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疫情初發時,印度民間流傳“不檢測就沒疫情”的說法,後來政府發現苗頭不對,逐步升級防疫措施,直至24號宣佈,實施為期21天的全國性“封城”。

數以百萬計的富人和中產階級表示支持。

《衛報》說:富人思考的是,今晚是做瑜伽還是做SPA?學外語還是學吉他?

可是,窮人很茫然:不出門如何填飽肚子?又如何保持“社交距離”?

馬哈德爾是名環衛工,36歲,住在孟買北部的瓦爾米基貧民窟。

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他已經在家待了兩天。他無法做到不出門,因為他的小房子裡,沒有自來水,也沒有廁所。

更糟糕的是,不上班就沒工資,沒工資就買不了吃的,而家裡的食物,已經快吃完了。

馬哈德爾說,很想配合莫迪政府的“禁令”,但怎麼配合?

“道路實在太窄了,要是不擠著邊上的人,根本走不過去......我們都要去戶外上公共廁所,大家都住在一起。只要一人中招,所有人都會被放倒。”

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去年底,莫迪立下一個“小目標”:全印度五年內新建一億個廁所!

這個“大計劃”,顯然嚴重滯後。

孟買某些貧民窟裡,每1440個居民只有一個公共廁所,而且78%的公共廁所裡沒有水。

流行病學家Sania Ashraf表示,如果廁所不清潔、通風不暢,可能導致更多帶有病毒的氣溶膠,從而“加速病毒的傳播”。

不過,在缺水少廁所的貧民窟,生存的最大障礙還不是清潔用水。

馬哈德爾說:我不上班,吃什麼?

有錢人可以吩咐家裡的幫傭去採購,屯上一週甚至一個月的糧食;很多窮人口袋裡的錢,只夠買當天的口糧。

國際勞工組織的數據顯示,這些底層打工者,每天收入在1.8- 5.9美元之間,相當於人民幣十幾二十幾塊,只能勉強餬口。

是冒著感染風險出去工作?還是餓著肚皮在家“抗疫”?

哪種選擇的生存幾率更高?

擺在窮人面前的選擇題,真讓人辛酸。

更何況,“封城令”後,打散工掙零錢的機會也沒了。

成千上萬的人,開始逃離城市,回農村老家,那裡地廣人稀,不利於病毒傳播,相對安全。

他們湧向車站,試圖擠上巴士,場面一度相當混亂。擠不上巴士的人,選擇徒步走高速公路,不顧一切地想要遠離病毒。

可問題是,在醫療系統幾乎為零的印度農村,一旦病毒蔓延,事情將如何收場?

印度總理莫迪在最近的講話中,向全國人民道歉:

“實施封鎖是很艱難的決定,但我別無選擇,對於給大家造成的困難,我道歉,特別是窮人,我知道很多人在生氣,請原諒我……”

當貧困遇上新冠,印度窮人的遭遇並不是孤例。

數百萬在難民營中煎熬的敘利亞人,更讓人擔憂。

醫生說,有些病死的人看起來很像是得了新冠肺炎,但我們無法確診也無法治療,因為沒有防護裝備、沒有床位、也沒有專業醫療人員。

難民營日常,簡直就是傳染病的溫床。

這裡的人口密度,比印度貧民窟更甚。一個設計容納3000人的難民營,實際上被塞進了2萬人。

一位援助機構的工作人員說:“大家都在強調要保持距離,但對難民來說,這恰恰是不可能的。你去哪裡找空間?這裡沒空間了。”

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難民營裡,兩三個家庭擠在一個油布帳篷裡。食物、水和肥皂都是珍貴物資,一切都相當缺乏。

劍橋大學公共衛生研究員亞當·庫茨說,人們都沒辦法給孩子洗澡,更別提洗手了。

一位敘利亞母親表示:比起口罩,我更希望給孩子麵包。我們不一定會死於新冠肺炎,但有可能會死於飢餓。

九年戰爭,敘利亞被打得支離破碎,城市的情況也好不到哪裡去。

很多大醫院小診所都被炸燬,醫生們不知散落何處。

勉強運營的醫院,少有重症監護病房,藥品供應不足,醫護人員也沒有適合的防護裝備。

他們只能在高傳染性的環境裡苦苦支撐。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一家醫院裡,新冠肺炎專用病房與普通重症病房並沒有完全隔離。候診大廳里人來人往,少有病患佩戴口罩。

口罩和消毒劑等基本防疫用品,價格飛漲。

5美分的口罩,價格翻了5倍,賣到25美分;0.3美元的消毒劑,也被賣到0.5美元。

貴嗎?

對逃難的敘利亞人來說,買個饅頭的錢都沒有,哪還有餘錢買這些東西?

印度北部1440人共用一個沒水的廁所,要怎麼隔離防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