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那些书法家们~第347篇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王昶高祖是王懋忠。王懋忠是个勤奋的读书人,与陈子龙、夏允彝等人为友,遂入“几社”。几社中崇尚气节,于王懋忠志向相符。王懋忠以诗礼传家,泽被后世。王昶少年时,常去凭吊陈子龙,曾作诗以述自己的钦佩之情: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湘真遗阁久飘零,

细柳新蒲满文汀。

正则怀沙魂未散,

苌宏藏血墓谁铭。

东昊宾客开坛姑,

北地文章示典型。

所惜玉樊俱泯灭,

云旗风马共扬灵。

王昶为陈子龙作品编定刊行了《陈忠裕公全集》,八十岁高龄时,更为陈子龙墓建碑享、栽松柏,建忠裕公祠,并祀奠夏允彝,皆缘于高祖王懋忠。

王昶的父亲王士毅,四十五时尚无子,求子于西湖灵隐寺。忽得一梦,梦中有人赠以幽兰。梦醒,遂买兰而归。于是,母亲钱太夫人得子王昶。王昶母亲钱夫人十八岁归王士毅,二十四岁生王昶。当时王家家道中落,王昶母亲钱夫人亲自纺织,以副业养家。如此贫寒,对王昶教育从不放松,小少就让他识字,晓之大义。他的父亲更不以中年得子,而对他溺爱。王士毅从家藏图书中精心挑选了从屈原到史可法为止的一百四十位先贤,将他们的事迹辑成了《百世师录》,专门的用来教育王昶。

王昶四、五岁时,不但能背诵《三体唐诗》,还为人演说明朝状元杨慎的《廿一史弹词》,还读归有光。从他所读的书可以看出,父亲教他的是文人风骨。所以,王昶好为诗为古文,不喜欢八股文章。他十八岁时,以第一入学成为秀才。二十二岁时,父亲王士毅患病,王昶为了服侍父亲,竟至哀劳毁瘠,也没有能够挽回父亲。父亲这一病一丧,家道更贫。此时,他以诗文,名响东南。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乾隆十四年,雅尔哈普为江苏巡抚,整顿苏州紫阳书院,于秀才中选诗文卓优者入学,王昶又以第一名与钱大昕等同学。后又从惠栋游,沈德潜告老还乡后,又与王鸣盛等人纷纷游学沈门。沈德潜任紫阳书院院长时,特编选《吴中七子诗选》,王昶以《履二斋集》入辑。乾隆十九年,王昶以二甲第七名成进士。朝考时,被列名三等,改为归班候选。无事可做的王昶,为了生计,应两淮盐运使卢见曾之聘而教授其子孙。贫困之时,卢见曾出手相助,使王昶心存感激。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下江南,王昶作《迎登诗赋》迎贺。在参加南京召试中,被乾隆钦定为一等第一,授内阁中书舍人。至此,他才踏上仕途。到乾隆二十九年,王昶己累迁为刑部江西司郎中。三十三年,卢见曾在两淮盐运使任上案发,被指控接受盐商贿赂,舞弊盐业,乾隆下令查封卢见曾家业。王昶知道消息后,第一时间暗中透露给了卢见曾,后者做好了准备,乾隆因为没有找到卢见曾实据,查知纪晓岚和王昶皆有透风。纪晓岚因为长女嫁给卢见曾的孙子卢荫文,所以才陷入此案,被戍乌鲁木齐。王昶因为卢见曾有恩于他,也出手相救,被判三年徒刑。卢见曾在候绞时,以七十八高龄死于狱中。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时缅甸动乱,云贵总督阿桂保奏王昶为行军佐事。乾隆三十六年,王昶刑期已满,结束了戴罪从军,又以吏部考功司主事的身份随温福将军入川。直到四十一年,平定了大小金川,王昶才回京师,终于结束了九年的从军岁月。加军功十三级,纪录八次。随阿桂凯旋之日,以戎服行礼,赐宴紫光阁,赏赉优渥。乾隆诏谕:“吏部郎中王昶,久在军营,著有劳绩,著升鸿胪寺卿,赏戴花翎,在军机处行走。”在进士出身的汉人中,只有于敏中和王昶被赐花翎。

乾隆四十五年,王昶随乾隆帝南巡,被授江西按察使。清制,封疆大吏,有总督、巡抚,还有布政使、按察使。总督负责管理两三个省的军务,同时兼管河道、粮道等;巡抚负责全省工作,包括军务。布政使负责全省经济、民政推广、赋税征收、人事任免等。按察使,负责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狱,按察使也需要管理部分绿营军,被称为臬台大人,布政使被称为蕃台大人。巡抚仅仅是布政使、按察使的半个上级,后两位也拥有直接上奏折的权力。提督属武官,接受总督和巡抚的节制。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王昶一上任,快刀斩乱麻,用两个多月的时间,就结清了百多起积案。到八月时,王昶母亲钱夫人病故,王昶归乡治丧丁忧。服除后,他又在直隶、陕西按察使奔波。乾隆四十九年四月,甘肃固原回民田五阿浑倡复新教,反抗清廷,朝廷调兵镇压,令王昶在长武设防。王昶于军事很有才干,而且又参加过对缅甸作战,平定大小金川之战的戎装书生来说,更是拿手好戏。他安抚民众,守备森严,又兼理粮饷军需,使大兵过境时的供应迅速而无误,办事“无一舛错遗漏”,受到了乾隆帝的嘉奖。

乾隆五十一年,他在云南布政使任上,主持云南铜政。云南铜政参与人很多,其中经手人各种渔利,使铜政更为繁杂。王昶著《铜政全书》十卷,以此来作补救调剂之术。可是,积重难返。十多年后,嘉庆八年,王昶八十岁,已致仕在家,云南铜盐亏空,向前翻推各官员责任,他分赔一万二千余两。可他那里有如此多的银两,不得不将田宅入官,而他自己则借寺庙居住。离开云南后,他一再请求改任京职,乾隆帝以“人才难得”为情口,让他转任各处。六十六岁时,才得旨授刑部右侍郎。王昶七十岁以病乞修。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是名副其实的文武双全的通儒。他著作很多,尤以《金石萃编》为代表。乾嘉考据学鼎盛,王昶也身在其中,他宦游各地,广泛辑录各种石刻碑铭,半生所得,从三代至辽金得一千五百通金石,甄录成《金石萃编》一百六十卷,集佛教、县学记、儒家经典资料、文人诗词等十几个方面的内容,《金石萃编》之广、之博,是一部较为完备的金石考古学专著。王昶一生成就,不在仕途,而在学术。

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文学艺术方面,他工诗善文,富藏书,尤以书法胜。

王昶书法一摆董赵,他师法高古,多年蹀躞于秦汉之间,形成了用笔圆浑凝重,稳健挺拔的特点。他的隶书气魄桩雄伟,一字一笔重千干钧之感,异于汉碑的形质。王昶的楷书,浑厚严谨极富功力,师古中有创新,没有“馆阁体”的熟俗二气。王昶的行草书能纵能敛,于恣肆跌宕中可见运笔豪放,气势磅礴。

王昶(1725年1月6日——1806年7月22日),字德甫,号述庵,又号兰泉。江苏青浦朱家角(今属上海)人。

卢秀辉原创作品,欢迎转发共享,切莫用于商业,违者必究!

【原创】他于学无所不究,名满天下而不立门户。文武双全的通儒

卢秀辉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