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我的複合收益是25%,比巴菲特還高3%

既然前面的文章裡面有幾篇是講保險的,那麼,我們就把保險這個神器的大姑娘抓起來研究研究。

幫看文章的朋友們,回顧下前面的幾篇文章的重點。

  1. 保險公司基本上都是穩定的現金奶奶牛,奶特別多的那種
  2. 這隻牛基本永遠不會虧本,有了這隻牛,再加上資本的運作,基本上一年100個億的淨利潤不是問題。
  3. 剝削,傳銷,套路,這些詞永遠離不開保險公司,有錢是原罪。
  4. 概率學有的時候和玄學一樣,對於普通人來說,保險合同就是鈔票的墳墓,比愛情靠譜多了。

今天我們來分析一下保險行業在股市中的地位和作用。


第十章:我的複合收益是25%,比巴菲特還高3%


保險對於A股,基本上和銀行一樣,屬於基石一般的存在。就以保險公司扛把子來說,市值馬上要和工商銀行板板手腕了。

就知道,保險公司的實力,牛叉。

保險公司常見的什麼市盈率,市淨率,基本都沒有用了。

聰明人的多金融行業,總是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新辦法。

1,內含價值。

先記住這個詞。

一家保險公司從成立到實現盈利,基本都在8到10年左右(淨利潤)。

因為保險,特別是壽險,一般保單的期限長,剛開始成立的保險公司,基本上從第一年開始,收的保費都不夠支出的,所以前期業務做大做強的保險公司,虧損怕死人,反而業務少的保險公司虧的少。

因為保險賺的都是將來幾十年的錢。所以保險公司後面老掙錢了。

常用的利潤評估方法明顯並不適合保險公司,所以一幫聰明的人就找了一種新的辦法來評估保險公司。

內含價值=有效的業務價值+調整後淨資產=現有業務未來利潤現金值+淨資產-償付能力額度=******


這些公式的內容對於很多散戶來說,就是無用的指標,我個人也認為,這些個東西沒用,主要是影響保險股票價格的東西,在中國有其他決定因素(下次會講到)


2,風險貼現率

再記住這個詞。

保險公司的內含價值,可以到保險公司的財報中自己去找。

基本上可以得到一條河中國經濟增長差不多的增長圖。

但是有的時候內涵價值會高於股價(具體的那個年份,你們自己去找找看)

結果就是,保險公司2年後大漲了35%左右。

對於中國保險公司,基本上風險貼現率都是差不多固定的。

基本上維持在10%左右,但是不要小看9%和11%的差別,差不多可以用800億估值來代表這1%的波動。

換句話說,貼現率高的公司,理論上風險更小。

3,PEV法

具體怎麼算的,作為一個散戶其實不太用知道,核心很簡單,這套方法對於嚴重被低估和嚴重高估。

從來都不會出現。

影響保險股票上漲和下跌的主要因素,永遠不是“PEV”能夠解決的。

但是必須要講一下,中國的保險股天然被低估了(我說的,因為國情需要)

“牛市時用市盈率,保險公司有便宜可佔,通常,銀行股是牛市的一次方,保險股是牛市的二次方,證券股是牛市的3次方”

另外偷偷告訴你們一個消息,保險公司才是中國最大的房地產商。

具體的介紹和分析,下次在寫。

真正影響保險公司股價的東西是“入市資金”,不是內核本身,長期來看,沒有那家保險公司10年內不會大漲的,所以我才說,什麼估值,什麼分析,都是扯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