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侶之間該如何保持親密關係?讓《親密關係》來告訴你祕訣文章

“美麗的白雪公主答應了王子的求婚,正在舉行盛大的婚禮。”“在全國人民的祝福聲中,王子和白雪公主將永遠快樂地生活在一起。”這是童話故事《白雪公主和七個小矮人》的結尾,也是許多小說和電影電視劇本用作結尾的大團圓模式,更是現實生活中許多人心中的憧憬。

正如克里斯多福.孟說,“幾乎每個人都希望擁有很棒的親密關係。”他是資深生命教練、諮詢師和國際知名演說家,在親密關係、子女教育、個人覺知等領域創造了一種獨特的體驗性方法,幫助許多人脫離情緒困境,找到了更好的自己。根據多年的工作經驗,以及他自身和妻子的經歷,結合眾多的案例,針對親密伴侶與婚姻關係,他摸索出了一條打通親密關係的複雜關卡、穿越重重障礙的路線圖,若能領會其中精華,你將掌握親密關係持續幸福的秘訣,獲得完美的結局。

能攜手走進結婚禮堂,開啟婚姻之旅的兩個人,他們的開頭一般都是相似的:幸福而甜蜜,然而,一段時間後,就有了不同的版本、不一樣的結局。有些一直延續了美好的親密關係,白頭偕老,幸福美滿;有些則彼此爭吵著相伴一生,有愛也有恨;有些則走向破裂,分道揚鑣。為什麼會有如此不同的結局?讓我們來聽聽克里斯多福的分析,以及伴侶之間保持親密關係的秘訣是什麼?

伴侶之間該如何保持親密關係?讓《親密關係》來告訴你秘訣文章

圖1

01、相似的開頭,不同的結局:親密關係如果維護不好容易發生裂痕,想要維護親密關係繼續幸福,需要了解親密關係的真相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這句家喻戶曉的名言出自大文豪列夫.托爾斯泰之手,寫於其名著《安娜.卡列尼娜》的開篇。此時的托爾斯泰正沉浸在與妻子索菲亞幸福的生活中,他安心創作,她為他生兒育女、經營農莊,還替他謄抄書稿,不厭其煩。在婚後幸福的前幾年,托爾斯泰花了六年時間完成了另一部傳世之作《戰爭與和平》,據說索菲亞為此謄抄了七遍手稿。

然而,在長達48年的婚姻關係中,他們的婚姻漸漸地走向了相愛相殺、爭吵不休的模式,彼此指責懷疑,糾纏於痛苦中不死不休。在一個寒冷的冬天,已經82歲的托爾斯泰,為避開妻子的嘮叨吵鬧,決定離家出走,途中因病滯留在了一個小車站。聞訊趕來的索菲亞,只見到了昏迷中的他。1910年的11月7日,一代文豪在病痛中黯然離世,他和她再也沒有機會畫上和解的句號。

前段時間,“宋仲基推倒與宋慧喬原婚房蓋新樓”登上熱搜,曾經他們被譽為金童玉女,他們的結合被稱為眾望所歸,常常佔據各媒體的熱榜,觀眾能感受到他們的幸福感鋪天蓋地而來。一如他們共演的電視劇《太陽的後裔》,羨煞了多少未婚男女。當他們宣佈離婚的那一刻,很多人還是不願意相信的。結婚不到三年,宣佈離婚不久,就推到價值約6000萬人民幣的婚房,有多大的恨,要絕情到寧毀鉅額家產,也要不留一絲痕跡?

在中國,有一對夫妻則演繹了一個真正完美的愛情傳奇,他們是大文學家錢鍾書和楊絳先生。錢先生談到夫人時,說出了最樸實卻又最動聽的情話:“在遇到她之前,我從未想過結婚的事;和她在一起這麼多年,從未後悔過娶他做妻子;也從未想過娶別的女人。”

而在錢先生因病逝世後,楊絳先生寫了《我們仨》,描述了她以為的最平凡不過、又最不尋常的幸福生活。她說:“我們這個家,很樸素;我們三個人,很單純。我們與世無爭,與人無爭,只求相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碰到困難,鍾書總和我一同承當,困難就不復困難;還有個阿瑗相伴相助,不論什麼苦澀艱辛的事,都能變得甜潤。我們稍有一點快樂,也會變得非常快樂。所以我們仨是不尋常的遇合。”

這世上步入婚姻圍城的人,有幸福的,有不幸的,有彼此彆彆扭扭湊合著過的。但最終的選擇權,其實在我們自己手上。想要過得幸福,不再爭吵,不再相愛相殺,一定要讀一讀《親密關係》,裡面有克里斯多福揭示的親密關係的真相,提供了維護親密持續幸福的秘訣。

克里斯多福說:

隱藏在親密關係裡的真相是:我們追求或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瞭解、支持、接受、讚賞、撫摸和相擁而眠……,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愛與被愛”。

所有未被滿足的需求都有可能導致親密關係出現裂痕;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時,必須從自身尋找原因;親密關係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修復自我的入口;親密關係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能被愛治癒。

伴侶之間該如何保持親密關係?讓《親密關係》來告訴你秘訣文章

圖2

02、結合現實生活,談談導致親密關係出現裂痕的幾種典型及其背後的原因

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典型的類型有以下四種:

第一種:我愛著你,卻又傷害你

說到這種典型,我們一定會想到十九年前的一部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整部片子裡,男主安嘉和一直以愛的名義毆打女主梅湘南。在外人眼裡,他被稱為傷患福音的好醫生,梅湘南也一度以為自己遇到良人了。如果不是被偷拍到,誰也不會相信他是那個實施家暴的人。現實生活中,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比如蔣勁夫的家暴。

有一些沒有這麼極端,比如:一方在外有應酬,另一方電話短信狂轟濫炸;一方接個電話,另一方就疑神疑鬼;今天因為一點小事,把你劈頭蓋臉罵一通,事後,又會噓寒問暖。

第二種:都是你的錯

克里斯多福在書裡舉了一個例子:

亨利是克里斯多福的同事,他講了一次經歷,亨利的老朋友榮恩和妻子貝蒂邀請他吃晚餐,晚餐時,貝蒂不斷地對亨利抱怨榮恩是多麼的無用,一邊又對丈夫大吼大叫;而榮恩很少開口,偶然聳聳肩說:“你到底想要我怎麼樣?”當然,他們初遇的時候,貝蒂肯定不會想:“哇!這傢伙真是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我希望他向我求婚!”而榮恩也不可能這樣想:“好一個喋喋不休的女人,幸好沒有人先我一步找到她。”

第三種:低到塵埃裡,依舊留不住

張愛玲說:“遇見你我便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塵埃裡去,但我的心是歡喜的,並且在那裡開出一朵花來。”她說這話是因為胡蘭成,然而,即使她低到塵埃裡,終究沒有留住胡蘭成。

第四種:人前彬彬有禮,實質形同陌路

《人民的名義》裡,高育良書記與夫人吳老師,在人前,他們相敬如賓;背後盡是冷淡無情。高考以後,離婚率總會上升,其中的一部分就屬於這類關係。

說完了這些典型,那麼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克里斯托弗解釋說,這些都與我們的需求有關。說到需求,心理學家馬斯洛的需求理論最為有名,馬斯洛說人都有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等五種需求。

克里斯多福說,

我們追求或吸引別人來做我們的伴侶,是因為我們需要人陪伴、照顧、瞭解、支持、接受、讚賞、撫摸和相擁而眠……,最根本的需求就是“愛與被愛”。

一個還不會說話的嬰兒,就會用不同的哭聲來表示各種要求:想要尿尿了,餓了,想要抱抱……。人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是所有的需要都能被滿足,或者被及時的滿足,有許多需求還會被忽視;還會被父母強制著去做一些不喜歡、不情願的事,比如,克里斯多夫就提到小時候被媽媽逼著吃胡蘿蔔的痛苦經歷;還會因為犯錯等遭到父母的打罵,留下恐懼的印記;還會被父母的喋喋不休的嘮叨而煩惱。

伴侶之間該如何保持親密關係?讓《親密關係》來告訴你秘訣文章

圖3

03、維持幸福的秘訣--無條件的愛和接納,親密關係出現的問題都能用愛治癒

克里斯多福說,伴侶之間愈親密,分享愈多,我們就愈可能發現平時不以察覺的舊傷。他舉例子說:一個女銀行職員生我的氣,罵我是混蛋,和我妻子生我的氣,罵我是混蛋,哪一個較傷人?

他分析說,我和女銀行職員一點關係都沒有,但和妻子之間的關係,幾乎和小時候與母親的感情一樣強烈。所以,當妻子罵我時,很容易喚醒我潛意識裡的記憶,讓我想起小時候母親對我失去耐性,而說了傷我心的話。因此,當他和妻子都認識到這一點時,他知道原因在於自己身上,並藉此機會選擇原諒母親,那麼,他和妻子之間的吵架,還會是問題嗎?

所有的這些過往,都可能成為未被滿足的需求,成為舊傷潛藏於潛意識裡,而我們自己往往意識不到。比如上文提到的榮恩,他與亨利是從小的朋友,亨利從小時候直到十幾歲,都常和榮恩及他母親共進晚餐,而榮恩的母親總會向他抱怨兒子多沒用。因此,看到貝蒂,讓他幾乎懷疑貝蒂就是榮恩母親的翻版。

榮恩從小不被母親讚賞,因此,長大後的他自視不高。小時候的他不知該如何應對母親的不滿,只好任母親批評而落得自卑的性格。在這個案例裡,榮恩的自尊需求沒有被滿足。他和貝蒂的婚姻關係裡出現的問題,正好治療自己舊傷的好機會,比如他可以通過得體的應對來提高自己的自尊感。

因此,親密關係中出現問題時,必須從自身尋找原因;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是修復自我的入口;當然,這需要夫妻雙方的相互配合,相互諒解,而且夫妻雙方能夠達成一個共識:問題的出現,與自己有關,從自己入手去反思內省,也就是說,首先要自己承擔起療傷的全部責任。

《不要和陌生人說話》裡的安嘉和,如果不能承認自己的內心是有問題的,靠梅湘南一個人是解決不了她和安嘉和之間的矛盾的。事實上,像安嘉和這樣的人,根本不會承認自己有錯,你看他的理由多麼“高尚”:因為我愛你,為了你好,諸如此類的。你叫不醒一個裝睡的人。之所以說親密關係中出現的問題都能被愛治癒,正是因為,這仍然是在夫妻之間彼此有愛的基礎上、彼此仍願繼續相愛的基礎上。

伴侶之間該如何保持親密關係?讓《親密關係》來告訴你秘訣文章

圖4

寫在最後

有了共同的認識,又有彼此相愛的前提條件,親密關係中出現的所有問題都有了解決的機會,秘訣就是無條件的愛和接納。

關於愛情,張愛玲還有一句經典語錄:你如果認識從前的我,也許會原諒現在的我。這句話用到這裡正合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