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谓“三教分离”?这个怎样影响了我国传统史学思想的演变?

小刺猬的吉他声


白居易受三教合一的影响最为深刻,他曾经亲自参加过三教论衡一事:《白居易集》卷六十八有《三教论衡》一文……,记叙了作者参与的一次这样活动的大略。其首云:

“大和元年(827年)十月,皇帝降诞日,奉敕召入麟德殿内道场,对御三教谈论。略录大端,不可具载。”

“第一座秘书监赐紫金鱼袋白居易。安国寺赐紫引驾沙门义林。太清宫赐紫道士杨弘元。”

白以进士明经,但其诗风向以通俗,且精通三教著称於史。早年谪贬江州,就写出了“本是无有乡,亦名不用处。行禅与忘机,同归无异路。”(《睡坐晏起》)并自注曰:“道书云‘无何有乡’,禅经云‘不用处’。二者殊名同归。”晚年写《三适》诗时,又有“禅那不动处,混沌未凿时”之句。辞官归乡后,在《遇物感兴因示子弟》诗的结尾中,又说“上尊周、孔训,旁鉴老、庄言。不唯鞭其后,亦要轭其先。”後两句是用《庄子·达生篇》之典,但是他仍然承认自己思想是以儒教为主导的。后世公认白氏深得三教圆融之旨,而且对宋明士大夫的思维及生活方式颇有影响。

儒道释的思想伴随苏轼的一生,但就其明显的人生哲学特点来说,苏轼早岁是儒家,中期儒道兼有,晚年却是儒道释相融。晚年用世似儒家,超脱似道家,虚空似释家。似儒家而非忧,似老庄而非玄,似佛祖而非空。

苏轼是传统文化发展到有宋一代,三教合流的明证、产物、代表。从某些程度,角度,方面来讲,从他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化发展到宋代的圆融汇通,成熟辉煌以及中国士人人生哲学的成熟定型。至少在文化的意义上,宋代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时代之一;而苏轼,是士大大群像中最为人称道而又最可爱的一个。至少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走出宋代,还没有走出苏轼。

白居易和苏轼算是两个代表人物,中国文人中三教思想, 并存的恒河沙数,如李白、韦应物,柳宗元等等许许多多。

中国的艺术包括国画,壁画,书法,陶艺……也都无不受到三教归一思想的影响……。


阡陌有序


三教分离,衍生九流[可爱]


小北2014


儒家,道家,佛家为三教。儒家讲求君臣之道,道家讲求自然之道,佛家讲求修心之道。各有千秋又互为统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