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1月10号,中午11时49分,浙江温州市平阳县鳌江派出所接到报警,镇里某小区的电梯突然停止运行,两名八九岁的儿童被困在电梯内。

随后民警立即出警并拨打了消防电话,在消防队和民警到场后,发现电梯悬停在了8楼。由于楼层较高,消防队并不敢轻举妄动。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因为担心里面孩子情绪不稳定的乱动会造成电梯下沉,于是消防队长立马决定了先对电梯门开个缝,首先保持里面孩子的情绪稳定,再予以工具开门救援的救援方针。

但令消防队长没想到的是,“里面的孩子情绪都很稳定,没有任何哭闹地蹲坐在电梯角落上,得知我们来救援,也没有任何激动不稳定的行为发生。”队长如是说。

经过了消防人员和民警的不懈努力,两名孩子终于在被困27分钟后被成功救出。

事后,在民警查看电梯内监控时发现,8岁小女孩发现电梯门打不开后先是将每个楼层的按钮都按了一遍,接着按下了电梯内救援电话,因拨打不通,又用自己的电话手表拨打了110报警。如此沉着冷静的三步处理,让民警都夸不绝口,纷纷点赞。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小锦的妈妈告诉民警, 之前曾看到很多坐电梯的危险情况,他们也一直在给小锦灌输这方面的安全知识,也给小锦看过视频,所以这一次孩子才有了机智的表现。

三步教科书般的操作加上冷静沉着的处理方式,体现出的是家庭安全教育的专业与全面,这让众多网友都纷纷点赞。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说到这,星妈突然想起之前朋友身边的一个例子。朋友的弟弟,有一次在放学回家时也是被困在了电梯里。

但是和文中的小女孩淡定自救不一样,朋友的弟弟发现被困后,心里想着自己要完蛋了,就哭着把作业全给撕烂了,谁知没过多久就被救出来了,于是又哭着把作业给粘回去了。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这个看似笑话一样的故事,就足以看出,有无家庭安全教育直接影响到了孩子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处理方式的不同,而这在关键时刻将决定孩子的生命。

那么,我们该从什么方面对孩子进行教育呢?又该以什么样的方式呢?

总的来说,除人身安全教育外大概可以分为四类,分别是用电安全,马路安全,电梯安全,游泳安全。而正规专业的安全教育进行的年龄最好是在5岁时开始,这不是说五岁之前就不需要进行安全教育。

而是五岁前的孩子会更加的情绪化,当灾难发生时,孩子们会惊慌到忘记一切必要的生存手段。所以在五岁前我们家长能做的就是培养他们的安全意识,潜移默化的去把道理传输给他们,并对它们进行紧密的监护和看管。

好了,废话不说,下面分别来介绍一下这四类安全教育的方式方法吧。

01 用电安全

电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也最需要的东西,但是对于宝宝来说,电却是他们很难理解的事物,无色无味,摸不到,看不到,这样的东西我们该怎么告诉宝宝它的危险呢?

据《人民日报》报道,我国每年因意外伤害而死亡的儿童超过20万,平均每天有540多名儿童意外死亡。而在儿童意外死亡中,触电死亡占比10.6%,即每天都有57个儿童触电死亡。

首先,我们应当减少在家中,危险电线和插座的裸露,可以用安全电源锁或是儿童防触电插座来保护,布线时要尽量的高于孩子可够到的范围,或是直接走暗线,给孩子一个安全的生活环境。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其次,就是要给孩子进行安全教育,太小的孩子可能听不懂用电危险的道理。所以,我们可以通过颜色来深化孩子的理解,“红色”代表禁止,“绿色”代表安全,“黄色”代表小心。

可以将家中的各种电器,插座等用电设备都贴上相应颜色的标签,方便孩子的记忆理解。并且通过和孩子一起观看用电安全视频,绘本等方式来深化孩子的认知。

02 马路安全

马路安全也是孩子意外死亡的一大杀手。

据统计,我国平均每年有超过35000名15岁以下的儿童因道路交通意外导致受伤甚至死亡,道路交通伤害已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二位死因。每10起儿童道路交通伤害中,就有4起受害者是儿童步行者。

孩子因为感官的发育还不成熟,所以对于车速,车距的判断能力很差。经常会在车要过来时,选择跑着冲过马路。这就要求家长必须要对自己的孩子进行马路安全的教育。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首先要让孩子识得安全信号灯,这一点可以在孩子在家开着玩具车玩耍时,通过游戏的互动方式来进行。

家长可以制作一个简单的红绿灯面板,然后通过讲述现在是红灯还是绿灯,让孩子做出相应的“停进”行为。在游戏中培养孩子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的好习惯。

其次,就是要告诉孩子,在马路上不可以打闹,玩耍,穿行前要先左看后右看,在确定没有车时再快速穿行,切忌不可跑步穿行的道理。

03电梯安全


近几年来孩子的电梯安全逐渐被人们重视起来,网上一搜,随处可见因为孩子乘梯不规范而造成的惨痛案例。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在所有的电梯事件中,乘梯不规范引起的事故占据了绝大多数,随着现在建筑越来越高,电梯使用率越来越高的现状,电梯安全必须要引起家长的重视。

对于扶梯来说,家长要教导孩子,站在扶梯的黄色安全警示线内,不可将脚或手伸向两台阶之间。手要轻轻地放在电梯扶手上,不要用手指扣传送带或是将手伸到传送带下面。

切忌不可在扶梯上四处张望,跑步或逆行上梯。一旦发生危险立马呼救,请求别人帮忙按下紧急制动按钮。

对于直梯来说,不要反复按电梯按钮,在电梯将要关门时不抢上抢下。上梯时观察好电梯的轿厢是否达到指定位置,达到指定位置后再上梯。

在电梯上,不可跑跳打闹,这样会造成电梯程序的混乱导致电梯悬停,坠落等悲剧的发生。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一旦遇到电梯故障的情况,首先按下电梯内的警铃,拨打电话与外部救援人员联系,保持冷静,不要跑跳,扒门。如果电话没人答应,也可以轻轻拍打电梯门,同时进行呼救。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如果电梯发生下坠,马上按下每层的按钮,背靠在墙壁上保持半蹲,双手护头。

按下每一个按钮是为了在电梯的备用电源启动时,电梯可以立即进行制动,防止继续坠落的情况发生,就像之前文中的小女孩的做法一样。这一点可能很多家长都不知道,所以要记牢了哦!

04 游泳安全

还记的小时候,每个假期老师都会下发假期安全手册,里面每次都有一条禁止独自去游泳的规定。

当然作为从小水性很好的我,压根就没把这件事当回事。 直到上了大学之后,一次发生在我们学校真实的故事,让我彻底意识到了游泳安全的重要性。

因为学校临海,在周末或放假之余,都会有不少同学去海边玩耍。就在一个暑假放假前,我们学校的两个同学就约着去海边游泳。

又因为离学校最近的海域还没有被开发成浴场,人相对来说很少。所以他们也是果断选择了那里,但谁成想,这却是他们最后一次游泳嬉戏。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据说两人在到了海边之后,换下了衣服就冲向了海中。但是由于没有海上的围栏,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游了多远,一转眼就已经消失在了岸边的观察范围内。随着海浪越来越大,他们想游回来时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慢慢的体力不支,最终淹死在了海里。

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淹死的都是会水的”,可能不会水的也没这么大勇气跳下去吧。

所以,我们要从小教导孩子,不到没有安全措施,救援人员的水域游泳。就算正规场地,也要穿戴好漂浮物,不可在水中打闹嬉戏。

假如发现孩子溺水,家长要第一时间施救。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总之,家长要绝对避免孩子的单独游泳,如果孩子实在想游泳就带孩子到正规场地,穿戴好应有的护具,不要等到事后才追悔莫及。

最后,要让孩子牢记各类报警电话和父母的电话,一旦发生危险,要努力寻求警察叔叔的帮助。

两名八岁孩子被困电梯,三步“教科书式自救”获民警点赞!

任何僵化的经验性的教育都不是对孩子最正确的教育。真正能够让孩子在危难关头保护自己的,就是孩子自身对危险的感受力。

而这种能力的培养,是需要家长长时间的安全知识的灌输,和孩子通过实例和安全教育视频中,自己感受出来的。

所以,孩子的安全教育没有捷径可寻,只有不断地意识灌输和实际情况中的安全提醒,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会突发情况的应对方法。我们的目的是让孩子避免受伤,安全的成长,只要不脱离这个目的,任何的所谓的唠叨都不为过!

愿每个孩子都被世界温柔相待!

欢迎你在下方踊跃的分享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