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歲郵遞員捐獻角膜遺體,生命最後“郵遞”大愛

46歲郵遞員捐獻角膜遺體,生命最後“郵遞”大愛

46歲郵遞員捐獻角膜遺體,生命最後“郵遞”大愛

" 爸爸真的是一個特別善良的人。" 回憶起父親的點點滴滴,文高超的女兒文采怡哽咽著說,父親從不會口頭上說要我做個什麼樣的人,但是他生活中的點滴和細節在潛移默化中,教會了自己要去發現世界的處處美好,真誠善良地對待身邊的人和事。

" 去年他就有捐獻角膜遺體的想法,今年元月 8 日,他忍著病痛,自己親自在中國人體器官捐獻管理中心進行登記,現在他走了,我來幫他完成心願。" 長沙縣暮雲鎮文高超因病於 4 月 2 日凌晨去世之後,上午 8 時,他的妻子劉麗聯繫上湖南省紅十字會,將丈夫珍貴的眼角膜捐贈給了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作為 " 大體老師 ",他的遺體則捐獻給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用於科究和教學。

46 歲的文高超生前是中國郵政的一名普通臨聘人員,每天的工作就是投遞大大小小的郵件。他在 2017 年查出腫瘤後作了第一次手術,之後邊治療邊堅持工作。最近三個月病情明顯加重,4 月 2 日凌晨醫治無效離開人世,噩耗傳來,讓親人悲痛欲絕。

46岁邮递员捐献角膜遗体,生命最后“邮递”大爱

文高超生前主動提出,將自己的遺體和眼角膜捐獻給醫學教學研究和有需要的患者,在去世的前幾天,文高超還主動提起捐獻的事," 我還年輕,燒了一把灰有什麼用?器官拿去可以救別人,能用的都用。" 文高超的妻子劉麗及家人們雖然心痛不捨,但都點頭同意了。

決定很簡單,只是簽署一個捐獻登記表;決定很艱難,因為要顛覆人們根深蒂固的傳統認知。提起去世的爸爸,文高超的女兒文采怡說,生前他只是一個普通人,他沒有什麼大的作為和貢獻,但現在,爸爸能把自己奉獻了,這樣也就沒什麼遺憾了,因為人這一生就該做點對社會、對國家有益處的事,爸爸用實際行動傳遞大愛,作了生命中最後一次的 " 郵遞員 "。

眼角膜摘取要在去世後 6-12 小時內完成。在省紅十字會的協助下,湖南省紅十字角膜捐獻愛爾眼科接收站以最快的速度派出眼庫工作人員摘取下文高超珍貴的眼角膜組織,並立即進行專業低溫保存。長沙愛爾眼科醫院角膜眼表科專家王科華介紹,預計實施眼角膜移植手術後,至少可以幫助 2 位眼病患者重見光明。

文高超生前決定不搞治喪儀式、不辦酒席,只邀請少數親友進行了簡單的告別捐獻儀式,文高超的家人朋友紛紛默哀為他送行。家屬們流著淚,依依不捨。就這樣文高超留下來的是希望,載著家人們的哀思將以另一種方式重生。

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負責人潘愛華教授表示,我們特別希望把這種大愛傳遞出去,讓大家正確看待遺體器官捐贈,對社會和家庭來說獻都有極大的意義。不但使患者獲得新生,還可以破解醫學難題,推動醫學發展。

瀟湘晨報記者張樹波 通訊員潘愛華 楊麗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