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孩子小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恐惧的事物,他们怕黑,怕一个人走路。

当孩子感到恐惧的时候家长往往会说“别怕”,可是安慰式的教育好像并不能帮孩子战胜恐惧。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小张的儿子10岁了,平时十分乖巧懂事,只是儿子有一个缺点让小张很是苦恼,那就是胆小。儿子的学校离家很近,可是从学校到家里要经过一个小巷子,很多孩子都是放学后自己走回家,可是儿子始终不敢一个人回家。小张很不理解,并且小张想到朋友家的女儿小丽已经可以自己回家了。重视儿子独立教育的小张觉得儿子太过胆小很没有男子气概,就想好好锻炼一下儿子。

早上送儿子到学校以后,小张对儿子说晚上放学自己回家,妈妈不会来接你。儿子拉着小张的手说“妈妈,我害怕,我不敢一个人回家。”小张安抚儿子说:“没关系,别怕,妈妈相信你。”可是到了放学时间小张接到了儿子班主任的电话,老师说儿子不敢回家让小张去学校一趟。

小张感觉很生气,可是理智告诉她生气解决不了问题,要耐心弄清楚儿子为什么不敢一个人回家,小张问儿子“学校离家这么近,也不需要过马路,穿过一条小巷子就到了,为什么不敢回家呢?”小张的儿子回答说路过小巷子的时候总是有狗叫声,所以他不敢一个人走。

小张听了恍然大悟,她想起来儿子小时候确实被狗咬过,虽然好多年过去了痛苦的记忆还是会留在儿子的心中,所以孩子才会现在听到狗叫声就感觉到害怕。小张告诉儿子,巷子里的狗都被关在家里了,他们不会跑出来的所以不用担心,你以后每次走的时候也像妈妈带你走一样就好了,如果感到害怕就试着想象妈妈就在你身边。小张对儿子说,妈妈在巷子口等你,你自己走一次好不好?儿子犹豫了一会儿点点头。

小张站在巷子口看着儿子飞快地跑过巷子觉得又感动又好笑。小张的儿子跑到小张的怀里高兴地对小张说“妈妈,我不怕了。”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其实我们不能把孩子的恐惧简单地归因为胆小,孩子的经历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家长只有弄清楚孩子恐惧的原因才能帮孩子消除恐惧,一味地对孩子说“别怕”并不能解决问题。

孩子恐惧的原因有哪些?

1. 以往的经历带来的影响

孩子年幼的时候的不好经历可能会给孩子带来恐惧,比如说孩子滑滑梯受过伤孩子就会害怕滑滑梯,或者是被其他的事物伤害过,孩子就会在进入某一场所或者是对某一物品没有安全感。也就是说孩子对某些东西产生了“心理阴影”一直都没有走出来,这时候不应指责孩子胆小,毕竟孩子的经历不是由他们自主选择的,家长应该想办法帮他们克服。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2. 对未知事物的恐惧

孩子年龄较小认知能力不能像成人一样,面对未知的事物他们会感觉到害怕,年幼的孩子一般都会害怕巨大的事物,因为他们不清楚这些事物的用途,巨大的外观让孩子感觉很有冲击力。孩子也会怕黑,除了看不到父母的孤单感,黑夜里孩子看不到外界的事物这种未知感也会加剧孩子的恐惧。对未知恐惧是人的本能,随着人的认识能力的提升开始有了成熟的预测能力,当人能够判断自己的处境是安全的时候恐惧感才会消除。

3. 父母教育方式引发的恐惧

有的父母会在孩子不听话的时候编造出一些虚假的事物恐吓孩子,比如说不听话就被大灰狼抓走。这样的话可能暂时会让孩子不再调皮但是很容易给孩子造成心理阴影,家长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让孩子产生很多遐想,因此不应该用恐吓的方法教育孩子。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孩子的恐惧来源是十分广泛的,千万不要因为孩子表现出对某种事物的恐惧就贬低或者训斥孩子,这样不仅不会消除恐惧反而会让孩子与父母产生更深的隔阂。

孩子恐惧心理如不及时消除会出现哪些弊端?

1. 养成怯懦的性格

学会如何战胜恐惧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恐惧的事物,如果不能帮助孩子战胜恐惧那么孩子就让孩子变得怯懦,做什么事情都畏手畏脚。孩子会受制于恐惧,无法得到更好的发展。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2. 变得不自信

自信的人都比较胆大,他们更容易把事情往好的方面去想,并且相信自己能够战胜困难,这样他们就会更加愿意去尝试事物,成功的概率就更高。可是孩子如果无法克服恐惧的心理,他们也无法从内心相信自己,他们会形成一种遇到事情往坏处想的习惯,这样会让孩子不敢尝试新事物同时也会比较悲观。

3. 心理承受能力变差

一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在不断锤炼的过程中增强的,战胜恐惧就是一个很好地增强心理承受能力的方法。孩子无法战胜恐惧遇到恐惧的事物总是逃避,长此以往孩子总会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环境,他们不会锻炼出忍受不舒适的能力。当孩子意外面临挫折的时候他们心理的承受能力会很差。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有时候单凭孩子自己不能够战胜恐惧心理,家长的一句“不怕”并不能让孩子增强信心和消除恐惧,家长需要让孩子真正觉得他们恐惧的事物本身没有那么恐怖,才能让孩子迈出第一步战胜自己的心理。

父母的耐心和陪伴,是克服恐惧的最好良药

1. 告诉孩子恐惧是可以克服的

罗斯福曾经说过“唯一值得恐惧的是恐惧本身”。孩子会感觉到恐惧因为他们认为恐惧的事物是不可以克服的。这个时候就需要耐心地告诉孩子恐惧是一种正常的情绪,让孩子接纳自己的恐惧。同时家长可以告诉孩子自己也有过恐惧的经历,但是成功战胜了恐惧。这样孩子就会觉得恐惧并不是不可消除的,他们会更加积极地去消除恐惧。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2. 积极与孩子沟通,了解恐惧的来源

有时候家长的思维和孩子不同,家长不要一味地告诉孩子“不可怕,别害怕”,因为家长觉得不可怕的事物可能在孩子眼中是十分可怕的。这个时候家长要积极与孩子沟通,询问孩子为什么感觉到可怕,这样才能找到孩子恐惧心理的根源,才能对症下药地帮孩子战胜恐惧。

3. 通过做游戏帮助孩子战胜恐惧

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游戏,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让孩子转移对恐惧的事物的注意力,游戏可以让孩子更积极地参与到其中。游戏的快乐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想象力,把孩子印象中恐惧的事物转化成美好的事物。有的时候孩子的恐惧是因为某些事物在孩子心理产生了错误的投影,通过游戏锻炼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把恐怖的事物想象成美好的事物。这种能力会让孩子在以后遇到新的恐惧的事物的时候非常受用。

孩子胆小害怕时,家长别只会说“别怕”,这才是克服恐惧的良药

家长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勇敢的,但是在孩子的眼中世界上充满未知,人对于未知都会有一种生理上的恐惧。只有家长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孩子,让孩子学会和恐惧心理相处并尝试带着恐惧心理去那些他们拒绝的事情,在鼓励之下他们会渐渐发现恐惧是可以克服的,多次尝试克服恐惧再次遇到困难时孩子就会变得勇敢。

各位网友,大家觉得还有什么帮助孩子克服恐惧的好办法呢?当孩子恐惧的时候,你会只说“别怕”来安慰孩子吗?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

我是娟儿妈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会跟大家分享更多育儿知识,帮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