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导 语


为了进一步支持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脱贫攻坚战,2020年3月,中国扶贫基金会启动“战疫扶贫·产业助农——疫情防控产业扶贫专项行动”,聚焦疫情防控背景下的产业扶贫,重点围绕疫情影响地区扶贫农产品销售和能力建设提升展开。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在湖北省扶贫办支持下,中国扶贫基金会携手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依托善品公社微信公众号,发起在线能力建设,邀请专家及合作社负责人,从不同的角度记录与分享他们对于疫情背景下的响应措施及发展建议。


嘉宾介绍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周扎戈


云南省西盟县商烟街茶叶农民专业合作社的

党支部书记兼合作社理事长


幼便跟随父亲种茶,在茶园里长大。合作社成立于2014年12月份,通过5年来的发展,现有合作社社员58户112人,种植面积1300余亩。合作社以种植加工销售有机茶为主要产业。本地自88年起开始进行种植茶叶, 2010年起开始种植生态茶, 2013年完成生态茶园建设工作。茶园被云南省农业厅列入普洱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茶园范围,在2018年5月取得国内有机茶园证书, 2020年2月取得SC食品生产许可证,所售出产品进行严格的农残以及重金属检测五百余项,全部达到有机标准。


核心摘要


周扎戈自小跟随父亲成长于自己的茶园里,普洱茶种植是他一生最熟悉的东西,也是家族三代人的事业。他们所在的西盟县是一个靠近云南边境的少数民族小城,是自新中国建立后“一步从原始社会跨越到新社会”的神奇城市。另一方面,西盟县又靠近中国著名茶乡之一,普洱市。种茶谋生,似乎对这里的人来说应该是一件天经地义的事,但背后的故事,却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Q:您曾说过茶园是您家三代人的事业,那么您父亲在茶园中扮演的是什么样的角色呢?


A:在我父亲年轻的时候,西盟县是没有人种茶叶的,那时候大家家家户户都是只种植粮食,我父亲是一个很发奋图强性格的人。他总觉得种粮食种一辈子是没有前途的事情,他很渴望能够致富。84年的时候他当上了村里的生产小组长兼科技宣传员,拼命的去向大家宣传种茶叶的好处,但是那时候愿意跟着他走这条路的人不多,88年的时候,他瞒着家里,租了332亩荒地,带领着7名群众开始了茶叶种植。


通过很多年的奋斗,才有了今天我们的这片茶园,而我就是从茶园里长大的。这一点上来说我很佩服我的父亲,他可以说是本地茶叶种植的带头人物。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Q:那么在父业子承的过程中,您跟父亲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角色转换呢?


A:我从小都是从茶园里长大的,对于茶叶种植我还是很有信心,我很久以前就觉得有机种植应该是未来的出路和方向,销售上也能获得更好的利润。


但是当时等到我想开始对茶园进行有机改造的时候,在我和父亲之间。我变成了个那个不安于现状的角色,而父亲虽然当年是开拓者,但是在种植理念上,他变成了那个保守的人。


在那个时候,父亲是反对我的有机种植的理念的,他是经历过农村种植都不能吃饱肚子的年代,所以在他看来,放弃产量的种植方法就不是好方法。


当然我也就只能反复的跟我父亲做工作,最后毕竟父母是拗不过子女的,父亲到最后也是因为实际看到了我的实验种植的茶叶找到了销路,所以才默认了我的想法和思路。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Q:那么既然是说到三代人,您和您的下一代之间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A:那就说到了我的女儿,她从小不爱在茶园里玩,种植的东西她知道的少,但是这个孩子在读书上很用功,从小学到高中的成绩都不错。


现在我的女儿快要大学毕业了,在大学里面她因为跟同学说起过家里面有茶园,她就想自己好好去了解一下茶叶,她选择了解的东西是泡茶、饮茶的学问和方法,以及如何正确的饮茶、挑茶、以及销售茶叶。


她开始学茶叶以后,每次放假回来都会跟我还有她爷爷说:你们种了一辈子茶,喝茶的方法就不对,都是大壶滚煮,放凉了也喝,茶的味道就都没有了。


我们确实虽然种了一辈子茶,但是喝茶这件事情懂的不多。而且我们爷俩这一辈子其实到外面去的时候也不够多,孩子在外面上了大学,学习了外面的知识,她也很愿意回来帮助合作社的茶园的事业。


我主要想她能好好做一做销售工作,学习学习电商啊,或者跟采购商怎么打交道啊,将来继续做这个事业。所以才说这确实是一家三代人,都把精力放在了茶叶上。而且家族里的茶叶种植技术和思路,也是跟我们地方的发展一起,在不断进步的。


【善品人物】这是三代人的事业,也是造福一方的产业


Q:那么您对于农村的经济作物种植发展具体都有哪些经验总结和看法。


A:从我们家来说吧,从我父亲的做法来看,地方产业发展离不开带头人的效应,有一个能力强的人来带头突破,剩下的事情都会容易很多。


从我自己的角度来说,我做有机农业除了是看中了现在有机农业发展的趋势,我其实更多的想法是想让环境能够得到持续的发展,不然这个茶园到最后高强度种植,种了50年,什么都种不了了,那么我们给后代到底留下了些什么?


从我的孩子们的角度来说,现在的社会不比以前的社会,以前的社会发展慢,100年200年,没有什么变化,那是孩子们要向老人学习的时代,因为老人一辈子的经验总结肯定是很有用的。


但是现在不一样,新中国以后西盟县的发展非常迅速,太多东西是这里的老人们一辈子都没有见过的,加上这些年还不断的有新鲜的东西诞生。当年我们连电话是什么都不知道,现在村里大部分人都有手机,天天刷手机,看朋友圈。


在这个新东西不断诞生的时代,年轻人的学习能力比老人强得多,所以我的觉得,现在的农村,是老年人、中年人,要向青年人学习的时代。这些就是我的看法,产业带头人需要帮助和支持,产业发展需要维持自然生态,目光长远,年轻人应该积极的尝试把新鲜的东西带进农村。我觉得这些都是非常好,非常有益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