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2018年因某件事導致本人壓力過大暴瘦了8斤,後期的焦慮和抑鬱加成使我開啟了為期一年半的失眠之旅,直至今天還會因為間歇性焦慮而失眠。回想起大學時期10點半爬上床就能馬上陷入昏睡的日子,對於現在的我來說就像做夢一樣,可遇不可求。大概過了半年,就是抑鬱稍微緩過來了一些的時候我開始了自救。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經過一輪百度後我開始不斷嘗試:中午不午睡;進行適量的運動;睡前泡腳和喝熱牛奶;保持房間空氣流通;聽純音樂和白噪音;吃褪黑素…沒有用,一旦我的頭接觸到我的床,我的大腦就變得異常清晰,思維就像脫韁的野馬,附帶打雞血加成的那種。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一小時過去了,我幽幽地點開手機看一眼時間,又一小時過去了,我幹瞪著眼看著天花板。睡不著啊,每天都在床上輾轉反側2小時讓我不得不害怕睡覺,更可怕的是好不容易睡著了中途還會醒來兩三次,實際睡眠時間不足5小時,第二天還要上班,能不方嗎。


你可能會問每天睡覺我都在想些什麼呢,大概是“不要想了快睡覺!”、“怎麼辦啊這個點還沒睡著明天還要上班呢...”、“我會禿頂嗎?會猝死嗎?”、“我覺得我需要換個姿勢...”,總結起來就是強迫入睡狀態、焦慮痛苦狀態和思維錯亂狀態,這些狀態的特徵都是大腦在不斷思考,身體明明在床上而腦子還處於高速運轉狀態。我明白我需要改變這些狀態就是不能給我腦子有思考的餘地,畢竟越思考越精神,就越容易失眠,但不是說不想就能做到不想的呀,所以我進行了第二步嘗試。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設定睡眠時間,就是睡眠也要有儀式感,我把手機調成輕鬆入眠模式,每天10點半手機自動變灰階狀態,直接導致我對手機失去興趣,強行阻斷我晚睡的慾望。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睡前看歷史、哲學、法律等書籍,越是看不懂、不感興趣或者無趣的效果就越好,當然這也因人和因書而異,就像《簡讀中國史》這類比較生動有趣的就不建議看。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專注在某一方面上,例如我會專注在腹式呼吸上,感受著自己肚子在一呼一吸中起伏,雖然還會不經意走神,我們只需把思維當做調皮愛開溜的小孩,溫柔地把他拉回來就好(這是正常現象,無需責怪自己)。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聽對自己有效的催眠音頻,對我個人而言幹掉失眠的催眠音頻比較有效,還有不經意在微博刷到催眠神曲失重(我是需要結合視頻看著來聽會比較有效),但這個的確因人而異,因為的確有很多人聽著很不舒服或者沒有效果,所以得多嘗試不同的催眠音頻。

到當地三甲醫院接受治理,我曾到醫院接受抑鬱治療,醫生有給我開治療睡眠障礙的藥物,效果是毋容置疑的,就像是加了強制冷靜的buff,會讓人心情平和,失眠當然也不是問題。但是,副作用真的很多,第一次吃了後我起床差點沒站穩,腦袋也昏昏沉沉的,感覺不太好,但如果抑鬱、焦慮或者失眠太嚴重的話(影響到生活)還是得去接受正規的治療呢。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實在不想去醫院的話也可以嘗試一下睡眠365app,裡面有免費的睡眠科普、專家講座和自我測評,還有付費的專家問診、配藥服務和專業訓練等,是個睡眠障礙康復的彙總app。因為我還未用過,價格也比較貴所以擺在最後來說了,先不推薦。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就是要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啦,堅持每天都在設定時間內睡覺,嘗試建立起生物鐘,可以的話早睡早起,睡不著也不糾結,保持心態平和,有空做做冥想適當運動一下。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我用得比較多的app,先是萬能的keep啦,既有免費冥想課程也有很豐富的運動課程;其次就是喜馬拉雅,裡面除了冥想還要很多催眠音頻可供嘗試;冥想星球是比較專業的冥想app,但是收費,可以免費領取7天VIP暢聽卡體驗。衷心希望大家都能有好的睡眠質量呀!


我的失眠自救之旅


如需要催眠音頻也可以留言哈,我存了一些自己用比較有效的,但效果因人而異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