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密有间效应

教师不可不知的59个心理效应~主题22~亲密有间效应

亲密有间效应:在心理学上,亲密有间效应指的是教师与学生之间在心理上应保持亲密,在空间上应保持一定距离。这与刺猬效应有一定相似之处。刺猬效应源自西方一则寓言故事:在冬季,两只刺猬被冻的浑身发抖,为了取暖,他们只好紧紧靠在一起,但相互靠拢又忍受不了彼此身上的利刺,很快就又要各自分开。但天太冷了,它们又靠在一起,并再次分开。就这样离得太远,冻得难受,离得太近,疼的难受。反复如此,终于找到合适的距离,既可以取暖,又不刺。

案例描述:刚从学校毕业来某小学任教的刘老师最近很苦恼。从任教以来,她总是和学生们打成一片,甚至“亲密无间”,她认为这样才能与学生建立感情,获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可实际上结果并不这样,学生们和她关系太亲密,反而忘了他们面对的是老师,逐渐变得“放肆”起来,导致课堂纪律散乱。而且因为她和学生相处太随和,没有一点架子,学生甚至会摸摸她的头,拉拉她的辫子,她也不会生气。因此,学生们给她取了个绰号“绵羊老师”,并当着她的面这样称呼她,这使得刘老师很苦恼。

亲密有间效应

案例分析:刘老师的问题就在于与学生走得太近了,学生们太把她当成朋友了,进而忽略了她作为老师的身份,这样的忽略对教育教学没有任何好处,如果再再发展下去,学生进而会认为,刘老师就是我们的朋友,能和我们一起玩,她教我们的知识想来也不会有什么,还不如不学呢。这就是最严重的后果,是教师忽略了亲密有间效应的后果。

原理应用:

1.教师要做学生的朋友:新课程背景下提出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做学生的知心朋友、真诚的合作者,但这里所说的朋友并不是生活中所说的朋友。师生之间的朋友关系应该要把握住师生角色的界限和区别,掌握好其中的火候。如果和学生走的太近,太过于“朋友”了,就会使师生角色意识淡化,教师应有的威信丧失。就如同案例中描述的一样。刚参加工作的女老师要特别注意。

2.师生间要保持一定的距离:教师和学生在交往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保持适当的距离,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应该把握好严与慈,刚与柔,近与离的尺度。这个一定的距离是为了展现老师的威信,展现学生对老师的尊重,它并不能成为师生之间的心灵障碍。

有了这个合适的距离,老师有利于保持在学生心目中的神秘感和新鲜感,有利于树立威信。这个适度距离不能离学生太远,太远了双方难以取得心灵的沟通,也不能太近,太近了容易产生角色混淆,不利于教育教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