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飛收取砍頭息、導流714高炮兩不誤,二股東京東數科估值腰斬

從疫情開始時至今日,雖然全國疫情趨勢已得到明顯好轉,但各行各業不可避免地在當前環境下都受到了重創,尤其做OTA(在線旅遊)業務的企業日子就很不好過。

以行業巨頭攜程為例,官方原本預計在2020年春節期間將會有30億人次左右乘坐飛機、火車進行旅遊,而因為這次疫情的原因,公司訂單量驟降80%-90%,武漢地區則是100%,航空、火車和酒店是重災區。

根據公開資料顯示,2003年SARS對於航空客運量下降了71%,雖然在疫情過後情況有了較大好轉,但在當時卻是對整個OTA行業進行了一次重新洗牌。

實力較為雄厚的巨頭在面對突發事件時都會受到如此大的影響,這就更別提業內中小玩家了,他們面臨的困難會更加嚴峻,甚至是關乎企業命運的生存危機。

我們瞭解到,有些企業為了自身企業利益,在疫情期間開始反向收割消費者,信用飛就是這其中一員。

一、疫情當下,變更砍頭息方式

信用飛定位於中國領先的航空消費金融工具,主要是為用戶提供分期支付服務,減輕用戶出行壓力。

此前複利頻道曾報道,用戶在信用飛進行借款或分期時,平臺會通過搭售保險以及鑽石飛行權益等方式來變相收取砍頭息,信用飛提供的借款利率早已超出法定36%的利率紅線,此舉不僅沒有減輕用戶出行壓力,反而使得不明就裡的用戶提高了借款成本,導致用戶還款壓力倍增。

在去年7月底,監管曾明確提出要求,為用戶提供借款需求時禁止搭售保險。雖然禁令已出,但信用飛並沒有按照監管執行仍舊頂風作案,繼續通過搭售保險方式收取砍頭息。

信用飛主體運營公司為上海曉途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邱冠宇;大股東上海信飛企業管理中心,實控人為邱冠宇,二股東為京東金融科技控股有限公司。

而近日複利頻道發現,信用飛已經停止搭售保險,而後另闢蹊徑將砍頭息收取方式進行了變更。

有用戶表示,3月5日向信用飛進行借款8000元,分9期進行還款,但在下款時,系統提示將扣除960元融資擔保服務費,在還款時還會收取937.62元手續費,利息為1199.87元。

信用飛收取砍頭息、導流714高炮兩不誤,二股東京東數科估值腰斬

(信用飛用戶提供)

我們進行計算後發現,加上額外收取的各項手續費以及利息共計3097.49元,該筆借款的實際年化利率為52.4%。

信用飛的這一扣款模式並不是個例,另有用戶也表示在信用飛借款1萬元,實際到賬8800元,借款9個月,需總還款金額為11499.96元,其中包含1200元被扣除融資擔保費用和1172.16元手續費,而實際借款利率為41.5%。

二、扣款方曾為學生放貸

值得關注的是,有一部分收取用戶融資擔保費用的是由一款名為“天美貸”的平臺進行的扣除。

天美貸運營主體為重慶市崇天小額貸款有限公司,股東為法拉龍資本和聚美集團,該公司包括催收、運營、技術、風控等團隊。公司旗下除天美貸以外,還與聚美優品平臺開展電商信貸服務,名為“顏值貸”。

但產品顏值貸一直存在爭議,在監管明令禁止向學生放貸後,顏值貸依然向學生放款。在平臺推出限時免息活動時,有用戶表示自己是一位學生,因為看到有免息所以才進行的借款。

另外,我們根據用戶反饋得知,信用飛扣除融資擔保費用的商家並不止上述天美貸這一家公司,其中還包括深圳市中裔信息工程融資擔保有限公司。

三、推薦714高炮平臺

信用飛除通過自有平臺開展消費金融業務外,同時還向用戶推薦714高炮平臺。

有用戶表示,在信用飛購買會員可以提高借款概率,價格為99元,服務期為3個月,其中的權益包括兩張借款免息券、1張5折機票分期減息券和1張“拒就賠15元”現金券。

在借款失敗後,信用飛會向用戶推薦其他更多借款平臺。這些平臺包括77信用、願望錢包、小時貸、狐狸分期、分期花、猴子分期等。

信用飛收取砍頭息、導流714高炮兩不誤,二股東京東數科估值腰斬

(信用飛推薦頁面)

這些產品上的介紹顯示,日息在0.01%-0.03%,利率均在36%以內,借款期限1-36個月不等;但實際上,這些借款產品的年化利率均超過36%,且借款期限都是7-14天,與宣傳中的信息並不相符。

以77信用為例,主體運營公司為浙江愛品閱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有用戶表示,在信用飛借款失敗後,被推薦了該平臺,在該平臺註冊後便被扣除了29.9元會員費,但都兩個月了也沒有進行下款。

四、二股東估值遭腰斬

信用飛二股東為京東數科,佔股17%。

去年12月25日,廣東省深圳市中級人民法院處置了一項拍賣,該拍賣標的為京東數科原股東哈爾濱譽衡集團有限公司2.43%股權,成交價為14億8,接手方為國新央企運營(廣州)投資基金(有限合夥)。

原股東哈爾濱譽衡集團因有合同糾紛,被法院強制拍賣京東數科股權用以償還債務。據此可以測算出,目前京東數科的估值為608億元左右。

京東數科最近的一次B輪融資在2018年7月,投資方為中金資本、中銀投資、中信建投和中信資本,投資方與京東數科簽訂了增資協議計劃,融資金額為130億,增資後京東數科估值為1330億人民幣。

完成B輪後,同年11月,京東金融正式更名為京東數科;由此計算,一年半的時間,京東數科的估值一下從1330億,跌落至608億,這個降幅幾近腰斬。

雖然京東數科此前在運營中連年虧損,但在近期京東數科年會上,CEO陳強生表示2019年公司邁入了盈利階段,實現了收入與利潤的雙增長;在這背後,信用飛通過變相收取砍頭息等方式為京東數科貢獻了多少,我們不得而知。

但能夠明確的是,信用飛一直存在砍頭息行為,只是在不同時期和不同政策下變更名稱及收取方式而已。在去年315時,曾曝光大批714高炮以及砍頭息問題平臺,而時隔一年,信用飛非但沒有整改跡象,反而變本加厲更換扣款名目擾亂監管視線。

而就在近日,監管繼去年7月份借貸平臺搭售保險意見後又出臺了相關政策,指導中明確指出了在2020和2021年的改革任務。

不知信用飛在去年違背監管政策後,今年還會利用什麼手段無視監管政策繼續暴利收割出借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