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即將觸底 美聯儲瘋狂救市會帶來哪些影響?


美股即將觸底 美聯儲瘋狂救市會帶來哪些影響?


在美國股市遭遇了10天4次熔斷之後,在美聯儲宣佈了降息至零等救市政策無效之後,美聯儲最終在美國時間3月23日的早上,宣佈給市場提供不限量的流動性,開始了無限制的“印錢”寬鬆。

以前,市場上有個說法,美國打個噴嚏,全球得場感冒。近年來,隨著中國的崛起,這種情況有所改變。但是,美國的市場影響力依然很強,美國量化寬鬆對中國市場也會帶來衝擊。那麼,美聯儲無限量化寬鬆對我國的影響在哪裡呢?我從三個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美股經歷了10天4次熔斷,如何去理解這段時間究竟發生了什麼?美股是否已經調整到位?

3月4日,我曾發表了《 》一中,提到過股市的增長,總體上應該代表的是生產力的提升。但是,過去11年美國股市的大漲,並不是因為企業業績的增長,而是因為企業回購自身的股權,尤其是美聯儲的瘋狂印錢所產生的過量的流動性的推動。換句話說,未見美國生產力的提升。這樣臃腫的股票市場,又疊加上了新冠肺炎疫情這隻黑天鵝——人們擔憂流行病防控不力,可能會影響實體經濟並導致美國乃至全世界經濟的衰退。

生產力的下降、良好預期的消退,疫情黑天鵝的出現,使得人們對於經濟危機重演的恐慌,佔據了上風,從而,出現了大規模的拋售。在這個節骨眼上,又出乎人們意料地發生了沙特與俄羅斯的石油價格戰。油價的暴跌,讓美國金融高度綁定的頁岩油企業出現了極大的風險與危機。多重利空的疊加,使得美國股市大起大落,猶如過山車。

我在我的另一篇文章《 》中,我從投行預測、數據顯示和高管購股三個方面進行分析道,以高盛為代表的投行認為,美股今年最差的情況是,標準·普爾500指數下降50%,到1700點左右;而這個點位在席勒市盈率方面也得到了驗證;美國公司的高管開始大量地購入本公司的股票,來穩定市場。

尤其是最後一條,即美國企業高管們開始回購自己公司的股票,是個值得關注的重要信號。美國高管們之所以開始回購自己企業的股票,那是因為他們認為自己公司的價值被低估了,正所謂:“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雖然市場認為美股尚有很大下跌空間,但是,從數據和技術層面看,美國股市的底部似乎即將顯現。市場觀點主要基於疫情控制和市場情緒所做出的分析。

二、美聯儲史無前例的救市,是否能達到預期效果?還有新武器可以打麼?

在我的文章《 》中,我闡明過,各國央行的救市一共有三步,分別為降息、量化寬鬆和直升機撒錢。美聯儲為了能夠扛下新冠疫情以及石油暴跌所帶來的美國經濟陷入衰退的事實,不僅將利息直接將至0附近,也宣佈要進行無限期的量化寬鬆。更為可怕的是,3月23日,美聯儲還推出了新工具——有史以來第一次購買公司債券。美聯儲這樣的做法,就相當於給投資者們現金,好讓他們有錢去購買別的更能賺錢的金融資產。美聯儲通過其官網發表聲明表示,未來,每天將花750億美元現金購買國債,500億美元購買不動產抵押貸款債券。也就是說,從2月23日起,美聯儲要花掉1.25萬億美元的現金,大幅地購買債券。

2008年的金融危機時,美聯儲在長達7個月時間內,花掉6000億美元,相當於現在貨幣的7900億美元。然而,如今,美聯儲卻在短短的一個星期內,就要花掉6000億美元用來救市。

這樣瘋狂的救市帶來的效果如何呢?自3月23號後,道瓊斯指數從今年低點的18213.65漲到最高時點的22552點,一個星期漲了23.82%。3月30日,收報22327.48點。目前來看,似乎是有成效的。但是,如果想要重回之前的高點,不除掉疫情和低油價這兩座大山,美聯儲的政策也很難見到真正的成效。

通過觀察日本的情況,我們就可以很好地推測出美聯儲接下來的政策走向。日本自2001年起,就實行了量化寬鬆政策;日本央行自2010年起,不單單購買債券,還大肆購買自身股票的ETF,其購買規模也從以前的3萬億日元,翻倍至6萬億日元,可笑的是,日本政府因此成為了許多日本上市公司的大股東。2020年3月25日,日本宣稱將持續購買80萬億日元的債券。

一句話,美聯儲所剩工具無幾,花樣無多,多為舊戲重唱,只不過是力度更猛烈一些罷了!但重藥可能傷人元氣。

三、美聯儲無限制地“印錢”寬鬆,會對中國有啥影響呢?

美聯儲的無限制印錢寬鬆,對我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總體上,大致分為兩個方面,即正面和負面。

正面的影響,可能呈現在有助於人民幣走向國際化等多個層面上。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及其不斷蔓延,導致世界各國紛紛封城、封國,減少人員和物資的流動性,也導致金融市場空前的混亂。面對這樣的亂局,就在人們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現金便成為了最好的選擇。一直以來,美元是全世界都認可的貨幣,所以,形成了一個“美元黑洞”。由於國際貨品大多以美元計價,市場對於美元產生了極度的需求,而美聯儲的無限量印鈔,雖然能夠在短期提供這樣的供給,但是,長期來看,卻是在削弱美元的價值。隨著過多的美元被釋放出來,美元自身的價值一定會大幅降低。在這個時候,人們就會選擇一種價值更加穩定的資產或者貨幣進行儲存和交易。

在全世界都在進行“大水漫灌”的時候,我國毅然決然地選擇保持定力,保持人民幣的價值。當投資者最終發現,中國經濟的快速恢復以及其貨幣的價值堅挺時,就有可能選擇人民幣儲存或交易,這樣,人民幣國際化不再是一件難事。

同時,如果我們迅速結束新冠肺炎疫情,並轉危為機,能夠集中精力發展經濟,儘快走出疫情陰影,那麼,相比美國等西方而言,通過投資中國賺取人民幣或直接持有人民幣資產,可能更加合算,我國會吸引更多外資迴流中國。

美元價值縮水,迎來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大宗商品的進口。以石油為例,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進口國,對外依存度高達72%。2019年,我國進口石油5.06億噸,1663億美元。我國對礦產品、大豆、小麥等其它大宗商品進口數量和花費數額也極其巨大。通俗地說,美元縮水之後,我國會花較少的錢買到更多的商品。

在人民幣升值有利於我國購買力提升的同時,美元貶值則有利於美國出口,這當然也就有利於中國對美國貿易順差的縮小,減少中美貿易摩擦。

但是,我們也不能低估美聯儲無限制印錢寬鬆所帶來的負面影響。由於美元的超發,大量的貨幣將被釋放出來,其後果就是,大量的貨幣湧入向股市、債市等金融領域,推高資產泡沫。對於我國而言,大量的外資也會湧入中國的股市、債市以及樓市,久而久之,也會推高我國的資產價格,在我國形成泡沫。

我國是全球第一大外匯儲備和債權國。中國外匯儲備超過3.1萬億美元,其中,美元儲備佔70%;中國持有美國國債超過萬億美元。美國過度量化寬鬆,使得美元大幅貶值,會給中國的美元資產帶來嚴重的損失和縮水。

另一個就是不利於我國出口。在過去兩年,由於中美貿易戰,我國出口遭受重大打擊,今年的疫情再次帶來重創。美元貶值不利於中國出口,尤其是不利於我國對美國出口。因此,美國過度量化寬鬆,會給我國出口貿易雪上加霜。

還有一個不太引人注意的負面影響。世界最大的對沖基金——橋水基金創始人Ray Dailo 對於美國乃至全世界各國央行的量化寬鬆,多次公開地表示反對,認為像美國這樣的量化寬鬆只會進一步地推高物價,從而造成通貨膨脹。美國會不會給我國帶來輸入性通脹的壓力,值得探討和警惕。

面對危機,有別於美國等西方國家,我國一直謹慎地使用自身政策工具箱裡的工具,總是留有餘地。我國也一直在奉行房地產去金融化策略,致力於避免形成過大的泡沫而造成金融或經濟危機。這將有利於我國快速觸底反彈。

除此之外,我國也要對股市、債市、匯市統籌佈局,未雨綢繆,防患於未然。把控得好,在美國漫漫步入衰退之時,我國會一步一個腳印地發展起來,重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之無上榮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