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与小麦,哪个耐饥?

走南闯北283998051


水稻和小麦都是我国人民喜爱的两大主食,爱吃大米饭的人说大米好,喜欢吃面食的人说面好,到底是大米好,还是面好?我们来分析一下。

小麦面粉食所含维生素高于大米,大米含有赖安酸,面粉几乎不含有。小麦面粉所含蛋白质的总量(同量情况下)高于大米所含蛋白质,但大米所含蛋白质的质量好于粉面,也就是说大米所含蛋质比小麦面粉所含的蛋白质人体吸收转化要好,从营养方面来说小麦面粉和大米不分上下彼此相等。

从消化和人体吸收上来说两者也没有太大的差别,所以说,不管是爱吃大米的人,还是爱吃小麦面食的人都不要纠结,在各自生活习惯的基础上最好多吃杂粮,保证营养均衡,促进健康。


老孙立超


这个问题按饮食习惯而定,北方人认为小麦耐饥,南方人认为水稻大米饭耐饥。我们当地人把耐饥性说成“吃不饱肚子”或“吃得饱肚子”。上世纪60年代,有北方知青到南方“插队落户”,接受再教育,他们吃不惯大米饭,总是说:“饿”、“饿饿”的,这就是典型的不耐饥的表现,可能肠胃习惯了面食的酶的消化分解吧,可他们饭也没少吃呀?与我们当地人一样一天一斤米的定量供应标准,为什么我们当地人不觉得饿呢?2009年我去北京玩了一个月,发现北京吃米饭的大饭店不多,都是面食较多,我终于找到一个有米饭供应的宾馆住下,面食我也吃,但总觉得不习惯,也不耐饥,用我们当地话说“怎么吃,也填不饱肚子”。

从消化的角度上分析,小麦必须加工成面粉食用,粉状食材便于消化,消化比较快,不耐饥,而水稻加工成大米,大米量颗粒状,煮成饭,仍然有粘性、硬度、含有淀粉物质,在肠胃蠕动较慢,消化也比较慢,人体代谢也较慢,水稻更耐饥。我是南方人,吃米饭有饱腹感,而吃面食耐饥性差点。我们当地是种水稻的,平时主食就是大米饭,米饭有筋道,有糯性。老人,特别是高龄老人,吃米饭容易哽住咽喉,甚至不知道饿。米饭干饭耐饥,但稀饭也不耐饥,在粮食匮乏年代,我们当地人戏称稀粥:“一吸九条沟,一吹三尺浪”,“直起腰,肚子里就没食物了”,因此,水稻加工大米煮稀饭也不具耐饥性。小麦在我们当地是作为副食品食用,主要吃面条、馒头、包子、饺子,不常吃,隔三差五地吃一顿,象面条,连吃几天就厌食了,饱腹感要差点,不过面食在我们当地还是稀罕的,改善伙食才做点吃吃。

我们当地也是小麦产区,70%人在外做面点生意,但吃的很少,自己做面食,却跑到外面吃米饭,我外甥在外面做面点,却天天在外面吃蛋炒饭,或点菜吃饭,就是不习惯吃小麦面点。我们南方人吃面食没有饱腹感,不耐饥,这是南方人的共识。就象外国人天天喝牛奶没事,而我们喝牛奶肠胃不适一样,消化道适应了小麦做为主食或大米做为主食,吃其他食品肠胃就不适应。水稻、小麦都是中国人主粮,民以食为天,我们已经适应了吃小麦,吃水稻了,因此,我们必须库存足够水稻、小麦,我们必须代代人把水稻小麦种植下去,我们必须年年实现粮食丰收增产。我们必须积谷防饥,未雨绸缪,防患未然。一饭一粟当思来之不易,我们必须倡导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传统美德。

现在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五十岁以上的农民了,他们非常辛苦,我们“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粒粒都是用汗水换来的。请大家尊重50岁老人劳动成果,汗水结晶,吃多少点多少,不能吃不完或不吃就倒入泔水桶里。我们“60后”对饥饿有刻骨铭心地记忆和体会,小时候想饱餐一顿都是奢望的,都是梦想。


长江三农


小麦


阳光129994802


感谢提问。

观点:小麦更加耐饥。

分析:两种主食所含的维生素,氨基酸品种大体相同,只是含量不一致:水稻约含75%以上的淀粉,8%左右的蛋白质,0.5~1%的脂肪。尚含有少量B族维生素;维生素的含量因稻子的种类和种植地点而异。还含有乙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柠檬酸和苹果酸等多种有机酸,葡萄糖、果糖、麦芽糖等单糖。小麦分为普通小麦、密穗小麦、硬粒小麦、东方小麦等品种。小麦含有蛋白质、粗纤维、碳水化合物、脂肪、钙、磷、钾、维生素B1、维生素B2及烟酸等成分,还有一种尿囊素的成分。此外,小麦胚芽里所含的食物纤维和维生素E也非常丰富。精制小麦面粉,小麦胚芽中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E将消失殆尽,麦麸中的食物纤维也不保了。因此,应食用全麦食品。

建议:两者之间营养成分或多或少都有各自的缺陷,所以最好早上吃面,中晚餐吃米饭,这样就调剂过来了!

望您采纳!





包菜的菜


根据个人经验,南方以大米为主食的,吃米较扛饿。而北方以面为主食的,吃面食较耐饥。

亲身体验,同样以吃饱为例,面吃饱了不到两小时我就感到饿了,而饭吃饱了扛四五个小时一点问题沒有。因为我是吃米饭吃习惯了,平时吃多少量能耐饥多久基本已经固定。而面吃饱了,只是一时觉得饱了,所以其实沒吃饱。

同样的感觉我询问了身边的北方吃面食的,他们回答也一样,吃饭吃不饱,刚吃完沒多久就饿了。

其实真要从科学角度分析,应该都淀粉含量差不多吧,因习惯而感受不一样。北方吃饭,一碗就喊饱了,胃不习惯接受。同样南方吃面一碗连汤带面能不一下撑饱吗!还有馒头,不喝汤不吃点带油的,怎么下咽,一个就饱,习惯问题罢了。

所以两者应该都耐饥,旗鼓相当。






九龙飞仔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小麦富含的营养成分比较丰盛!所以小麦耐饥!!!


ZC弃子


水稻,是一年生禾本科植物,高约1.2米,叶长而扁,圆锥花序由许多小穗组成。所结子实即稻谷,去壳后称大米或米。 水稻可以分为籼稻和粳稻、早稻和中晚稻、糯稻和非糯稻。水稻所结稻粒去壳后称大米或米。水稻除可食用外,还可以酿酒、制糖作工业原料,稻壳、稻秆也有很多用处。

小麦是小麦系植物的统称,是单子叶植物,是一种在世界各地广泛种植的禾本科植物,小麦的颖果是人类的主食之一,磨成面粉后可制作面包、馒头、饼干、面条等食物;发酵后可制成啤酒、酒精、白酒(如伏特加),或生质燃料。小麦富含淀粉、蛋白质、脂肪、矿物质、钙、铁、硫胺素、核黄素、烟酸、维生素A及维生素C等。


白大露


小麦更耐饥。

南米饭北面条,一般被用来描述传统上南北方地区饮食差异。南方人爱米饭,传统北方人(华北、西北)喜面食,其实这与南北方的农业生产结构不同有关。

中国南方的气候高温多雨、耕地多以水田为主,所以当地的农民因地制宜种植生长习性喜高温多雨的水稻。而中国北方降水较少,气温较低,耕地多为旱地,适合喜干耐寒的小麦生长。所谓“种啥吃啥”,长此以往,便养成了传统上南米北面的饮食习惯。

面条,作为北方人每日必不可少的食物,有着四千多年的制作食用历史,它作为一种美食传遍了世界各地。但不管你怎么花式吃面条,在南方人的心目中,不吃米饭那就不叫“正经吃饭”。对于南方人来说,没有吃米饭就等于没有吃饱饭的感觉,吃火锅、串串、冒菜来一碗米饭,可谓人生满足。

有网友说,吃面条没一会肚子就容易饿吧?说这话北方人就要反对了,明明是面食更耐饥,吃两三碗米饭都还不如一碗面条!

那么,米饭、面食到底谁更耐饥?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营养师刘珊用数据做了解答。

在热量上,100克大米所含的热量为343千卡,100克面粉所含的热量为344千卡,两者所提供的热量值几乎是相等的。100克稀饭,水分含量为88.6%,大米含量仅为11.4克,能提供46千卡的能量;100克馒头,水分含量为40.5%,面粉含量则为59.5克,能提供233千卡的能量。

由此,营养师给出结论。如果说耐饥的话,还得看饮食习惯。例如面条,吸收了汤汁,就容易发涨,再加上一些蔬菜之类的,其实吃得并不是很多,很容易消化的,因此就不耐饥;而做成馒头后,水分含量少了,耐饥饿能力就加强了。


为您支招

怎样吃主食更健康

无论米还是面,它们作为我们的主食,其应占摄入总能量的50%~65%。这是人们吃饭时最易忽略的问题。

米、面经过精细加工会损失大量营养,特别是膳食纤维、B族维生素流失严重。而2016年的《中国成年居民粗杂粮摄入状况》也显示,我国超过八成成年居民全谷物摄入不足。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一般人群每天应摄入谷薯类食物250~400克,其中全谷物和杂豆类50~150克,薯类50~100克,也就是说,粗杂粮应占主食的1/3左右。

专家解读

应该多吃菜还是多吃主食

有的人说日常生活中,要多吃菜少吃饭,也有人觉得主食要多吃,那么怎么吃才好呢?

刘珊指出,饭量大的人,需要减少主食的摄入,可以多吃一些蔬菜来代替,避免发胖。饭量小的人,最好多吃主食,少吃菜,要保证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咸点、油点的菜更下饭,那么我们做菜可以选择更清淡些,这样吃菜的时候也不用想着配更多饭,盐的摄入量也会相应地减少。此外,主食要粗细粮搭配,可以适当吃点杂粮面条、杂粮馒头等。

相关链接:

山东人更喜欢吃面食:

山东人喜欢吃面食,主要原因一个是环境影响,另一个是许多山东大汉的回答:耐饥!

由于环境的影响,山东地区比较适合种植小麦,水稻很种植很少见。所以山东人很多是吃小麦做成的各种面食长大的,尤其是馒头(饽饽)。吃习惯了馒头,让他们经常吃米饭,他们的胃也会有不适应的。

再一个原因是:耐饥。馒头是小麦磨成的面经过发酵而成的。其中(40%)的醇溶蛋白含量比大米(20%)要高。并且一般来说大米的含水量比馒头要高。所以馒头比大米更耐饥。再需要出力的山东大汉眼里更喜欢耐饥的面食。

以前生活水平、交通都没那么好那么方便。哪个地方有什么就吃什么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换别的粮食就觉得没那么好吃。向偏北的主产小麦,南方主产水稻。这样就自然而然的做主产的粮食来吃。这样就养成了某个地方喜欢偏吃那个地方的主产食。

以前我也不爱吃面食,但后来在外面什么面条水饺、包子吃多了我也开始喜欢吃面食了,连我的家人都说:怎么像个北方人一样爱吃面食了。


田园创意


小麦淀粉含量高,比较耐饥


岛民阿峰


当然是小麦耐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