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你不是故意的,

不等於你沒有傷害我。


—— 蘇珊·福沃德 |《原生家庭:如何彌補自己的性格缺陷》


01 缺少原生家庭關愛的他,儘管是天才,也照樣偏執抑鬱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片名:Dancer(又名:舞者)
題材:紀錄片
推薦指數:❤❤❤❤
關鍵詞:原生家庭,抑鬱,成長,幸福


謝爾蓋·波盧寧,集美貌與天分於一身的芭蕾舞者。

在少年還未認真感受家庭溫暖的時刻,他早早被送去異國他鄉,進行封閉式舞蹈訓練。


天分是天生的,但將天分發揮到極致,則是後天修行的結果。

小少年日復一日地刻苦訓練,以驚人的成長速度,成為班裡年紀最小,但成績最優異的新星,也成為了皇家芭蕾舞團首席中,最年輕的一個。

而他刻苦訓練的目的,不過是為了能夠爭取到休息時間,在休息的時間段,短暫地與家人見上一面。


只有那個時候的相見,才能稍微彌補少年內心,空缺的溫暖與愛。


所以當那僅有的溫暖被打碎,即父母離異的消息傳到他的耳朵裡,他原本期望中的美滿家庭不復存在,這無疑是毀滅性打擊。

原本,他是整個家庭的希望,也理所當然的認為,只要自己夠優秀,整個家庭也會更好;可當他在努力變得優秀之時,家庭卻分崩離析。身體上的疲累和精神上的折磨,使他開始質疑自己,無所適從,甚至想要放棄舞蹈。


就此來看,原生家庭對於孩子的成長和認知,至關重要。


父母是孩子心裡的第一任英雄,這意味著孩子可以為英雄沒有反抗的做任何事,毫無保留地接受來自英雄的影響。

假使父母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行為對孩子有多麼深刻的影響,甚至作出有損自身形象的事,比如無止盡爭吵、惡意嘲諷孩子、毆打、酗酒等等,這些負面情緒都會在孩子內心埋下種子,並且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侵蝕孩子的精神。


所以你可以看到,原生家庭不那麼幸福的人,多數在成年後會變得自卑、敏感、怯懦。


他們沒有辦法與這個世界建立正常的聯繫,因為在成長的關鍵時刻,最重要的家人沒有給予正向的引導。

孩子對世界的認知產生了偏差,且這種偏差會隨著年紀增長,不斷擴大。除非有一天,他們能夠意識到問題的根源。即幼年時期,由於父母的不盡職,而導致內心潛伏了一隻迷茫的困獸。

這隻困獸可能是憤怒、憤恨、抱怨、迷茫、渴望關愛,也可能是其他被潛意識所壓抑的情緒。


影片中並沒有過多披露寧與家庭和解的細節,但是不難看出,曾經讓他陷入偏執抑鬱的家庭,在他嘗試與父母和解之後,不再成為他成長路上的束縛。

與父母和解,與幼年時期被原生家庭影響的自己和解,這正是我們期望看到的結局。


可我們的現實裡呢?

多少人還在和父母慪氣爭吵?多少人在心不甘情不願地履行著子女的責任?多少人深愛著自己的孩子卻遭到孩子誤解?

那些人啊,原本可以用更快樂的方式,與家人們和諧相處,幸福地活在世上;卻因為沒能找到與過去的自己、與父母和解的法門,只能在痛苦中,備感煎熬地遊走在自己與家庭之間。


好在,這樣的故事並不是個例。


而在千萬個承受相似痛苦的人之中,總有一部分勇者,踏出了自我救贖的第一步。


02 原生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有多大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心理治療專家蘇珊·福沃德在《原生家庭:如何彌補自己的性格缺陷》一書中寫道:


“你那些灰暗的、

一直以來難以被別人和自己所理解接納、

似乎根本無處安放的感受,

其實就是來自你的家庭,

而且主要是來自你與父母的關係。”


這種影響不會受距離或者生死的限制,如果無法清楚地認識和解決,將會如影隨形。


前陣子熱播劇《想見你》中的女主角之一——陳韻如,就是深受原生家庭負面影響的典例。

父母重男輕女,長久分居,母親為了賺錢,無法給女兒精神上的支撐,反而是女兒每天早上,“懂事”地把母親攙回房間睡覺,還要做好早飯,叫醒弟弟起床上學。

這些本來該由家長做的事,落在了不受關注的陳韻如身上。


所謂的懂事,不過是提前扮演成大人的樣子,不斷給自己心理壓力,不斷忍耐,且沒有一個安全可靠的途徑供孩子釋放。

所以她敏感,自卑,覺得自己一定做得還不夠好,才沒辦法讓父母分多一點關心給她。更不要說正常與同學相處,連做自己都做不好,更不要說突破防線與人溝通。


再舉一個例子,面對父母的離婚,小孩子不會知道是大人感情不和,或者是其他性格、經濟問題。他們只會覺得:是不是我不夠好,讓他們討厭我了。

於是他們會自己悶頭想:我到底哪裡不夠好,要怎麼做才能讓他們喜歡我,才能讓爸爸或媽媽不要走。


我們都不是生而知者,從無知到建立對世界、對人物關係的理解等等,這些認知首先需要靠父母的引導和教育。

有些道理,不是在學校學會的,而是在和父母相處的過程中逐漸理解和掌握。

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果是正面的,對孩子的成長無疑是起到助力和促進作用;相反,爭吵、漠不關心、一味訓斥,都會不同程度影響到孩子未來的發展。


而最可怕的是,這些負面影響起初並不會完全表露出來。等到孩子長大成人,接觸更多的人與社會,才會暴露出性格中埋藏已久的缺陷。

更嚴重者,這些缺陷將會繼續下去,影響下一輩的一生。


在《原生家庭》這本書裡,前半部分用案例+分析的形式,列舉有毒的父母具備的特徵,幫助受傷的孩子們正確認識父母,認識到他們之所以成為今天的模樣,父母應當承擔相應的責任。

書的後半部分,則教會受傷的孩子如何處理與父母的關係,學會與父母、與過去的自己和解。


我們大可不必默默承受父母給予自己的傷痛,更不要因此而摧毀自己的生活。


我們平等地生活在世界上,

要學會驕傲地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不要害怕,勇敢地走出來。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圖源:pixabay,紀錄片《Dancer》

文稿:巧禾


本文部分觀點引用參考自

蘇珊·福沃德《原生家庭》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 END -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生活情感型怪獸 / 職場成長型小白 /

永遠追求下一個地點 / 不浪費每一次三分鐘熱度

我,自卑,害怕親密關係,徘徊在抑鬱邊緣,都是你們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