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今天想聊聊《死亡詩社》。這部電影很有名氣,我在中學時代瞭解到其中一個片段——電影結尾時,學生們紛紛站在課桌上,齊聲喊出“Oh! Captain! My Captain!”(啊!船長!我的船長!)


那時候的我,深深被這個片段震撼,心中自由之火彷彿就要噴湧而出。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看這部電影,然而剛看了開篇幾分鐘,就覺得有些不明所以,再加上雜事相擾,便就沒有繼續看下去。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但是心中一直還掛念著這部電影,也許是結尾片段給我印象太深,因此總是難以忘懷。


直到上個月,我終於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看完了這部電影。


然而,看完以後,我感到的卻並不是我以為的深深震撼,或者我以為的內心自由之火的噴湧而出——而是迷茫、無力、心情複雜。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這部電影大概在教育界很知名,也引起許多人的討論。電影給觀眾呈現了兩種不同的教育方式——一是以學校規定為核心的按部就班的教育,學生認真學習課本知識、考入名校,參加工作;二是以Keating老師為代表的,追求自由、個性、反叛傳統的教育。


但我並非要借這部電影,妄談教育。我沒有資格,教育實在是一門很大的學問,需要學習的也很多。高中班主任曾對我說:“你現在還沒有資格談論教育,其實我們任何人都沒有資格。不要什麼事都扯到教育的頭上。”這段話至今也影響著我的一些觀念和言語。


我關於這部電影,我想說的是——追求自由的無力感,難以和世界和解而造成的悲劇。看完這部電影,之所以覺得心情複雜和迷茫,大概原因就在於此。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影片中Keating老師不同以往傳統的教學風格,給高中生們帶來了極大的影響。他們內心關於自由、反叛的種子被喚醒;他們依照Keating老師的要求,撕掉了教材中現實主義詩歌,而置身於浪漫主義,充滿熱情、個性地去感受生命;他們半夜逃離學校聚集到山洞裡,一起朗讀詩歌,一起談天說地;他們開始充滿勇氣地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無論是愛好還是愛情。他們。自由。熱情。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看到這些的時候,我的內心是贊同的,是羨慕的,是熱愛的,並且內心覺得某種塵封已久的個性將要被喚醒。然而,這卻並不是一個單純講自由之美好的電影。它的結局並不是所有的學生都走向了自由與個性——它的結局是悲劇的。


悲劇來源與何處?來源於一顆少年之心的泯滅。來源於自身理想與外部世界無法調和的衝突。來源於學會了追求自由,卻沒有學會接受現實(抑或說不願接受現實)。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有人說是學校教育禁錮了人們的思想;有人說Keating老師的教育如同春風化雨,給學生們帶來了心靈的改變;但也有人說Keating老師只教會學生成為理想主義詩人,卻並沒有教會他們面對現實的殘酷。這部電影評分之高,爭議之多,或許正因此,引發人們的思考。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經歷,對電影的看法也不盡相同。


在我看來,不管是學校的傳統教育,還是以Keating老師為代表個性化教育,其實都沒有對錯之分。而最後影片人物尼爾的悲劇,更多的是因為其自身性格所致。尼爾太過理想主義了,他太與眾不同了,也許因為Keating老師的鼓勵,他太堅持自己的熱愛了,以至無法與外部世界妥協,無法和世界和解。


這並不是教育的鍋。自身的性格,家庭的影響,少年的衝動……或許這些才是主要因素。以往聽人說“性格決定命運”,只覺得是暢銷書的心靈雞湯。然而現在想來,卻覺得果真是如此。看這部電影我有許多共鳴之處,但我卻並不因此就熱愛此片,儘管許多人都說深受感動或者深受影響,我卻感到追求自由的無力感。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究竟是為理想而死,還是為妥協而生?電影將這個問題拋給了觀眾,卻並沒有給出答案,我們只能觀看、思考、再思考。年少時容易意氣用事,長大就是不斷和世界和解的過程。其實根本就沒有所謂完全的自由,自由的前提是有約束。


其實尼爾也可以聽從父親的安排,考上名校參加工作,同時內心保持浪漫和熱愛,畢竟生命還很長,他在以後依然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但他卻不願妥協,無法調和。


《死亡詩社》無關教育,自由只存在於心中。


盧梭說——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


儘管這部電影讓我感到追求自由的無力感,但這並不是說“自由已死”。相反,我依然懷有那一絲希望——自由和理想可以永存在心中。因此許多年來,我依然在和外部世界不斷調和。


大概每一個看起來和世界妥協的人,內心都還有一座美麗的後花園,那裡種著理想與浪漫,那裡澆灌著自由與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