途中之景。这些都是他们生活的写照。正因如此,才有了后来的《湖山春晓图卷》、《溪山清远图》、《西湖柳艇图》、《寒江独钓图》。

明代文人画中的市民趣味

明朝宫廷院画兴盛,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文人逐渐有了更多的自由,出现了许多以卖画为生的文人画家。这使得明代出现了大量反映市民趣味的文人画,并使得"吴门画派"兴起,更有沈周、唐寅、文征明、仇英为代表的"吴门四家"。当然,还有绘画以"雅逸"和"超脱"为主旨风格的"松江画派",其代表人物是董其昌。二者中,最能体现古人生活的便是"吴门画派"的绘画作品。他们的绘画作品中不再仅仅以画家本人的情感寄托为主,逐渐出现了展现市井民众生活的绘画题材。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园林艺术更是在江浙地区极为兴盛,这也使得这时期的文人画出现了大量以园林景致为背景,来描述一些名媛的生活场景的文人画作。画中展现当时名媛举办宴会、园中嬉戏、园中独坐、抚琴烹茶等生活场景。特别是大量仕女图对当时人物生活中的生动形态绘制得极为精细。此外,此时的人物绘画中亦有名妓作为题材。其中,唐寅的仕女图更是影响深远。其代表作有《王蜀宫妓图》、《李端端图》等。

"吴门画派"仇英《柳下眠琴图》、《人物故事图册》、《莲溪渔隐图》、《捣衣图》、《松溪横笛图》、《煮茶论画图》、《清溪横笛图》、《秋江待渡图》、《桐荫书静图》等,更是将当时人们的生活细节记录于书画之中。其中不乏各种生动的人物形象。诸如《桐荫书静图》中描写的在书房中敞开衣领散热,坐着摇椅,桌上放置一本书的士人形象,似乎将当时炎热季节中,一个悠然的读书者的生活场景现与眼前。画中书斋的书架和桌面的布置清晰可见。当然,亦有不少在野外书庐中抚琴挥墨的文人形象,或在野外溪边与友人抚琴鸣萧,共赏音律,或煮茶论画。更有溪边捣衣的

市民生活景象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沈周的《杂技游戏图》、《击缶图》、《兰亭雅集图》等一系列绘画作品,更是将当时市民的日常生活展现得淋漓尽致。将市民最日常的杂技游戏的场景完美还原,绳子上的杂技表演者,旁边的观赏者,形象都十分生动。更有街上击缶的乐者,袒露半臂,全神贯注地击打奏乐。亦有野外兰亭之中,几个有人相约一起举办雅集,真实反映了当时市民与文人的生活场景。

当然,明朝的文人画中山水画和花鸟画更是画技精湛,意境深远。这些也是当时人们生活中重要的自然环境的描写。但与之相比,人物画一类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古人的生活状况。

文人画:古代文人笔下的真实生活,充满了文人的

结语

中国古代的文人画多为水墨山水和花鸟,绘画作品中不乏许多细节之处可供我们窥探到古人生活。然而,明代的文人画更加直观,也更偏向于市民的生活,亦有文人的文化生活,煮茶论画,雅集赏乐。

从唐朝、宋朝、明朝的文人画中,几乎可以感受到这些文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在生活方式和情感寄托等方面都有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哪怕相隔百年,山水花鸟都是文人热衷的绘画题材,时代不同,人亦不同,山水却能带给他们同样的情感寄托。而且,似乎隐居是古代文人大多数的"归宿",这似乎有殊途同归的意思。

对于文人画中对古代生活场景的展现,明朝的人物画非常直观,这离不开不同的社会环境与不同的时代思想对画家的影响。

参考资料:《中国绘画史》《中国古代文人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