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生活並不容易。

我們既不應該成為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應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當既定的態度或自我捲入態度模稜兩可時,我們極易變成這兩種人。讓我們瞭解一些保持平衡的建議:擁有一個開放的但不易受騙的頭腦。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首先要意識到,情境和溝通者因素已被證明能夠提高影響的可能性。然後,判斷你是正在對這些線索做出反應,還是在對有價值的信息或要求做出反應。溝通者是否過於強調社會共識或者他與你的相似性?給予你的幫助是真誠的,還是旨在使你感到有必要做出報答?溝通者的行為是否過於自信?然而,請對似乎微不足道的情境性要求<角色關係、制服、頭銜、權威象徵、群體壓力、規則和依從的語言>保持敏感。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練習系統化的信息分析

以便養成在所有具有一定重要性的影響情境中進行系統化的信息分析的習慣。在你的思想中尋找偏見。目標是變得正確,而不是為了一致性、有抵抗力或者優雅。請仔細地注意那些增強“真理終將勝利”的可能性的信息細節。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返回和暫停

不要允許自己被迫立刻在虛線上署名。在買賣情境中,要三思而後行;在做出一個代價高昂的承諾之前,最好向無偏見的朋友或者家人徵求建議。最後期限極少是一成不變並鐫刻在石頭上的。因此,向最後期限提出挑戰。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分析影響環境中的責任感或內疚感

這些責任感或內疚感合乎道理嗎?它們被影響者操縱了嗎?這些分析將有助於保護自己免受“登門檻”效應和“閉門羹”效應的一連串改變。同時,做一些我們曾經鼓勵我們的學生去做的練習:練習作為一個影響的受害者或影響目標。將自己置於一個易受影響的環境裡,比如,假裝要購買一輛二手車、立體音響、昂貴的運動器材或新娘禮服等;記錄並稍後分析商家對你使用的影響策略和你對這些策略的感受。當然,請不要帶上現金、信用卡或支票,免得你敗在影響戰壕裡。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練習說“不”,並應付它所引起的麻煩​

學會承認自己的錯誤,而不要堅持愚蠢的一致性。寧願去承受金錢、時間、精力甚至自尊上的短期損失,也不要去承受因固守一個糟糕的承諾而付出減少認知不協調努力的長期代價。接受“沉沒成本”,拒絕誘惑,從自己犯了錯誤的情境中擺脫出來。說出在人類詞彙中最難說出口的三個短語:“我錯了,對不起,我犯了一個錯誤”,然後對你所得到的教訓加以評價,以免再次發生同樣的錯誤。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不要相信對複雜的個人、社會和政治問題的簡單解決方法

如果這些簡單解決方法有用,早就有人使用過了。我們需要一種理性的懷疑;回憶一下你從陌生人那裡得到的一見鍾情的無條件的愛,當你不做他們所期望的事時,這種愛就會即刻消失得無影無蹤,快得像它會在瞬間爆發那樣。這種“微波式”迅速升溫的關係是可疑的;信任需要花時間去發展和獲得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要回避你所不熟悉的

你自己不太可能控制的和你沒有行動自由的全然情境。即你需要依賴於他人以獲得信息、獎勵和引導的情境。一旦陷入此種情境,立即檢查對你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的限制;找出那些可能束縛你的強制性規定。找出身體和心理的出路:做好啟動應急按鈕和大聲求救的準備,做好接受因你的退出而引起的麻煩和威脅的準備。在《 》中,或者現實生活中的配偶虐待關係、邪教和其他許多影響者擁有“環境控制”的強大武器的情形中,這是幾乎毫無辦法的事。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做一個社會影響的明智消費者

無疑,在你的一生中你將“購買”很多的影響,也將直接“推銷”相當多的影響;有時你可能還同時“購買”和“推銷”某些影響。因此,這裡以及其他地方所給出的建議,不應該僅僅被當成那種一旦考試結束後就可以從記憶清除的“書本知識”。正如你將發現,這些建議是能夠提高你生活質量的重要日常生活規則或者“街頭的生存智慧”。


我們不該做一個人雲亦云的人,也不該做一個過於固執的人|心理學


參考資料:《態度改變與社會影響》第六章

一起閱讀、學習、解析心理學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