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3毒”正在上演,农民头疼不已,尤其第1个,让人无奈

农民工在外打工,时常会感觉到很累,当然,这个累包括两个层面,一个是农民工干的都是那些重活,而且工作的时间还都比较长,年限也比较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所以会有种累的感觉。另一个其实是心理上的劳累,因为长期离开了农村,不在家人身边,没有朋友相伴,在城市快节奏,重压力的“摧残”下,农民显得有点身心疲惫,所以很多农民都渴望着能早点把儿子的婚事给办了,早点攒够养老的钱,这样就能趁早回到农村,再也不孤身在外来回的打工,居无定所的漂泊了。如今不少70后距离这个目标已经越来越近了,很多农民也算是混出点眉目了,但农民却又发现农村突然有点不如以前熟悉了,村子里的很多东西都悄然发生了变化,让人觉得陌生。

这其中最让农民头疼的就是农村的“3毒”正在上演,这让农民感觉很无奈。可能看到“3毒”有的农民不是很理解,那何谓3毒呢?这其实是农民的一种比喻,因为在农民的观念里,这3件事就像是“毒”一样对农村造成了巨大的损害。那到底是哪3件事被农民比喻为“3毒”呢?

第1毒:充斥着铜臭味的“伪”关心

有人说农村现在和城市越来越像了,农民也开始变得彼此间能不来往就尽量少来往了,这点在农村的60后和70后身上可能表现得还不够明显,但是在80后和90后身上一件表现得格外明显了。对农村的80后和90后来说,回村后从来不愿意在村里来回溜达,不愿意到亲戚、邻居家串门坐坐,不是不想,而是不喜欢那种充斥着铜臭味的“伪”关心,“现在在哪工作呢?”“一个月能挣1万不?”“是不是已经当头儿了?”“老张家的儿子都娶了(嫁了)个有钱人,你是不是也差不多找到了?”,这些话表面上看句句都是关心,但其实句句都离不开钱,这和以前见面先问在外边受苦了没,能不能吃饱穿暖,老板人好不好相比,怎么能不让农民觉得头疼,觉得陌生呢?

第2毒:无法遏制的攀比

广告

厦门理工自考中心

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村里边挣到钱的农民盖起了房子,大家也会羡慕,甚至有些农民还会跟子女说“好好读书(好好打工),以后咱家也盖楼房”,这其实是正常的,也是农民向好之心的一种体现。不过到了现在,这种向好之心已经转变成攀比了,邻居家盖了2层,那我家就要盖3层才说得过去,人家彩礼给了5万,那下次我就要8万,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原本非常悲伤的白事竟然也和攀比扯上了关系,有的农民为了让白事看起来排场,请好多场儿鼓乐队,甚至用农用三轮拉着“大炮”外形的礼炮,在村里来回的鸣放,看起来面子是有的,可花费巨大。况且在攀比风气的裹挟下,这些俗套竟然和孝顺扯上了关系,有时候就算农民不想花这些冤枉钱,但如果不花会被认为是不孝,又不得不花。

第3点:在困难面前,人情关系一文不值

农村现在情况好多了,起码现在多数农民的生活已经不困难了,最多是碰到了买房凑首付,结婚凑彩礼这些事情的时候,才会需要帮忙,但往往是这时候,农民才会发现原来在困难面前,人情关系一文不值。有些兄弟姐妹,小时候可能相亲相爱,长大后有了家庭,彼此间有了利益冲突,很难在真心相待,至于说亲戚那就更指望不上了,在你困难的时候,亲戚甚至连摇旗呐喊为你鼓劲儿的事儿都不愿干。虽然农村各家各户都有很多亲朋故旧,但农民现在心里已经清楚了,只有自己多吃点苦,多打点工,多挣钱才是真的,其它的都靠不上。

其实说到底,很多农民现在内心其实也挺矛盾,但这在农村是普遍状况,并不是个别现象,农民置身其中,真要想不受影响真的很难,不过很多农民还是希望农村能挺过来,慢慢的恢复到和以前一样,没有攀比,没有只看利益,多一点纯粹,这样的农村才是农民所期盼的。以上就是农村的“3毒”了,尤其是第1个,最让人无奈。对此,你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分享,评论,让更多的农民都能看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