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清明节前夕,随家人回故乡祭拜祖先,返程途经南充,纷纷小雨暂停,雨过天晴,阳光如注。家人动议借道阆中,去读一读心仪已久的阆中古城,领略一番古城风采,以消一消对先人“欲断魂”般的万古愁。因为,逝者已远去,无论如何,生活还将继续,重要的是生活的态度与心情。于是,翻阅手机,问路“度娘”,“高德”“遥指”导航阆中古城(古文人墨客诗里描写的“酒家”“牧童”形象生动的意境已经尘封于史册的尘烟里),欣然驱车,绝尘前往,一路奔腾于中国西部版图一隅,向西,再向西。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初识阆中古城,阅读史书典籍,阆中古又称为保宁,公元前314年,秦置阆中县。至今阆中这个名字已经在中国西部被人们称呼了2300多年。迄今,它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另外3个是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安徽徽州古城),它是最接地气、最具有古风神韵的一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是我心仪已久,欲前往领略它魅力与风采的初始缘由。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阆中古城是以唐代天文风水理论构建的民间风水第一城。在方圆2平方公里的阆中古城内,还较为完好地保留着70余条古老街巷,它们以中天楼为轴心纵横交错,铺展开来,格局宏大而规整。灰岩黛瓦的房屋连列成排,整个格局状如棋盘。穿梭于古城的小巷,时光仿佛穿越回远古的日子。古城名景、阆山阆水、祠庙寺观、楼台亭阁、书院贡院、名人轶事,数不胜数。比如说,古城青石板路、街灯、仿明清时代款式的雕窗青瓦、雕梁画栋、四合院落、四川历史上出状元最多的地方、清朝初年近20年的四川省会、伏羲文化、浩浩东逝的嘉陵江……推介它的信息流与众多的景观呈现,潮水般向我涌来。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漫步古巷,我基本感受不到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等骚人墨客们为这座古城所赋予的丰富内涵,迎面扑来的是保宁醋的阵阵芳香。而能与保宁醋“争风”的就是“张飞牛肉”了。除了醋和牛肉,满街飘香引人垂涎的还有炒蚕蛹、菌子(蘑菇)和凉粉。此外,还有商铺小老板们豢养得体态圆滚肥硕的宠物小猫、小狗,它们优哉游哉的或散步于古巷,或闲适的在树下乘凉、石台阶上晒太阳,成为一幅幅相映成趣的生活画面。古代建筑风格的物与现代穿着打扮时髦的人流、酒吧、商业微信、二维码等因素混搭一起,拓展了我许多联想的空间,激活着我日渐麻木,但还没有不仁的心灵。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阆中山川形胜,人杰地灵,自古便是著名的诗词之乡。自汉唐以来,阆中更是历朝藩王镇守的重镇,也是闻名遐迩的风景名胜区(现在是AAAAA景区),文人墨客寓居行咏,官吏商贾寄情唱和,历史上留下大量浓墨重彩的宝贵诗篇,其诗词数量多,精品也多。影响力较大的诗圣杜甫曾经两次莅临阆中,遗有佳作70余首;陆游也曾两次拜访阆苑,留下名篇10余首;画圣吴道子亦为阆中作画;明清时期在阆中为官的诗人留下了大量佳作,作品最丰富的当数明代的杨瞻,有100多首,字里行间洋溢着对阆中这片厚土炽烈的深情;清初中国诗坛的重量级人物,官至刑部尚书的王士祯典试入蜀过阆,留有《阆中县》《阆中感兴》《龙山驿雨》等近10首名诗传世。此外,历代诗家巨擘如元稹、李商隐、张之洞等骚人墨客大家的鸿篇巨制,千古佳作在古城尚流传至今,让世人品鉴、咏颂。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历史上,阆中本土也才人辈出。唐代张士环、滕迈、腾倪父子;宋代陈尧叟、陈尧佐兄弟、鲜于侁、李处纳;明代任仪、任惟贤父子、陈宗虞;清代张柱庆、严瑞龙、王应诏、王承谟祖孙、才女王淑昭、金玉麟;民国时期何腾霄、赵香畹、才女梁清芬等,他(她)们诗名远播,其佳篇遗作在古城人们世代相传。其中,金玉麟《二瓦砚斋诗集》刻本存诗词1200余首,为已知历史上存诗最丰的阆中籍诗人。

阅千年古城神韵,读骚人墨客风流,阆中,我来了

拜谒古城时间仓促,时间短暂,体验肤浅,挂一漏万,贻笑大方。就这样,古城众多景观裹挟着秦砖汉瓦、唐诗宋词元曲、与明、清历史岁月赋予的厚重,浸染着古文人骚人墨客们遗留的人文气息,外加现代商铺小老板们叫卖“保宁醋”与各种地方名特产、小吃的招揽声。或纷纷跃入眼帘,进入视野,让我阅读、欣赏,或进入我的嗅觉,诱惑我嗅闻、品尝、消费。

流连往返于古城小巷,手挟香烟驻足遐思,在袅袅升腾的纯净烟雾中,古骚人墨客们仿佛踏着烟雾,向我翩然走来,与我讲述阆苑仙葩千年古城的沧桑历史,与大地风流的众多有趣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