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眾所周知,我國的國土面積約960萬平方公里,東起烏蘇里江和黑龍江匯合處的黑瞎子島,西至帕米爾高原;北起黑龍江省漠河市,南至曾母暗沙。這樣一個版圖是在清代開國以後逐步形成的。不僅如此,我國是一個擁有56個民族的多民族國家,這樣的多民族共處一國的格局也是在清代形成的。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中華人民共和國版圖

有人可能會認為,我國現在的版圖早在漢代或者唐代就已經形成了,要比清代早得多。有人可能還會不同意我的說法,認為清代的統治者是滿族,它僅僅是我國一個少數民族,我國的主體民族是漢族,開疆拓土、形成大中華的應該是漢族而不是滿族。其實這裡存在著許多誤區。

大家都知道的是,秦朝存在的時間很短,它的國土僅僅侷限於中原一帶,比現在的中國版圖要小得多,如今的版圖的形成應該沒它什麼事兒。如果說最早與外界交往開疆擴土的,還要數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遣張騫通西域。漢武帝派遣張騫通西域的最初目的,是和當時的西域國家大月氏建立聯繫以共同抗擊匈奴,張騫除了完成這項任務之外,意外地開闢了一條中原通往西域的商貿通道,這就是絲綢之路,從而建立起中原地區與西域的交往,它的重要性現在已經不言而喻,因此張騫通西域就具有了特殊的歷史意義。

公元前60年,為了管理統一後的西域,西漢在烏壘城(今輪臺縣境內)建立西域都護府,正式在西域設官、駐軍、推行政令,開始行使國家主權,西域從此成為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漢宣帝任命鄭吉為第一任西域都護。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西漢疆域圖

西域都護府是當時漢朝管理西域三十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當時西域都護由皇帝親自任命,3年1替(也有延長和縮短的),從未間斷。據《漢書》記載:西漢歷任都護有18人。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西漢疆域圖(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西漢後期疆域圖顯示,除綠色部分為西漢控制外,圖上部粉色部分是匈奴控制區域,左下角黃色部分為羌等民族控制區域,右上角黃色部分為鮮卑等民族控制區域。可見,西漢時期中國的版圖要比現在小得多。

而後來的東漢,西晉、東晉以及南北朝時期,疆域儘管在不斷地變化,但是都沒有西漢時期大,這是不爭的事實。

到了隋唐時期,隋朝疆域如下圖: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隋時期全圖 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隋朝疆域面積很小,這裡不再贅述。唐朝疆域如下圖: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唐時期全圖(一)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這幅地圖是以總章二年(669年)疆界為準。這是唐朝極盛時期版圖。左下角黃色部分青康藏高原為吐蕃,右上角紫色部分是松花江、黑龍江流域的靺鞨、室韋諸部。

太宗貞觀四年(630年)破降東突厥,十四年(640年)滅高昌,二十年(646年)破降薛延陀;高宗永徽元年(650年)擊擒突厥車鼻可汗,顯慶二年(657年)破降西突厥,五年(660年)擊降百濟,龍朔二年(662年)破鐵勒定天山,總章元年(668年)擊滅高麗。與此等戰勝攻取同時,四裔各族紛紛相繼降服,唐版圖臻於極盛。

七世紀初,吐蕃興起,遷都拉薩,逐步統一青康藏高原諸部,成為繼突厥、高麗之後與唐爭雄的大國。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唐時期全圖(二)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這幅地圖是玄宗開元天寶時期疆界圖。開元天寶是唐代的國勢全盛期,疆界較之總章時期有展有縮,與高麗邊界有退縮。置於靺鞨粟末部的忽汗州都督府(渤海),置於黑水靺鞨部的黑水都督府,置於室韋部落的室韋都督府,未能實際統治其地方,只是冊封為臣屬關係。

吐蕃、突厥是唐朝的兩大敵人。吐蕃的疆界較之總章時期沒有大的變動,突厥復國後成為後突厥,它兼併了鐵勒、黠戛斯(後來的吉爾吉斯)、骨利乾等地區,南侵唐地,唐的北部邊境線有較大收縮。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唐時期全圖(三)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中國簡明歷史地圖集.》

這幅地圖是元和十五年(820年)的疆域圖,是中唐時期的版圖。安史之亂(755—763年)使唐朝元氣大傷。隴右和劍南西山諸州併入吐蕃。後十餘年間吐蕃又取河西涼州、甘州、肅州、瓜州、沙洲、伊州等地。貞元六年(790年)北庭、西州、安西相繼陷落,自焉耆以西至蔥嶺都被吐蕃佔領。天寶年間大漠南北的回鶻取代了突厥,南詔叛唐統一了雲南,形勢與盛唐時期已經無法相比。

黑龍江和松花江地區,海東渤海國、及黑水靺鞨等部,只是對唐朝朝貢不斷,唐朝沒有直接統治能力。

唐朝於公元907年滅亡。經歷了五代十國後,於公元960年建立了宋朝。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遼、北宋時期全圖 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這幅地圖是宋徽宗政和元年(1111年)疆域圖。北方的大片領土是遼國地盤,宋的邊界線僅在現在的河北省中部一帶。西北部是西夏國,西邊是吐蕃諸部,西南方向是大理國。北宋的國土面積很逼仄。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金、南宋時期全圖 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這幅地圖是南宋與金對峙圖。是公元1142年的疆域狀況。南宋的北部邊界比北宋時期又向南收縮,金國的南部邊界已經到達淮河、秦嶺一線。

清王朝奠定了現代的中國版圖(上)

元時期全圖 此圖來自譚其驤主編《簡明中國歷史地圖集.》

公元1271年,忽必烈改國號為大元,建立元朝。這幅地圖是元至順元年(1330年)的版圖。1276年滅南宋,又相繼消滅了金、夏、西遼、大理、吐蕃等國,完成了曠古未有 之大一統。元朝的邊界東北抵日本海,北抵西伯利亞北極圈內,西南接尼波羅、印度、緬甸、越南,東南方向抵海。

要弄清元朝的疆域算不算中國的疆域,就要弄清元朝究竟算不算中國的一個朝代。關於這個問題,學術界爭論較大。清朝是中國的,基本沒有爭議,但是元朝是否屬於中國,爭議就很大了。有人認為元是蒙古人滅了漢族政權宋朝而建立的,對於漢族來說是亡國,是外族統治漢族,特別是元把居住在它統治範圍內的人分為四等,第一等是蒙古人,為元朝的“國族”。第二等為色目人,多為西域人,部分契丹人也被劃入色目人。第三等才是漢人,泛指北方漢人和契丹﹑女真等族。第四等是南人,泛指南方的漢人和少數民族。漢族實際上淪為被統治的下等人。認為元不是中國一個朝代的另一個原因是因為現在還有一個蒙古國存在,蒙古人失去在中國的政權後退回大漠仍然存在。

但是多數人認為元朝應該算中國的一個朝代。理由主要有,中國自古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南北朝時期北朝諸國都是由少數民族建立的,難道這些國都不算中國的嗎?另一個理由是,元修了遼國、金國、宋朝史,而明朝也修了元史,因而認為明朝是承認元是中國的一個朝代的。再說,如果不承認元是中國的一個朝代,那麼中國的歷史就曾經發生過中斷,中華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斷裂了。這種觀點認為,即使把元朝作為中國的一個朝代,計算它的 國土疆界也只能以元本部的統治範圍為準。而它的四個汗國,即金帳汗國(又稱欽察汗國)、察哈臺汗國、伊爾汗國和窩闊臺汗國,這四個汗國的主要領土都不在中國,因而它們的領土和中國無關,總不能把遠在阿拉伯半島和莫斯科的領土也算在中國頭上吧。

但是不管怎麼算,元朝是第一次把西藏、蒙古、新疆和東北地區統一到了一個政權之下,這就為以後的國家認同打下了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