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那些書法家們~第347篇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王昶高祖是王懋忠。王懋忠是個勤奮的讀書人,與陳子龍、夏允彝等人為友,遂入“幾社”。幾社中崇尚氣節,於王懋忠志向相符。王懋忠以詩禮傳家,澤被後世。王昶少年時,常去憑弔陳子龍,曾作詩以述自己的欽佩之情: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湘真遺閣久飄零,

細柳新蒲滿文汀。

正則懷沙魂未散,

萇宏藏血墓誰銘。

東昊賓客開壇姑,

北地文章示典型。

所惜玉樊俱泯滅,

雲旗風馬共揚靈。

王昶為陳子龍作品編定刊行了《陳忠裕公全集》,八十歲高齡時,更為陳子龍墓建碑享、栽松柏,建忠裕公祠,並祀奠夏允彝,皆緣於高祖王懋忠。

王昶的父親王士毅,四十五時尚無子,求子於西湖靈隱寺。忽得一夢,夢中有人贈以幽蘭。夢醒,遂買蘭而歸。於是,母親錢太夫人得子王昶。王昶母親錢夫人十八歲歸王士毅,二十四歲生王昶。當時王家家道中落,王昶母親錢夫人親自紡織,以副業養家。如此貧寒,對王昶教育從不放鬆,小少就讓他識字,曉之大義。他的父親更不以中年得子,而對他溺愛。王士毅從家藏圖書中精心挑選了從屈原到史可法為止的一百四十位先賢,將他們的事蹟輯成了《百世師錄》,專門的用來教育王昶。

王昶四、五歲時,不但能背誦《三體唐詩》,還為人演說明朝狀元楊慎的《廿一史彈詞》,還讀歸有光。從他所讀的書可以看出,父親教他的是文人風骨。所以,王昶好為詩為古文,不喜歡八股文章。他十八歲時,以第一入學成為秀才。二十二歲時,父親王士毅患病,王昶為了服侍父親,竟至哀勞毀瘠,也沒有能夠挽回父親。父親這一病一喪,家道更貧。此時,他以詩文,名響東南。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乾隆十四年,雅爾哈普為江蘇巡撫,整頓蘇州紫陽書院,於秀才中選詩文卓優者入學,王昶又以第一名與錢大昕等同學。後又從惠棟遊,沈德潛告老還鄉後,又與王鳴盛等人紛紛遊學沈門。沈德潛任紫陽書院院長時,特編選《吳中七子詩選》,王昶以《履二齋集》入輯。乾隆十九年,王昶以二甲第七名成進士。朝考時,被列名三等,改為歸班候選。無事可做的王昶,為了生計,應兩淮鹽運使盧見曾之聘而教授其子孫。貧困之時,盧見曾出手相助,使王昶心存感激。

乾隆二十二年,乾隆下江南,王昶作《迎登詩賦》迎賀。在參加南京召試中,被乾隆欽定為一等第一,授內閣中書舍人。至此,他才踏上仕途。到乾隆二十九年,王昶己累遷為刑部江西司郎中。三十三年,盧見曾在兩淮鹽運使任上案發,被指控接受鹽商賄賂,舞弊鹽業,乾隆下令查封盧見曾家業。王昶知道消息後,第一時間暗中透露給了盧見曾,後者做好了準備,乾隆因為沒有找到盧見曾實據,查知紀曉嵐和王昶皆有透風。紀曉嵐因為長女嫁給盧見曾的孫子盧蔭文,所以才陷入此案,被戍烏魯木齊。王昶因為盧見曾有恩於他,也出手相救,被判三年徒刑。盧見曾在候絞時,以七十八高齡死於獄中。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時緬甸動亂,雲貴總督阿桂保奏王昶為行軍佐事。乾隆三十六年,王昶刑期已滿,結束了戴罪從軍,又以吏部考功司主事的身份隨溫福將軍入川。直到四十一年,平定了大小金川,王昶才回京師,終於結束了九年的從軍歲月。加軍功十三級,紀錄八次。隨阿桂凱旋之日,以戎服行禮,賜宴紫光閣,賞賚優渥。乾隆詔諭:“吏部郎中王昶,久在軍營,著有勞績,著升鴻臚寺卿,賞戴花翎,在軍機處行走。”在進士出身的漢人中,只有于敏中和王昶被賜花翎。

乾隆四十五年,王昶隨乾隆帝南巡,被授江西按察使。清制,封疆大吏,有總督、巡撫,還有布政使、按察使。總督負責管理兩三個省的軍務,同時兼管河道、糧道等;巡撫負責全省工作,包括軍務。布政使負責全省經濟、民政推廣、賦稅徵收、人事任免等。按察使,負責全省的治安、司法和刑獄,按察使也需要管理部分綠營軍,被稱為臬臺大人,布政使被稱為蕃臺大人。巡撫僅僅是布政使、按察使的半個上級,後兩位也擁有直接上奏摺的權力。提督屬武官,接受總督和巡撫的節制。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王昶一上任,快刀斬亂麻,用兩個多月的時間,就結清了百多起積案。到八月時,王昶母親錢夫人病故,王昶歸鄉治喪丁憂。服除後,他又在直隸、陝西按察使奔波。乾隆四十九年四月,甘肅固原回民田五阿渾倡復新教,反抗清廷,朝廷調兵鎮壓,令王昶在長武設防。王昶于軍事很有才幹,而且又參加過對緬甸作戰,平定大小金川之戰的戎裝書生來說,更是拿手好戲。他安撫民眾,守備森嚴,又兼理糧餉軍需,使大兵過境時的供應迅速而無誤,辦事“無一舛錯遺漏”,受到了乾隆帝的嘉獎。

乾隆五十一年,他在雲南布政使任上,主持雲南銅政。雲南銅政參與人很多,其中經手人各種漁利,使銅政更為繁雜。王昶著《銅政全書》十卷,以此來作補救調劑之術。可是,積重難返。十多年後,嘉慶八年,王昶八十歲,已致仕在家,雲南銅鹽虧空,向前翻推各官員責任,他分賠一萬二千餘兩。可他那裡有如此多的銀兩,不得不將田宅入官,而他自己則借寺廟居住。離開雲南後,他一再請求改任京職,乾隆帝以“人才難得”為情口,讓他轉任各處。六十六歲時,才得旨授刑部右侍郎。王昶七十歲以病乞修。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是名副其實的文武雙全的通儒。他著作很多,尤以《金石萃編》為代表。乾嘉考據學鼎盛,王昶也身在其中,他宦遊各地,廣泛輯錄各種石刻碑銘,半生所得,從三代至遼金得一千五百通金石,甄錄成《金石萃編》一百六十卷,集佛教、縣學記、儒家經典資料、文人詩詞等十幾個方面的內容,《金石萃編》之廣、之博,是一部較為完備的金石考古學專著。王昶一生成就,不在仕途,而在學術。

他在學術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在文學藝術方面,他工詩善文,富藏書,尤以書法勝。

王昶書法一擺董趙,他師法高古,多年蹀躞於秦漢之間,形成了用筆圓渾凝重,穩健挺拔的特點。他的隸書氣魄樁雄偉,一字一筆重千幹鈞之感,異於漢碑的形質。王昶的楷書,渾厚嚴謹極富功力,師古中有創新,沒有“館閣體”的熟俗二氣。王昶的行草書能縱能斂,於恣肆跌宕中可見運筆豪放,氣勢磅礴。

王昶(1725年1月6日——1806年7月22日),字德甫,號述庵,又號蘭泉。江蘇青浦朱家角(今屬上海)人。

盧秀輝原創作品,歡迎轉發共享,切莫用於商業,違者必究!

【原創】他於學無所不究,名滿天下而不立門戶。文武雙全的通儒

盧秀輝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