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001:玄武山



歷史的風從南國吹來

借一抹靈光,語言刻進石裡

聲音在變,一山一寺一塔

眺望碣石灣畔的濤影

順便聽聽這個時代的嘆息

跨過這個門檻,香火與白雲

接碧生花,默唸半生的緣

氣息如低處的陽光,撫摸著

您的紋理,表情深沉厚重

“水德靈長”,“靈聲滿道”

讓真誠的心喊著月色行走

從觀音嶺到古炮臺

往事一層層流露

從元山寺到福星塔

目光漸漸深邃起來

從摩崖題刻到戲臺

說出的話越來越清晰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玄武山,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碣石鎮,有元山寺、福星塔、古戲臺、摩崖題刻等多處勝蹟。元山寺始建於南宋建炎年,即公元1127年,始稱玄山寺,後因避清代康熙的帝諱,改為元山寺,寺殿內保存有大量的文物,其中有清林則徐所獻的題匾《水德靈長》、劉永福所獻的題匾《靈聲滿道》等文物一千多件。有“玄武靈聲”之稱,是“汕尾八景”之一。

002:金廂灘



推開白雲,藍天的呼吸掉進海里

連沙子也發出細微的聲音

最美好的時光在這裡虛度

日子印下記號,把鄉情留住

風的語言寫在岩石上

鎮海石、觀濤、真趣

傳說夜夜襲來,恰如海水甦醒

相遇一座水月庵

無意掀起夢的旅程

情話編織的故事

倒在向晚的灘影裡

有些事行走在古官道上

有些人在搶渡的歲月裡成了風景

還有那些神秘的故事

看夕陽打在銀色的沙灘上

日復一日,把往事藏進貝殼裡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金廂灘,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金廂鎮內,處於觀音嶺下,海灘長達8公里,海中距岸100米處水深才15米,距岸200米處水深2米,是天然游泳海灘;有水月宮、鎮海石、龍石等風景點。有“金廂銀灘”之稱,為“汕尾八景”之一。


●003:定光寺




三百多年的風在山下安靜了下來

呼吸著雲上的日子,及歲月的氣息

一步一禪語,拾級收攏

蓮花盛開的方向,有佛光閃現

宏慧與尼眾在行走,以夢為眼睛

故事從因果說起,密密匝匝

縫補著樓閣的往昔

一些身影找到了起點和終點

抱緊秋風,聽晨鐘暮鼓

山本無塵心,坐寺思冥

滄桑的情節遁入香火之中

誰解惑之年掛梵音三千

看平仄的生活靜坐紫竹林

苦旅向北,註定朝夕白雲相伴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定光寺,位於廣東汕尾陸豐市河西鎮夏隴村清雲山下,原名清雲寺(又名羅堂庵),始建於明崇禎四年(1631),幾經被毀;1995年,宏慧偕弟子創辦廣東尼眾佛學院,先後培養九屆本科畢業生,近三百人,二屆研究生,共十二人,四次被評為“廣東省佛教文明寺院”的榮譽稱號,享有“嶺南一枝獨秀”之美稱。

據碑文記載:伏以慈航普濟,法雨宏施,佛剎莊嚴,瓊光瑞靄。灣雲上瑤臺,紫竹林中楊柳,泉石松峰,院簷招展,瑤池蓮座,垂下十二欄杆,甘露菩提。開九重之殿宇,擅起積千秋之香火。僧侶闡萬法之禪機,時在殿宇落成,法雨普施,是為記。崇禎仲月立。


●004:碣石衛城



需要多少次回首,才能看清

一座衛城的滄桑,把圈下的歲月

寫成黃昏翻閱的故事

敘述的舊臉孔,有炮火的痕跡

滿眼煙影,一幕一幕

碣石的風與浪,從海灣湧來

西南以南,路上並非我一個人

遠方的風景,守衛著,或一直沉默

唐夜吹送的石橋被月色叼食著

一些人的往昔,與姓氏,刻在石上

氣息低沉,含著一抹明詞而眠

夢裡的場景有淡淡的海味

塵土下的所城,幾經轉彎

從官與寇的故事說起

從玄武靈聲的日子說起

殘垣斷壁,歷史的光影去了又來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碣石衛城,指碣石鎮,古稱“石橋鹽場”,是全國36衛之一,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南部碣石灣畔,是中國歷史文化古鎮,廣東省歷史文化名城。自宋代起已經在此設防保疆,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設立碣石衛,與天津衛、瀋陽衛及威海衛合稱中國明清四大衛。故其海岸地貌特徵而稱碣石,是陸豐市三大鎮之一,東臨碣石灣,與金廂鎮隔水相望。


●005:盧百鍊墓




孤獨聚集的地方,日子在瘋長

許多舊居者忘卻了旅途

盡把歲月磨出稜角

是誰攪擾了故事裡的夜

一座古墓,一首讀不完的詩

墟上渾濁,碑字跡象清晰

老樹枯影,風中有空隙

五世悼念的抒情成了絕唱

幾經輾轉,鄉情一路向南

隱去懷念的風景,滄桑漸次

眼神以倒立的姿態望出

往昔如風,痛心疾首

折斷了靜夜裡的章節

骨頭裡有高昂的江山

詩腳處,滿頭青絲

堅守著這一片寧靜的故土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盧百鍊墓,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橋衝鎮大塘村南面大石母山,建於清康熙四年(1665),坐北向南,佔地面積200多平方米,墓碑陰刻墓主封授姓名及建墓人和時間。盧百鍊(1592-1665),諱鍛,字學純,廣東陸豐大塘人,少年好學,勤習《春秋》,負才濟世。進海豐縣學時,三批名列前茅,三十五歲補廩。崇禎七年(1634),當地土匪劉香勾結倭寇圍攻碣石城,盧百鍊大義捐款,出租賑濟孤寒,與碣石人民協力禦敵,終使香寇五攻不克,敗走而逃,後人頌其德在碣石建祠祀之。崇禎十七年,清兵入關,盧百鍊潛伏山林,輾轉回鄉,繼續進行抗清復明活動,留有古詩三十九首(含五悼)在世。


●006:迎仙橋



說起一座橋的疼痛

秋風選擇在月夜搬運往事

一孔一洞,一柱一墩

迎接著被蟲鳴驚醒的身影

時光在老去,嘆息越來越厚重

冰冷的痕跡刻進行人的眼裡

一道硬傷,靜靜地

穿過河道,脫節生長

城市裡的時間含滿滄桑

許多情節都有柔和的溫情

橋上的風景,與橋下的日子

行人從歷史的窗口看到靜美

看到一座城市的倒影

繁華的表情在風中飄蕩

把路過的事物描繪成

一抹鄉愁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迎仙橋,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東海鎮,是陸豐連貫新舊墟的交通要道。始建於南宋寶佑二年(1255),其時為十三洞木橋。清唐熙初年因戰事毀重修,雍正四年(1726)又被洪水沖斷,重建為石砌九孔墩柱式平橋,長68米;1990年全橋拆除,重建為三孔大型石拱橋,面寬20米,有“仙橋夜月”之稱,為陸豐古八景之一。該橋橋名由原全國政協副主席程思遠書寫。


●007:甲子門




聽海,在千年前的彼岸

在待渡山,在甲秀樓

有人站在門外,拉起潮聲

港口的漁火一夜未眠

潮水與行走的情感相遇

旅途上喊出的名字

與故鄉有關,一端牽著歸航的夕照

另一端掛滿濤音月色

忘卻了岩石想念的夢

與眉宇間空曠的天空

登樓望鄉,拒絕風雨的誘惑

吞吐的語言長出翅膀

歷史在變遷,仰望一帆瀛江

交出海與一座城的距離

行走的色彩排列成季節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甲子門,現為甲子鎮,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東南部,內有甲秀樓、甲秀書院、待渡山等著名景點,是一個古老、發達較早的粵東重鎮。因港口有大石壁立,排列如門,與天干地支六十甲子字相符,因此取名甲子。甲子之名,始於西漢、宋元年間,明朝初期,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市鎮,為防禦倭寇海盜,在甲子設所,1980年10月成立鎮人民政府。有“甲石吞潮”之稱,為陸豐古八景之一。

●008:龍山中學



煙雨龍山,暮色蒼斜

晚風在手中漸漸長出肉繭

路上拾起的往事,沒有名字

彷彿都與陸城有關

一座古亭靜默著,在時光裡

散落的陰影從身邊經過

無數次地,翻閱

那些被遺忘的片段

點點滴滴,都是光陰的故事

那麼多的煙樹一睜眼

書香便飄滿了庭院

從飛龍樓到見龍樓

朗朗的讀書聲,一步一卷冊

許多語言都記錄在文昌閣內

陽光,從歷史中翻出字體

教與學,傳與承

行走的鄉音與一條小徑對視

筆端劃下的年代,清風依舊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龍山中學,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東海鎮內,是一所歷史悠久,富有革命傳統的學校,清乾隆七年始建的龍山書院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改為“龍山高等小學堂”,大革命時期,改稱龍山中學,內有張威紀念亭、文昌閣等景點,現有三個校區,佔地面積200餘畝,學生5000餘人,教職工300餘人,為陸豐教育的“龍頭”學校。有“龍山煙樹”之稱,為陸豐古八景之一。


009:田尾山海底公園



那年仰望的風景,在岸上

與一灘記憶交錯滋長

伊人拖著夕影遠去

岬角,港灣,山影,風聲

獨守一角的時光

海浪選擇在一個月夜

盡情的吐露心跡

不抒情,用石頭雕刻傳說

許多年後,秋色從遠方歸來

一滴藏在礁石裡的眼淚

驚擾了海底的夢

說出殘缺的思念,與一段相遇

剪不斷故事裡的離愁

鄉音悠悠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田尾山海底公園,位於廣東汕尾市陸豐碣石鎮南部的田尾山淺澳區域,離碣石鎮市區不足10公里。田尾山下海蝕地貌特徵尤為突出,孕育出眾多的海蝕柱、海蝕石、浪蝕紋溝等奇礁異石,或似人、或似獸、或似花卉、或似景物,尤如一座人間大公園,故名海底公園,著名的有“望夫石”、“公背婆”等石景,流傳著膾炙人口的神奇傳說。淺澳村前面有清康熙年間建築的古炮臺遺址和林則徐巡視碣石時的題匾,還有全國離海岸線最近的媽祖廟天后宮。

攝影:谷寧

【更多陸豐地名詩,下期奉上】

莊海君,男,1983年11月出生於廣東陸豐。一個用詩歌寫出心靈光年的堅守者。“週末詩會微平臺”策劃人,第二屆中國網絡詩人高研班學員,中國詩歌學會會員,廣東省作協會員,汕尾市作協副秘書長。在《綠風》《新詩大觀》《散文詩》《星河》等報刊發表文學作品1000多篇(首),入選《中國詩人詩典》等多種選本。作品獲第三屆中華校園詩歌詩歌節教師組“二等獎”等80多種獎項。出版詩集《風與花的愛情》《十個太陽》等五部。

80後小夥子為陸豐地名題詩,大家看看這些地方都去過沒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