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又是一年清明时,早上10时,防空警报拉响,汽车、火车、船舰集体鸣笛,举国上下集体向为国捐躯的英雄们默哀三分钟。这个三分钟,是每一个人心中最沉重的记忆重现。如今,人民的生产生活已逐渐趋于平静,却有人永远也看不到新的生活了。

难掩眼里泪水和心中悲痛,笔者仅借此诗,来纪念天上英灵!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01

这首诗歌选自《离骚·九歌》,是一首祭祀和纪念为国捐躯的英雄的诗歌。题目“国殇”中的“殇”亦可理解为“伤”,指的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将士们。这些将士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不顾自己安危利益,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为了国家而付出生命,国家将永远铭记并祭祀他们,因此被称为“国殇”。

手中拿着吴地所制的青铜长戈,身上披着犀牛皮做的铠甲,战场上交战双方的车轴互相碰撞,刀剑相互碰撞;战旗挥动仿佛遮蔽了天日,四下里烟尘腾飞、黑云翻滚、飞剑似雨,敌军源源不断杀不尽,可战士们依然奋勇向前,争相杀伐。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天呐!阵地被敌军攻破了,我们的队列惨遭践踏,驾车的四匹战马也被攻击,左边的战马已经阵亡,右边的战马也已经受伤,战车轮毂陷于烂泥之中,缰绳绊住了战马的四蹄。即便如此,又能怎样?抡起鼓槌,战鼓冲天响,日月顿时失去了光彩,威灵也被震怒。战士们拼尽了最后的力量,一句句躯体横于原野之上。

壮士这一去,便永不再复返,平原苍苍茫茫,回家的路途那么遥远。可我虽身首异处,对待国家的忠心始终如一。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意志如此刚强,叫他敌人不敢来欺凌,身躯虽已死,精神却永存,哪怕是化作了鬼雄,也以有坚毅的魂魄!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这首诗歌中,屈原用深情、凝重的笔墨描绘出了一次悲怆的战斗场面,战士们奋勇杀敌、宁死不屈,战场血流成河,却没有人退缩不前。尽管这场战斗最终失败了,但将士们惊天地泣鬼神的英灵永远不亡。此诗歌中,屈原以最为饱满的敬意,颂扬了当时楚国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02

当时,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国力雄厚,便走上了扩张的道路,屈原所生活的楚国也成为了被侵略的重点对象。而楚怀王一再轻信秦国的空头许诺,招来灭顶之灾。自楚怀王十六年(公元前313年)起,楚秦发生多次战争,楚国都以失败告终。

后秦国联合齐、魏、韩等国,屡次攻打楚国,楚国节节溃败,失去城池不计其数。据统计,在屈原生前,就有15万以上的战士横死疆场。

按照当时古代的葬礼制度,战场上“无勇而死”者,不能收入棺柩,葬入墓域。在秦楚战争中,楚国将士虽拼尽全力,但也因为是战败者,就只能曝尸荒野,放逐之中的屈原感怀至此,便为他们创作了这一不朽名篇,句句悲壮泣血,感人肺腑。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03

初读这首诗歌时,在大学时候,从全篇中仿佛已能读到得到一种轰烈之感,心中热情涌动仿佛能看到那个盛大的祭祀场面,亦能联想到我们国家每一次危难之际逆行而上的英们,如今读来更觉悲壮而感动。

整首诗歌虽然写的是那个时代在战场上拼杀的战士,却同样可以代表这个和平时代下,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作战的英雄,比如这次抗疫中牺牲的李文亮、夏思思等人,他们无愧于“英雄”一词,他们值得被纪念,值得举国的哀思和祭奠。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抗肺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也是一场生死较量的持久战。无情的病毒肆虐的侵蚀着人类健康,一个个鲜活的生命肆意地被病魔俘虏。是这些国家英雄们,不顾自身安危,在最艰难的时候,逆行而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铸成了一道围墙,在病毒与人类之间拉开了一道安全警戒线。没有抱怨,没有愤怒,仅是奋力地以一己之力在“战场”上与病魔厮杀。

可喜的是,我们逐渐迎来了安定,可悲的是,他们永远地走了!就如同汶川大地震时,如同非典时一样,国家以及我们每一个人都会铭记每一个危难之际舍身而出的英雄们。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一首《国殇》,致敬英雄!

英雄们虽离开了,却把善良和光明留给了留给了这个世界,他们用自己的脊梁毅然挑起重担,他们的牺牲是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

"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英雄,一路走好!

(本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