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能源集團:煤炭“副產品”變賺錢“香餑餑”

“2019年,煤炭副產品銷售310.57萬噸,同比增加125.53萬噸,增幅67.47%;銷售收入1.84億元,同比增加6100萬元,增幅49.59%。”2019年以來,重慶能源集團發揮整合優勢,推進精細化管理,不斷強化煤炭副產品銷售管理,使過去“不起眼”的“副產品”,在資源節約和綜合利用中變身為寶貴的“資源”,實現了節支、增效、安全、環保多贏。

井口出來的都是產品

煤炭副產品主要為(井下)採掘和(煤炭)洗選過程中產生的低熱值煤、掘矸、洗矸、泥煤、篩上物等,其中煤矸石銷售最不理想。據統計,截至2018年11月,重慶能源集團所屬各煤礦單位累計堆存的煤矸石總量超過2500萬立方米,約4500萬噸,矸石山徵地總面積超過240萬平方米。

據瞭解,“自掏腰包”處理矸石,一噸費用約在5至15元左右。而且煤矸石長期堆存,佔用大量土地,汙染大氣和地下水質,同時容易造成自燃,引發滑坡、坍塌和泥石流。隨著環保要求的不斷提高,煤矸石治理成本支出將不斷升高,更重要的是存有重大的安全隱患。

“有的單位,只知埋頭挖煤,不知抬頭看路,慣性地認為矸石就是廢品;有的單位認為家大業大,低估了煤矸石的價值;有的單位缺乏市場意識,沒有敏銳地發現煤炭副產品的市場價值。”重慶能源集團對煤炭副產品情況進行了深入調研論證。

一邊是日趨嚴峻的形勢,一邊是思想觀念的陳舊。強化副產品銷售管理,促進其綜合利用迫在眉睫,重慶能源集團將徹底解放各礦、廠領導班子的思想作為第一步。

“我們必須按照綠色發展的要求,打破‘煤矸石是廢品’的傳統觀念,牢固樹立資源意識。”重慶能源集團要求各礦、廠領導班子必須徹底轉變觀念,擰緊思想“螺絲”,上緊“井口出來的都是產品”認識“發條”。

“‘觀念不變原地轉,觀念一轉天地寬’。過去由於思想觀念落後,對於副產品銷售就會覺得難而又難。而現在我們以新發展理念為指引,以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中心,抓住機遇、知難而進,變難為易。”該集團下屬渝新銷售分公司分管副產品銷售的副經理黃建感觸不已。

“一盤棋”打好“銷售戰”

由於各礦、廠煤炭副產品品類、數量、質量等情況存在較大差異,過去,各礦、廠副產品銷售“各自為政”,銷售管理模式各不相同,這導致了副產品銷售成效參差不齊,整體效果不理想。

2019年7月,為規範副產品銷售管理,重慶能源集團進一步加強煤炭副產品管理,落實所屬渝新銷售分公司成立了副產品市場部,並擬定完善了《副產品銷售管理辦法》,出臺了考核補充規定,強化對副產品銷售全過程的指導監管和考核兌現。

副產品市場部一方面集中對各礦、廠副產品品類、數量、質量等情況進行全面摸排調研,針對實際制定了副產品銷售“一礦一策”“一廠一策”。另一方面,積極與各礦、廠聯繫協調,隨時掌握其副產品生產、銷售等實際情況及售價預期,及時做好市場調研,全面摸清同類產品市場行情走勢和需求情況。在確保礦、廠正常生產以及主產品銷售不受影響的前提下,充分發揮整合優勢和銷售網絡優勢,統籌協調、全過程指導監督各礦、廠副產品銷售工作,切實為各礦、廠服好務,千方百計實現副產品能銷則銷、能銷多銷、增量增收、提價增收,充分為企業節支創收。

“多條腿”前行“路更寬”

據悉,為促進副產品綜合利用,不斷增加銷售量和銷售額,重慶能源集團堅持產品細分、市場細分、培育優良用戶“三條腿”走路。

各礦嚴格實行煤矸分裝、分運、分選,確保合格商品煤和矸石的產品質量,不相互汙染。銷售分公司對煤炭副產品種類進行了規範細分,目前主要有低熱值煤、泥煤、黑矸、白矸、矸渣、掘矸、洗矸、尾矸、篩上物等十餘個品種,滿足發電、制磚、水泥添加料、燒製石灰、生產新型建築材料等不同用途和市場的需求,實現綜合利用。

重慶能源集團下屬南桐洗選廠每年產生尾矸大約30萬噸,以前,將矸石運送上山每噸需支付6.7元的運費,光這一筆費用每年就需200萬元左右,而這還不包括矸石山環保和安全治理費用。2019年,這些尾矸以0.5元每噸左右的價格,銷售給了建築材料、新材料、硫金砂等廠家,主要用作制磚、水泥添加料等。

“過去‘自費花錢’運上山的‘廢棄物’,現在成了‘銷售賺錢’的‘香餑餑’,一年多來,這樣的例子越來越多了。”

據瞭解,2019年,重慶能源集團各礦、廠與70多個廠家簽訂了副產品銷售合同,基本實現了產銷平衡。與此同時,還抓住市場需求量增加的有利時機,積極“推銷”老矸石山。其下屬渝新能源公司現有可使用的矸石山10座,其中6座已成功“推銷”了出去。

“2020年,我們的副產品銷售努力爭取在年度計劃的基礎上增收10%,以應對疫情影響,努力達到煤炭資源有效價值的‘吃幹榨盡’,實現經濟效益、環境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統一。我們要留給子孫後代綠水青山,而不是石頭滿山。”該集團下屬渝新能源公司總經理李宗福表示。

作者單位:重慶能源集團渝新能源公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