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仙姑與奇門遁甲

曹道衝注《黃帝陰符經集解》三卷,是奇門遁甲的肇始。奇門遁甲早期稱之為陰符,陰者,暗也;符者,合也。天機暗合於事機,故曰陰符。卿希泰先生主編的《中國道教史》第二卷中說,該書系扶乩降筆之作,“當撰於徽宗在位之時,扶乩者可能就是徽宗時女道士曹道衝(即曹仙姑)。”

曹仙姑,初名希蘊,字衝之。後來徽宗賜名道衝。乃宋初大臣曹利用之族孫(按曹利用曾官至樞密史、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封魏國公)。曹利用本為寧晉人,因出使契丹議和有大功,真宗賜第于都城之普惠坊。


曹仙姑與奇門遁甲

在眾多《陰符經》注本中,有一部《黃帝陰符經集解》,該書題為赤松子、子房真人張良、太極左仙翁葛玄、西山真人許遜、正陽真人鍾離權、純陽真人呂岩、華陽真人施肩吾、至一真人崔明公、海蟾子劉玄英、清虛真人曹道衝十家所注。

從此等題署來看,該書的思想來源是比較久遠的,但其成書年代則較晚。按照撰人排列的規律看,年代早的排在前面,年代遲的排在後面。先是傳說中的神仙人物赤松子,然後是漢代、三國、晉朝、唐末五代等。所謂“赤松子”相傳為神農時的雨師,那時《陰符經》尚未問世,故而“赤松子”云云不過是託名而已,當是“扶乩降筆”形式;不過,即便如此,我們也可以追溯其成書的大致年代。因為所謂“正陽真人”、“純陽真人”等道號都是在全真道興起之後才有的,所以此書的最後修訂當在元代全真道南北匯合比較興旺的時期。其執筆編纂者當是曹道衝,其名號來自老子《道德經》第4章“道衝,而用之或不盈”句,足見曹道衝乃是一個道門中人,故而可視為宋元時期道教有關《陰符經》註疏的一部有代表性的著作。

曹仙姑與奇門遁甲

《黃帝陰符經集解》圍繞修身治國的主題,將五行思想與性命修行結合起來。在題解中,該書引鍾離權的話說:“黃者,中央之色;帝者,君主之名。中以統於五行,帝以治於萬物。陰者,性之宗;符者,命之本。”在編纂者看來,此經以黃帝名之,意為可統領萬物,以陰符名之,意為性命之本。“此陰符之旨,內以修身,外治家國,包羅天地,總御群方。古今得道仙真,皆因此義以至於無為矣。”此書所謂內外修治,並非只是從政治倫理的角度說的,而是兼具性命修養在其中,因為按照編纂者的理解,“陰符”二字就是“性命”的宗本,這樣一來,“陰符”之學最終被解讀為“性命”之學。

有的學者把它的內容概括為兩個部分:首先講述觀察自然界及其發展變化的客觀規律,所以,天性運行為自然規律,人心則順應自然規律;其次闡明瞭天、地、人生殺的變化情況,人的生殺之氣的和收,應與自然同步,才能把握好事物成功的機遇。然後,闡明人後天稟性巧拙的生成和耳目口寶的正確運用,主要效法自然五行相生原則,修煉自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