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入3年平均增長16倍 四川瞪羚企業加速“跑”

成長很快

入選企業近3年收入複合增長率平均為150%

地域鮮明

入選38家企業中,9成(33家)來自成都,有5家分佈於綿陽、德陽、眉山和巴中

未來發展

四川省每年將發佈1至2批瞪羚企業備案名單,到2022年預計將有300餘家瞪羚企業入選

瞪羚企業,已成為衡量一個地區創新活力的重要指標。全省首批瞪羚企業備案名單的公佈,給了我們近距離觀察它們的機會。四川瞪羚企業究竟有啥特點?成長如此迅速有何秘訣?它們又有哪些“成長的煩惱”?

畫像

入選企業9成來自成都5家分佈於綿陽德陽眉山巴中

企業成長像瞪羚奔跑一樣快,是所有瞪羚企業最顯著的特徵。那麼,在四川這片“草原”上,瞪羚企業跑得究竟有多快?

省科技廳提供了一組數字:入選企業近3年收入複合增長率平均為150%。這是什麼概念?如果第一年收入是100元,按複合增長率150%計算,3年後收入就約1600元——增長16倍。

一個具體案例是成都盛迪醫藥有限公司。3年間營收從435萬元增長至5.5億元,甚至遠遠超過了16倍。“最開始主要做委託加工,這兩年自己搞創新藥成功,收入一下就起來了。”公司相關負責人周延表示。

除了發展速度,地域分佈同樣特點鮮明。入選企業中9成(33家)來自成都,僅有5家分佈於綿陽、德陽、眉山和巴中。長城戰略諮詢合夥人周濤認為這並不奇怪,“創新創業所需的三個核心要素——創業主體、技術、相關金融孵化等服務,更多集中在成都。”

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特別提到,首批名單中38家企業入選,並不意味著四川就只有38家瞪羚企業。“一方面部分企業暫時沒來得及申報,另一方面不少企業在迅速成長,很快會達到入選標準。”

該負責人表示,此後我省每年將發佈1至2批瞪羚企業備案名單,到2022年預計將有300餘家瞪羚企業入選。

秘訣

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12.3%近4成企業攻電子信息領域

成長如此之快,四川瞪羚企業是如何做到的?

省科技促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楠提到了兩個思考維度:創新與風口。

“要像瞪羚企業一樣在短時間實現爆發式增長,靠傳統產業、傳統模式就太難了。”她表示,這更多需要技術或商業模式的創新。

技術創新,是四川瞪羚企業普遍的選擇。據統計,此次入選企業近3年平均研發經費投入強度為12.3%——同期四川的這個數據在1.8%左右。成都美奢銳新材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龍旭介紹,通過研發累積技術優勢,公司在用金屬陶瓷製造數控機床刀具方面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目前國內市場佔有率穩居第一。

在風口中創業,是四川瞪羚企業成長的另一秘訣。入選企業大多集中於我省“5+1”現代工業體系重點領域,其中44.7%(17家)企業選擇發展迅速的電子信息領域。其他企業,則從事智能裝備、節能環保、新材料、醫藥健康等。

期望

更需市場方面支持盼政府搭建供需橋樑

對四川瞪羚企業來說,繼續成長需要什麼?“對瞪羚企業這種明星項目,在資本市場找資金相對容易。”記者隨機採訪了5家入選企業,沒有一家認為“融資”是個難題。據公開信息,入選的四川駿逸富頓科技有限公司、成都中科合迅科技有限公司等都於近期獲得了融資。“資金確實沒愁過,我們估值已超60億元了,現在在談B輪融資。”成都智元匯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合夥人唐小列說。

“四川瞪羚”們更多談到的,是對市場方面的期待。“作為一家成都企業,成都本地業務只佔我們全國業務的20%。”唐小列表示,公司主要提供軌道交通的智能化應用,而成都軌道交通市場巨大,“希望在同等條件下,(市場方面)能對本土企業優先。哺育我們壯大,才能更好去全國‘攻城略地’。”另一位入選企業負責人表示,希望在能源等部分領域向本土企業開放更大市場。

龍旭表示,作為一家成立僅幾年的企業,要打入已有的製造業供應鏈並非易事。“期望政府能搭建供需橋樑,幫助企業與供應鏈企業對接。”(記者 熊筱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