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糧食安全”,為戰疫注入強大信心

近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做好疫情期間糧食供給和保障工作情況。從介紹來看,全國絕大多數食品,特別是糧食等農產品供應是有保障的。可以說,這次會議為全國群眾吃下了“定心丸”,沒有必要搶購囤積糧食,造成不必要的社會恐慌。

我國“糧食安全”,為戰疫注入強大信心

糧食供應充足,市場秩序井然,是戰勝疫情,確保社會穩定,經濟發展的基礎。今年以來,我們看到隨著疫情全球蔓延,一些國家開始限制糧食出口,如俄羅斯、越南、哈薩克斯坦、埃及等國家相繼宣佈暫停糧食等農產品的出口。與此同時,網上關於糧食短缺上漲的不實言論此起彼伏,造成了一些地區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搶購囤積。其實,數據顯示中國進口糧食的數量並不多。2016年我國實行糧食收儲制度改革以來,大米進口數量逐年下降,2019年大米進口255萬噸,同比下降53萬噸,進口大米佔我國大米消費約1%,主要用於品種餘缺調劑。所以,即便國際市場上出現問題,也不會影響國內市場供給。

一直以來,糧食安全始終是關係中國國民經濟發展、社會穩定和國家自立的全局性重大戰略問題。新中國成立70年來,始終把解決人民吃飯問題作為治國安邦的首要任務,始終堅持“確保穀物基本自給、口糧絕對安全”的新糧食安全觀,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全面落實15.46億畝以上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制度。疫情是一個好的“檢驗劑”,目前我國春耕開局良好,截至4月3日,全國春播糧食1億畝,進度過了一成,明顯快於去年同期。糧食庫存消費比也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提出的17%—18%的安全水平,特別是小麥和稻穀庫存大體相當於全國人民一年的消費量,因此保障國內供給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近年來,中國一直積極倡導參與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在糧食保障方面,中國不僅維護自身的糧食安全,同時也在積極參與世界糧食安全治理。糧食安全是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重要保障,中國始終是維護世界糧食安全的積極力量,據世界糧農組織的調查報告顯示:全球有6個國家有能力對外糧食援助,中國就是其中之一。事實上,在全世界農業發展和糧食援助上,中國一直都在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世界上許多國家種的稻穀都源於中國。曾經,一則新聞引起了熱議,迪拜的沙漠中出現“人造綠洲”,甚至長出了中國水稻。中國工程院院士袁隆平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團隊在迪拜熱帶沙漠實驗種植水稻,測產結果為最高畝產超過500公斤,讓全世界驚訝不已,感嘆中國在農業科技發展水平上的高超。

倉廩實,天下安。吃得飽吃的好是保障群眾幸福生活的基礎,同時糧食安全也是社會穩定、國家發展的重要基石。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確保國家糧食安全,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我們看到,中國始終堅持總體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糧食供應充足、運輸基本暢通、價格總體穩定,完全不懼疫情的挑戰。當前我們大家要做的就是不信謠不傳謠,一起團結起來,維護社會的穩定,維護經濟社會的發展,為戰勝疫情注入強大的信心。(雨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