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兩晉時期,官場盛行九品中正制,官位世襲,寒門子弟毫無出頭之路。在這個黑暗的年代,卻出現了一位奇人,此人就是南朝宋的開國皇帝-劉裕

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當中,詩人辛棄疾給予他極高的評價:“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年少被辱為“寄奴”,劉裕無任何背景文化,僅靠累累的軍功,一步一步往上爬,劉裕最終卻一統天下,被譽為“南朝第一帝”,今天就和大家講一講寒門子弟劉裕的逆襲之路。

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母喪父棄,“寄奴”溫飽不全

劉裕祖上顯赫,乃是漢高祖劉邦之弟的二十二世孫。魏晉時期衣冠南渡,劉裕父親從北方彭城來到了江南丹徒安身立命。適逢天下大亂、民不聊生,劉裕家境貧寒,母親為了生下他而喪命,父親認為他是“不祥之物”,便有將其拋棄的打算。幸好姑母伸出援助之後,劉裕才勉強苟活下來。

劉裕少時極其悲慘,吃不飽、穿不暖。為了生計,劉裕曾砍柴、打漁、賣草鞋……幾乎所有的髒活累活他都幹了個遍。更有甚者,劉裕為獲取錢財,有時竟來到賭場賭博。魏晉時期,不看才能,只看出身,劉裕家境貧寒,受了無數人的白眼、賤視,大家夥兒都笑話他是無能的阿斗。不過劉裕長相高大、為人爽氣,結識了一大群“混混”朋友,當時天下大族的琅琊王氏王謐就非常敬重劉裕,並表示他將來一定會成為一代英豪。

從戎初顯志,功隨軍中來

劉裕一身是膽,參軍之後更是將自己的才能展現的淋漓盡致。有頭腦、講義氣,劉裕在萬千軍馬中表現顯眼,被北府軍孫無終升為司馬。隆安三年,孫恩在會稽郡起兵造反,孫無終便將劉裕推舉給朝廷前將軍劉牢之,擔任參軍。在劉牢之與起義軍交手的幾年時間當中,劉裕屢次充當先鋒、披堅執銳,都能將對手打得措手不及。他勇猛無人可當,智謀天下無雙。在這幾年的戰爭時間當中,劉裕常常能以少勝多、以寡敵眾。除此之外,他治軍極其嚴謹,對於縱兵暴虐的行為絕不姑息。親自將孫恩逼入海中自盡之後,劉裕成為了劉牢之的心腹愛將,同時也是北府兵心中的戰神。

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屈身仕反賊,暗組北府兵

孫恩起兵的這些年來,朝廷軍力被大量消耗,京城防備大大空虛。此時盤踞荊州一帶的桓玄開始起兵造反,朝廷派驃騎大將軍司馬元顯與之交手,此時劉裕跟隨劉牢之參與到征討桓玄的隊伍當中。行兵至溧洲,劉牢之大軍不幸與桓玄大軍狹路相逢,此時劉裕立刻上書請求進攻,劉牢之不聽被桓玄擊敗。後晉廷節節敗退,桓玄殺入建康城,大將軍司馬元顯被殺,劉牢之也被迫自縊身亡。此時的劉裕審時度勢,表面上投降桓玄,暗地裡卻在組織曾經劉牢之的北府兵。劉牢之雖死,但北府兵戰鬥力強悍,桓玄一直視其為眼中釘、肉中刺。在稱帝之後,桓玄便開始北上瓦解北府兵,大量與劉裕有舊的北府兵將領被殺。而在桓玄絞殺北府兵之時,劉裕也在暗中和他們聯絡,試圖尋找機會反撲桓玄。

滅殺桓玄,執天下之牛耳

元興三年,劉裕以打獵為名,在京口聚集了一千七百北府兵開始起義。由於桓玄暴政,萬民皆憤,劉裕的起義軍很快壯大,幾天之後就滅掉了井口的桓修勢力。緊接著天下各地紛紛響應,眾人一概推舉劉裕為討桓盟主。當時坐鎮建康的桓玄整日憂心忡忡,覺得劉裕是個人物,此時起義,難以抵擋。京口與建康距離很短,劉裕很快就攻打到建康城下,以火攻打開守城大門,桓玄棄城倉皇而逃,非常狼狽。而進入建康城的劉裕已經是眾人之首,當時晉朝皇帝根本沒有實權,劉裕算是實際上的天下首領。不過他沒有著急廢掉晉帝,而是和當初的曹操一般,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外繼續追殺桓玄,威震天下;對內以身示範,威整宮廷官風。

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征討南燕後秦,掃清四方

公元409年,劉裕在朝中的勢力以及無人能及,傻子皇帝司馬德宗只是傀儡,劉裕可以帶劍上殿、見君不拜。然而天下人心仍然向著東晉,司馬家族在天下紮根太深,劉裕只能屈尊宰相。為了讓天下歸心,劉裕必須增加自己的聲威,在安撫好晉廷之後,劉裕發兵征討南燕。南燕是小國家,趁著東晉內亂之時數次前來騷擾,東晉子民無不除之而後快。在劉裕起兵之後,南燕人人自危,只好向後秦求助,本以為可以將後秦綁上戰車一同抵禦劉裕,沒想到後秦根本沒有膽量,眼睜睜地看著劉裕滅了南燕。

為了實現自己的夢想,劉裕開始進一步的廓清寰宇。先是收復益州、平定江南,後有北上攻打後秦,後秦是個勢力不錯的國家,而後又與北魏聯合,企圖擊敗劉裕。當時北魏十萬大軍在河邊擺下陣勢,劉裕以“卻月陣”,採用步兵、清兵、戰車三大兵種協同作戰,將十萬北魏大軍瞬間擊潰。擊潰北魏之後,劉裕暢通無阻,直接滅掉了後秦,至此,黃河以南天下基本上已經落入劉裕囊中了。

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迷信再立一帝,不惑之年終開國

在將各地的司馬士族連根拔起之後,劉裕沒有任何政敵,完全具備了稱帝條件。但是在司馬德宗之後,劉裕再立司馬德文為皇帝。看到這裡很多人不僅納悶了,難道劉裕真的沒有稱帝之心?亦或是劉裕害怕自己弒君背主,遺臭萬年?其實並不是,劉裕殺伐果斷,根本不在乎後世的評價。之所以仍不稱帝,主要就是因為他的迷信思想。清掃四方之後,民間有一童謠流傳而出:“昌明之後有二帝”,之所以立司馬德文為皇帝,其實就是迷信說法,劉裕想讓其幫自己擋災。

終於,當劉裕過了50歲之後,覺得實在不耐煩了,而且童謠已經應驗,劉裕派人將司馬德文捂死,隨後稱帝,建立了南朝宋。當然,稱帝的過程還是因循守舊模仿堯舜禹禪讓,非要讓司馬德文寫封詔書佈告天下。司馬德文當了幾十年傀儡皇帝被來就不舒服,所以早早的就將禪讓詔書寫好,想要與蜀漢的劉禪一般,做一個“安樂公”。讓出天下,司馬德文並沒有如願以償,當時司馬氏士族遍佈天下,劉裕老來得子,擔心自己的兒子鎮守不住,於是將司馬皇族屠殺的一個不剩。這也是歷史上極少殺掉前朝皇帝的例子。

年少被辱為“寄奴”,無任何背景文化,此人憑藉軍功一統天下

稱帝之後,劉裕佔據天下半壁江山,與北魏形成了對峙時期,歷史上稱之為“南北朝”。正是因為劉裕開了一個弒君的頭,接下來幾百年時間當中,南北各個朝代紛爭不斷,許多剛剛興起的政權才存在一二十年,就被滅掉了。當然,劉裕對於整個劉宋的貢獻還是非常大的。他重視教育,給了寒門子弟大量的晉升機會,與軍閥一視同仁,一時間國內讀書學習蔚然成風,整個南朝宋也是欣欣向榮。在對待百姓上他輕徭薄賦,使得南朝宋是歷史上唯一一個壓北方遊牧民族的政權。當然,劉宋的結局並不好,劉裕兒子劉義符上臺之後,天天荒廢政事,最終被大臣們活活打死,非常悽慘。


斷代史《宋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