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设备流行,仅是一个开始,孙正义认为其必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

今天的移动互联网的整产业链都以手机为基础,但是10年后呢?是智能化。未来的一切都将是智能化的。孙正义眼中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的流行,只不过是智能时代的一个开端罢了。10年后,手机会消失吗?我们不能确定,但是以手机为基础的移动互联网必然会被更加智能化设备取代。那么我们今天看好的那些BAT级的企业,那么正在风口上的移动互联网企业也许就是一下个诺基亚和微软——从科技发展的经验来看,真正的颠覆性创新通常在外部发生,今天的大老们在智能时代来临时也许难以逃脱“创新者的窘境”,他们会由以往的创新者变成日后的被颠覆者。

移动设备流行,仅是一个开始,孙正义认为其必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

于是我们看到,谷歌不遗余力地推动谷歌眼镜的研发和生产,伴随iphone6产生的是智能设备iwatch。很早已经流行起来的运动穿戴设备如今依然在流行,它可以帮我们记录步数,记录消耗的能量,监控心跳,血压情况。2013年,FitbitFlex手环就火爆一时,成为各位技术宅们热爱的产品。

来自麻省理工媒体实验室的普拉纳•梅斯瑞认为,科技是人类的“第六感”,以智能设备为代表的新技术是一项具有“冲击未来”性质的产品。使用者戴上经过特殊编码的手套,一个摄像头,一个投影仪,再配上一个智能手机就能解决问题。比如你想在计算机上输入一段书中的文字,只需要用手指在书上比划一下就行。它是一种利用手势进行交互的穿戴式设备。有了它,许多东西,一面墙,一张桌子,甚至对方的衣服都可以变成一个触屏电脑。你用手画个@,就能发email,两手比划出一个拍照的手势,就能摄像了。

虽然人工智能从某种角度看依然离我们很远,但是今天人工智能项目的估值已经在飞涨,2014年年初估值2500万美金的智能机器人项目半年后可以达到9000万美金,20倍。除了软银,优秀的企业都在为自己能赶上电视、电脑、游戏机和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五次终端浪潮而努力。

移动设备流行,仅是一个开始,孙正义认为其必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

根据量化公司QUID的数据,在2013年有322家人工智能公司获得至少20亿美金的投资。据CBInsights的数据,2014年投资人工智能领域的金额比2013年增加了三倍。而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所有分支中,机器学习是其中获得投资最多的。目前有将近45%的投资流向了这一分支。

2015年,人工智能的总体投资在整个风险投资的比例大约为5%。虽然比例并不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人工智能公司的投资收益刚刚出现。当然,这也充分显示这一领域的发展进入了指数式增长的发展期。

人工智能创业需要考虑什么?

基于人工智能的发展与投资的现状,孙正义建议这一领域的创业者关注以下几个问题:

用户是产品的最终审判者,因此投资人必然关注产品性能是否满足用户的需求。所以,创业者一个长期的研发线路,而不仅仅是一项短期的商业化思路。

创业的团队需要具备综合性技能。

早期就要思考如何平衡研发和产品研究、设计。由于现在的人工智能用户通常对这一领域并不熟悉,因此必须精心设计营销步骤。

移动设备流行,仅是一个开始,孙正义认为其必将被智能化设备取代

现在是智能设备领域投资和创业的最好时代。也许现在是创业门槛最高的时候,但也正是因为这一点也是竞争少,容易做大的时候。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智能创业的门槛必然不断降低,就好像当年互联网时代的雅虎、谷歌、阿里巴巴在创业时需要自己做服务器,自己做数据库,自己建CDN,门槛奇高,但是后来创业的人已经不再需要这些,大有公司可以提供这些服务。于是渐渐地,就会形成所谓的“商业模式”,哪些公司提供哪些服务,在整个行业里产业链如何划分。有人说这叫“合并同类项”。

智能行业的发展也是这样的过程,当智能行业成熟以后,有的人会做机器人应用的、有人做芯片、有人做云计算的、有做系统……现在智能领域里最受人关注的东西一定是那些应用层面的事物,因为它们最贴近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比如无人驾驶汽车,已经流行起来的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正在不断发展的智能家居等等。在这些应用层面以下的是基础性的东西,比如芯片,传感器、云等等,属于产业链上的一环。

孙正义早早入局,正是因为他需要在这些产业链环节上布局,而他也知道现在看似不起眼的那些小公司,都有可能在未来成为行业的巨头。虽然人工智能项目在今天由于“太超前”“没有市场”还不为所有人看好,大家的目光大都还集中在移动互联网项目上,但是就像当年互联网刚刚兴起时,没有人看好互联网产业,认为它是泡沫时一样,孙正义在所有人不看好互联网的时候投资了雅虎和阿里巴巴,今天他在智能机器人领域里也是提早布局。在未来,这些智能产业形成千亿元规模后再入局就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