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危途,神州遭殃,愛上小藍杯的粉絲能為瑞幸正名麼?

在22億財務造假醜聞的衝擊下,瑞幸股價暴跌七成,而同為“神州系”背景的企業也遭到波及。4月3日,在港股上市的神州租車暴跌54%,每股跌至1.96港元,刷新了上市以來的歷史最低價。在新三板上市的神州優車也大跌21.75%,股價跌至9.5元,創下歷史新低。

瑞幸危途,神州遭殃,愛上小藍杯的粉絲能為瑞幸正名麼?

市場的反應並不出乎意料,瑞幸作為由神州系資本孵化出來的獨角獸項目,與另外兩家神州系的出行公司,雖然在業務層面風馬牛不相及,但實際上在資金關係、業務關係和決策關係上盤根錯節,並共同構成了“神州系”的版圖。瑞幸10億元啟動資金很大一部分來自神州租車創始人陸正耀,而在瑞幸的A輪和B輪融資中出現的大鉦資本和愉悅資本也是陸正耀的緊密合作方,至於瑞幸的創始人兼CEO錢治亞,曾擔任過神州優車的COO。錢治亞的地位,似乎和被質疑是摩拜單車背後資本方提線木偶的胡瑋煒頗有幾分相似。

神州系的業務不同於典型的互聯網業務,對於其重資產的商業模式,外界一直頗有爭議,而如今,瑞幸的自曝,不僅使得瑞幸危如累卵,更戳破了“神州系”的神話。

說起瑞幸和神州系,就不能不提一下神州系的鐵三角:陸正耀、劉二海、黎輝。

陸正耀在上世紀90年代曾經是中關村通信產品的代理商,與聯想的關係非常密切。而劉二海曾經是聯想投資(現更名為君聯資本)的投資人。他代表聯想在2006年投資了陸正耀創辦的聯合汽車俱樂部(UAA),UAA主要銷售汽車保險並提供汽車維修服務,但這個模式以失敗告終了。不甘失敗的陸正耀將剩餘資源整合,創辦了神州租車,開始從事汽車租賃業務。

到了2010年,神州租車獲得了聯想的12億元投資,而當時劉二海仍然就職於聯想投資。此後神州租車開啟燒錢模式。2011年底時的車隊規模已達到26000輛,而在2009年時,尚不足700輛。

到了2012年7月,神州租車獲得華平資本2億美金的大額融資,時任華平資本亞太區總裁的黎輝從此與陸正耀關係深厚。也是從這時開始,“神州系“的資本鐵三角正式成形,三人的身影貫穿在此後所有的“神州系”重要資本佈局之中。隨後在2014年9月,神州租車成功在港交所掛牌上市,神州系的第一層樓成型了。

之後,在2015年,網約車成為風口,陸正耀依託神州租車的車輛資源,佈局網約車業務,推出神州優車。從2015年到2016年,神州優車先後引入華平投資、雲峰投資、中金公司、浦發銀行等多家投資,總融資額超過100億元。2016年7月,創立不到兩年的神州優車登陸新三板,市值突破400億元,被稱為“新三板股王”。神州系的第二層樓建起來了。

瑞幸危途,神州遭殃,愛上小藍杯的粉絲能為瑞幸正名麼?

但好景不長。

神州租車在2018年的總收入64.43億元,相較於2017年下降16.5%;淨利潤為2.9億元,相較於2017年下降67%;負債總額為142.31億元,相較於2017年增加14.65億。而到了2019年,神州租車淨利潤更是再創新低,僅3100萬元,同比暴跌89.3%

而神州優車上市後的首份年報顯示,2016年淨虧損達36億元,加上前一年的虧損,神州優車兩年淨虧損合計73億元;2016年年初時有員工42288人,年末下降為30778人。到了2019年上半年,神州優車的營收為19.19億,較上年同期減少了48.98%,淨虧損為6.52億元,同比大跌550.28%。

在神州租車和神州優車危機四伏之際,以陸正耀為核心的“神州系”急需新業務,在財新的《瑞幸狂奔》一文中,接近陸正耀的市場人士曾表示,“神州系統裡幾乎所有板塊都在虧損,專車政策又已封死,如果當時不做咖啡,神州可能會迎來大裁員。”

神州系的打法風格鮮明,並且不斷被複用:看準風口發起項目、引入鉅額融資、燒錢進行重資產擴張、形成規模後,失血衝擊IPO。

這種打法在瑞幸身上發揮到了極致:2018年1月開始在全國試運營,一年時間開出2073家自營咖啡門店。從2018年7月至2019年4月,先後完成A輪、B輪、B+輪3輪共計5.5億美元融資,2019年4月,提交IPO申請,5月正式上市,只用了不到18個月的時間。雖然根據當時瑞幸財務數據顯示,2018年前9個月,瑞幸咖啡淨虧損8.57億元,但神州系的第三層樓也終於蓋好了。

瑞幸危途,神州遭殃,愛上小藍杯的粉絲能為瑞幸正名麼?

之後,神州系,或者說陸正耀的資本運作還未停止,2019年3月,陸正耀通過間接收購的方式,以41.09億元拿下寶沃汽車67%的股權,新的IPO還在醞釀中,第四層樓正在施工中。

神州系不去夯實地基,拯救出行業務,卻反而去做“咖啡“的生意,在危如累卵的底座上,依靠資本泡沫的短時張力,把大樓越蓋越高,這種激進的打法,更像是一種賭博,成了,重建大樓騰籠換鳥,敗了,大廈傾覆滿盤皆輸。

其實,現在再繼續討論瑞幸咖啡到底好不好喝已經不重要了,拿著折扣券或只靠充值買一送一去喝瑞幸咖啡的粉絲們,也並不能真正為瑞幸的價值正名。如果瑞幸的財務造假醜聞被坐實,必將帶來一系列的麻煩,不僅將面臨高額罰款,存在退市風險,其核心高管還可能面臨更為嚴重的法律訴訟。

瑞幸危途,神州遭殃,愛上小藍杯的粉絲能為瑞幸正名麼?

而對於瑞幸背後的“神州系”來說,如果資本騰挪的鏈條被打斷,支撐“神州系”的資本泡沫必將破裂。當年樂視崩盤,留給國內的資本市場一地雞毛;而在美國、香港、大陸三地上市的神州系,又會給資本市場帶來什麼影響呢?

創作不易,歡迎朋友們關注、評論、轉發。如企業轉載或其它,請聯繫:keji5u(科技無憂訂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