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寫在前面:今日讀作家畢飛宇與批評家張莉的對話錄《小說生活》(人民文學出版社,2019年版),發現本書是《牙齒是檢驗真理的第二標準》(人民文學出版社,2015年版)的再版本,內容一樣,只是更換了書名。於是想起多年前寫的這篇小書評,或許能為這本好書做一個簡單的介紹。本文字數字約1700字,閱讀大概需要3至5分鐘。

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作家與批評家之間存在一種既互相獨立又互相聯繫的關係。正如閻連科所言:他們是被文學捆綁在一起的一對冤家夫妻,過不得,散不得;和不得,也離不得。《牙齒是檢驗真理的第二標準》(以下簡稱為《牙齒》)就是上述關係的典型例證。該書是著名作家畢飛宇與批評家張莉全面而深入的對話錄,也是作家與批評家之間的思想碰撞。

如同張莉所說,《牙齒》裡潛藏有鄉下少年畢飛宇何以成為當代優秀小說家的諸多秘密,它展示了一個小說家的生成歷程,既包括現實生活的改變,也包括精神世界的蛻變。對於許多懷有文學夢的文學愛好者而言,這些秘密具有相當的吸引力。對於創作者以及那些想創作的人來說,《牙齒》則更多地像是一本寫作教科書——它告訴你小說家絕非憑空而成,你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與認真的思索;它提醒你,在才能之外,更加需要的是訓練,因為“受過訓練的才能更可靠,不容易走樣”;它還為你解惑,寫不好的原因可能在於你創作的量不夠,“等你寫到一定字數了,許多問題就自己發現了,自己就解決了”。凡此種種,都能夠給人以啟迪。

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畢飛宇,當代著名作家

《牙齒》還帶有“材料”特質。“知人論世”是中國傳統文學批評的重要方法。對於批評家與文學研究者而言,作家的經歷與思想乃是一份重要的材料,它能夠給他們提供多條路徑去進入作家作品。作家自身所說所想,更是文學研究的第一手材料,它是“知人”的一種絕佳方式。例如,畢飛宇認為在抒情型作家與力量型作家之間,他更為偏愛力量型作家,而這力量來自於思想。他又坦言,自己不是一個適合在流派的作家,一旦意識到自己可能成為某個流派中的一員,他一定會另闢蹊徑。這些觀點,往往能夠給文學研究者與批評家帶來新的分析思路。因而,從這個角度而言,研究畢飛宇作品的人不能不讀《牙齒》。

除卻談論畢飛宇的創作歷程,《牙齒》還用大篇幅探討了畢飛宇的閱讀。每一個優秀的作家都有一部自己的閱讀史,每一個優秀的作家都有自己偏愛的文學資源。作家對文學經典的選擇、閱讀與評判,既是作家審美取向的體現,也是自身創作的養分來源。對於畢飛宇來說,唐詩、《紅樓夢》、《聊齋志異》、魯迅、福樓拜、海明威、加繆等都對他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牙齒》中,畢飛宇與張莉對這些作家作品的分析,一方面能夠看到畢飛宇文學觀念的呈現,另一方面還能夠使得讀者在這些作品分析中擴大自身的視野。這種擴大,不單單是知道了你原本不知道的優秀作家作品,更重要的在於你可以從一個小說家的閱讀思維中得到啟發。例如,畢飛宇認為《水滸傳》並非是偉大的小說,它最大的貢獻在於快速塑造人物。畢飛宇從這學會了在一兩頁紙的篇幅中把人物立起來的本事。又如,畢飛宇對海明威經典作品《老人與海》“吹毛求疵”,認為結尾桑迪亞哥夢見草原上的獅子簡直是一個敗筆。這些都是一個小說家的具體的感性體驗。讀者閱讀之後,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的感慨:原來小說應當這樣讀,原來小說還可以這樣讀。


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張莉(文學評論家,博導)與畢飛宇


對話的意義在於碰撞。在《牙齒》中,我們看到了畢飛宇的感性經驗的呈現,也看到作為批評家的張莉的坦誠、嚴肅與理性。對於歷史,張莉認為“一個作家應該有他的歷史感,應該有他的歷史情懷。沒有歷史感的作家,很容易滑進歷史虛無主義”。在探討文學與真實的關係時,張莉認為“小說的意義在於通過獲取、剪裁以及表現來達到現實本身沒有能力呈現出來的意義”。這些旗幟鮮明的觀點呈現出張莉的批評立場與個性。

畢飛宇與張莉的對話帶有鮮明的問題意識,既廣闊又深入,既嚴肅又可愛,既學術又日常。感性的寫作者與理性的批評者,二者碰撞出璀璨的思想火花。《牙齒》中所談,既涉及到畢飛宇的創作歷程,又涉及到文學閱讀與創作的理論與經驗,文學愛好者、文學創作者以及文學研究者都能在此書中得到較大的啟發。因此,我希望更多的人閱讀《牙齒》,並從中汲取養分。

【原文刊發《中國出版傳媒商報》2015-5-5(第10版),作者徐威】


畢飛宇×張莉的《小說生活》:作家與批評家的思想碰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