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疫”向好,切莫忽视森林草原防火

春分刚过,全国疫情防控迎来万里春色。以笔者所在的云南省为例,大部分地区均降为低风险区,不仅企业陆续复工生产,中小学生也将分批次返校开学。疫情防控取得的有利形势让人倍感振奋,但严峻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形势也要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

战“疫”向好,切莫忽视森林草原防火

据应急管理部森林消防局统计,今年2月份以来,全国森林消防队伍参与扑救的森林草原火灾共26起。其中,有16起发生在疫情防控向好的3月份,占比61%。从地域来看,北京、河北、山西、云南、四川等地陆续发生多起森林火灾,而火灾发生地既有城市面山,也有乡镇农村。从查明的火灾起因来看,多由抽烟、农事或生产用火等人为引起。森林草原火灾在全国范围,多点集中爆发的态势再次向社会敲响了警钟:面对防疫工作取得的大好形势,还需沉着冷静,兼顾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

气温急剧回升,加之春季大风影响,极易引发森林草原火灾。尤其是随着防疫形势好转,农事、野外生活生产陆续恢复,踏青、郊游等活动增多,野外火源管控难度增大,助长了森林火灾的发生。疫情防控尚未全胜,一定程度分散了各级抓好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的精力,使得严防森林火灾发生的每道关卡容易出现漏洞。

战“疫”向好,切莫忽视森林草原防火

为此,笔者认为,抓好当前的森林草原防灭火工作应把握以下三点。

首先,要统筹好“防疫”与其他工作。就全球来看,疫情仍处于扩展蔓延势头,危害性不容小视。但就国内而言,大部分省区市已陆续归零。当此,既要有咬定青山的韧劲持续严防疫情外部输入不放松,更要放眼全局认识到,无论是从复工生产的现实角度,还是春季火灾高发的客观角度和火灾一旦爆发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的巨大威胁,都应把防火工作列为当前的一项重点,做到一手防疫情,一手防火灾。

其次,要在“预防”上下功夫。近十年已查明的森林草原火灾表明,97%的火灾由人为引起,防住“人”这一最活跃因素对消除火灾至关重要。互联网时代,要发挥好“网络+”作用,通过正面宣传引导,反面警示教育,使森林防火观念深入人心。对人员流动大的森林公园、风景名胜区等特殊地域,还应加大防火检查力度。在防火力量相对薄弱的农村地区,应发挥好基层干部、护林员、防火志愿者等作用,依靠广大干部群众,群策群力抓好火灾预防。对极特殊的高火险区,因视情主动出击,采取清理林下可燃物,预设隔离(沟)带等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燃”。

最后,要在“止战”上强能力,持续强化各级灭火救援力量。一方面,充分发挥好森林消防队伍应急救援国家队、主力军作用,加大战备检查,加紧战备练兵,提高队伍打大火、跨区域灭火能力;另一方面,发挥好地方专业力量先锋作用,结合各地实际,快速收拢人员,加强林区巡护、巡视和灭火装备操作熟悉力度,确保遇有情况能“打早、打小、打了”,为守护地方安宁,恢复企业复工生产,创造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

战“疫”向好,切莫忽视森林草原防火

美编:陈文婷

合成:陈文婷

一审:陈文婷

二审:道日娜

终审:黄海霞

更多达茂新鲜事,敬请关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