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鵬:專訪孔夫子舊書網創始人孫雨田

陳舜臣寫琉璃廠,寫到了點子上。“……也許人們說起極具文化味的地方,往往會想象那是一個有大學或圖書館甚至是博物館的地方。可琉璃廠一帶並沒有這些,自古以來就沒有。人們想象的所謂有文化的地方都是作為政府項目修建的公共文化設施,可琉璃廠的發展卻沒有藉助所謂國家財力。說得通俗一點兒,琉璃廠是憑藉民間之力創造的、極富文化氛圍的地方。”(《琉璃廠的歷史》)。把孔夫子舊書網比作“21世紀琉璃廠”,只因它和那條熙熙攘攘的街道確有幾分氣質上的契合。老夫子逛北京城,自帶指南針,不知不覺往廠甸走,而賽博空間裡的讀書人,兜兜轉轉,總要回到“孔網”。

孔網的氣質和它的創始人顯然是有關係的。孫雨田先生在2002年創辦孔網、又在2015年參與創辦雜書館,這兩者都是各自“品類”中的特殊之物:孔網是最不像電商網站的電商網站,它有個性化的商業邏輯和企業文化;雜書館是最不像圖書館的圖書館,它突破了圖書分類法搭建的嚴謹秩序,以“雜”而自居。孔網和雜書館不能分開來看待,前者數字、後者紙本,前者商業、後者公益,表裡歸一,到底還要落在“文化”二字上。

肖鹏:专访孔夫子旧书网创始人孙雨田

孔夫子舊書網創始人孫雨田先生

肖:孔夫子舊書網的商業模式是怎麼樣的?

孫:2002年我創辦孔夫子舊書網,到2006年底、差不多到2007年新年的時候開始收費。中間大約5年的時間沒收過一分錢。孔網的商業模式很簡單,就是租金和交易費。租金方面,開書攤是免費的、開書店的費用在100到600元之間,也不用交任何押金、保證金。現在入駐孔網的書店有1萬3,書攤則達到10萬多。在交易費方面,面向入駐門店的費率是5%。

從孔網現在的商業模式來講,它對所有人是公平的,很多小攤攤主都能獲得流量。淘寶的收費模式是向少部分人收更多的錢,投放廣告賣得更多、賣得更多就繼續投廣告,不投廣告的話,大部分人沒有流量、掙不到錢。孔網不一樣,它向所有人收一小部分的錢,大概每賣100塊交5塊錢。這種模式向所有人收費,但額度上比較溫和。我們的收費採用平均主義,官方不干涉商品搜索排序,完全按用戶購買意圖排序,所以搜索的排序是公平的。此外,孔網賣的是非暢銷書,只要書足夠好、具有獨特性,誰都可以賣出去。

孔網的目標不是一個電子商務公司。任何一家公司都看重利潤,但電商更看重規模,更看重GMV(成交總額)等關鍵指標。但實際上這個行業不會有太大的交易額,去年我們做到11個億左右,這已經算是很高的數字了。可是,哪怕再高也只是讀書人的小市場。

孔網並沒有想過成為一個純商業化的公司,它和其他電商公司的商業邏輯不太一樣。比如說,在我的邏輯裡,促銷是有問題的商業概念,互聯網通過補貼獲取新用戶,恐怕也不太合理。在所有的用戶中,最寶貝的應當是老用戶,只有他們才能為網站持續地貢獻價值。很多公司不看重老用戶,而是熱衷於招攬新用戶,來一個就給多少錢。這聽起來很好,但要反思一下,商業是這樣的嗎?搞雙十一、搞促銷,結果很可能是平臺沒掙到錢、賣家也虧本,因為這種大活動常常不收賣家傭金,還需要賣家拼命打折。不打折的話,用戶也不傻,不會參加進來。這樣一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