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我国历史上经过许多朝代的更替,其中政权变动更迭最频繁的一段历史要属南北朝时期了。那时期由于长期不间断的战争,让社会处在分分合合的变化中。从魏朝一直发展到大融合的隋代,其间经历了仅三百六十多年,但是这段时间大小王朝却经历了三十多次的更换。

这种大背景下,正常在朝官僚会历仕三四个朝代也是非常普遍的。今天就来说一说这时期两个命运截然不同的大臣,他俩分别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却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元景安这个人就历经了五个朝代的官途。他出生在河南,是北魏昭成皇帝的第五代孙子。元景安做人做事比较沉稳,遇到问题思维敏捷,而且非常有气魄。还喜欢骑马射箭,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很强。

很小的时候就跟随自己的父亲在尔朱荣的幕府里担任长流参军。元景安的父亲还上报朝廷,把自己代郡公的封爵让给他,让他继承。尔朱荣去世后,元景安归到高欢旗下,虽然他年纪轻轻,但是经历却十分丰富,还坐上了北魏太中大夫。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后来,高欢和孝武帝结下怨恨,元景安追随孝武帝离开高欢往西前往长安,投奔宇文泰,往后的几年默默无闻,没有得到任何封赏,只是在西魏做着小官。

公元537年,西魏和东魏开始交战,战场在洛阳,元景安在战时反叛归降于东魏。而后因为他在芒山战役中的优秀表现,有了军功,东魏加赐爵西华县都乡男。而且他善于骑射,稍懂一些礼节知识,每次有觐见的外臣使者,都是他招待。

元景安和边疆地区来的使者一起骑马娱乐,使者们都对他的表现称赞不绝。高洋登基之后,还给了他封地,加封征西将军、兴势县开国伯、带定襄县令,赐以国姓“高”氏。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说到这里还有个小故事,当时北齐的皇位是前朝丞相高洋篡位得来,他当上皇帝后,内心不安,为稳固政局,就下令把前朝皇帝和皇帝的几个儿子都杀了,这仍然没有让他完全安心,仍准备继续追杀前朝的宗亲们。

这种残忍的行为让那些远亲心生畏惧,这时候元景安想了个办法,建议让他们集体改姓高,不再姓元。可是遭到堂哥的拒绝,声称一个堂堂大丈夫宁可做为玉器被打碎,也不会成为瓦片保全下来。这就是后来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的由来。

元景安审时度势改了姓之后,跻身于新朝代宗亲的行列中。又得到皇上的重用,一路官路顺畅。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他在北齐的事业可以说是风生水起,修长城的工作在当时刚准备开始,边境的防御体系还没有建立起来,皇上命他跟着军队在边防驻守,一时间他手下的人马开始壮大,很多部下都家庭殷实,导致当时贿赂的情况的开始盛行。这件事情被皇上知道以后,派人前往调查,结果只有元景安是一身廉洁,查不出来任何污点。文宣帝对他赞不绝口,还赐他绫罗绸缎以此表彰。

北齐中后期,元景安一直长期驻守在边境地区,他手下的士兵和管辖地区百姓日子都过得很好,虽然边境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很多,社会关系比较复杂,但是在他的治理下,大家都可以和睦相处。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北齐灭亡以后,元景安成了仅剩不多的宗亲,得到善待,他又把姓改了回来,还被封为大将军、大义郡开国公。可惜在后来北周灭亡的前一晚,死了讨伐匈奴的战场上。他的一生也可以说相当传奇了。

和元景安相比,看尽四国灭亡的颜之推可以用命运多舛来形容。颜之推的祖父和父亲都是南朝大臣,他12岁那年,被萧绎收为门徒,顺其自然就跟着这位湘东王一起走上了官道,一路追随梁元帝。可是没过多久,在江陵被攻陷后,颜之推变成了梁的亡国之臣,沦落为一名战俘,他被送到了弘农李远那里。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上天帮了他一把,那一年的河水大涨,颜之推就借着这次天灾的机会,带着家人划船,闯过三门峡,进入下游的东魏地域。在那里他受到高澄的厚待。还没过几天好日子,东魏被高洋的北齐取而代之。

高洋倒是很看好颜之推,给他中书舍人的职位,他学识不错,书法写得也十分漂亮,在当时政局动乱的北齐可以安心做个文人墨客,也算颜之推的运气吧。北齐后期,晋阳被北周攻陷,颜之推主张投奔南陈,可是遭到拒绝,后主让他留在河津看守,后来北齐灭亡后,他又入了北周做官,北周灭亡后又成了隋朝的大臣,活到了67岁才病死。

他俩历经五朝四国,反复叛变受重用,一个战死沙场、一个寿终正寝

颜之推三个儿子的名字就代表着他一生的经历,记录着他坎坷的遭遇。颜之推根据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想写出了一本有名的家训,教后人怎么维系好家人之间的关系,这本书就是著名的《颜氏家训》。虽然见证了四国的灭亡,实属坎坷,但是在那个时代能够活下来已经算是一种侥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