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饒餘干在地圖上有誰知道在哪個位置?

史國宏


地處江西省東北部。位於北緯 27°34' 至 29°34' 、東經 116°13' 至 118°29' 之間。東鄰浙江衢州,南連福建南平,西瀕鄱陽湖而接九江,北連景德鎮和安徽徽州,居於閩、浙、皖、贛四省結合部而成為江西的 “ 東大門 ” 。  全市東西長約 210 公里 ,南北寬約 194 公里 。土地總面積約 2.28 萬平方公里 , 佔全省土地總面積的 13.65% 。境內東南北部三面環山,西部臨水,中部丘陵廣佈。基本地貌以山地、丘陵、湖泊為主。地型大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東西向依次為邊緣山地、丘陵、平原和湖泊。北部黃山尾閭蟠結在皖贛之間 , 東部懷玉山脈綿延於贛浙邊境,東南部武夷山脈迤邐入贛閩懷抱 , 西北部則與九江、南昌共託全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昌江、信江、樂安江流貫全區。全境丘陵佔總面積的 75 % , 水面佔 11%, 崗地、平原佔 14 %。  上饒地理形勢是兩條山脈夾一條大河擁抱中國最大的淡水湖。武夷山脈東北―西南走向,懷玉山脈和鄣公山脈東南―西北走向,兩條山脈之間的信江,彙集了140多條支流,由東向西直奔鄱陽湖,背有靠前有沼,風水獨佔鰲頭。當信江從源頭奔流而出入鄱陽湖時,就註定了這條貫穿贛東北大地的河流要成為上饒人民的母親河。  千百年來,這條匯聚了懷玉山脈、武夷山脈等無數源流的母親河,積澱著數不清的自然勝景和人文勝蹟。黃崗山,華東第一高峰;三清山,江南第一仙峰;鵝湖山,儒釋道三勝境;靈山,中國道教第三十三福地。大鄣山、銅鈸山、大茅山、磨盤山、洪山、岑山等諸山,或巍峨險峻,或阿娜秀麗,不一而足。  鵝湖書院、婺源民居、婺源宗祠、婺源古橋、上饒集中營舊址、葛源閩浙贛省委機關舊址、萬年仙人洞和吊桶環遺址、鉛山連史紙、弋陽腔、婺源三雕、婺源儺舞、婺源歙硯、婺源徽劇等國家級文化遺產,河口鎮、石塘鎮、葛源鎮、江灣鎮、汪口村、延村、理坑村、李坑村、曉起村等國家級和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名村,始建於唐貞觀年間的澄波橋,始建於晉升平年間的三清山古建築群(含石雕、石刻),鑄造於宋建炎元年的雞應寺銅鐘,清代玉山考棚、上饒縣龔氏宗祠中的《浣紗記》浮雕、流傳千年的贛東北“串堂”、鄱陽傳統漁俗、萬年貢米生產習俗等一大批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上饒山水孕育出來的獨具地方特色的文化。編輯本段歷史沿革  上饒之名得於“山鬱珍奇,上乘富饒”,素稱富饒之地。  秦屬九江、會稽、丹陽3郡。  漢為豫章、會稽、丹陽3郡。  三國吳屬鄱陽、會稽、新都3郡。  晉屬鄱陽、新安、信安、建安4郡。  隋開皇九年改鄱陽郡為饒州,後罷饒州復鄱陽郡。  唐武德五年改鄱陽郡為饒州,是域屬饒州、衢州、歙州。乾元元年析饒州之弋陽、衢州之常山、玉山3縣置信州,是域屬饒州、信州、歙州,隸江南東、西2道。  宋主屬信州上饒郡、饒州鄱陽郡,隸江南東路。  元主屬信州路、饒州路及鉛山州,隸江浙行中書省。  明洪武九年分江西為五道,是域主屬九江道饒州府、湖東道廣信府。  清沿明制。  民國初主屬豫章道、潯陽道。1932年主屬江西第四、第六行政區。  1949年屬上饒、樂平2專區,轄景德鎮市和上饒、弋陽、橫峰、鉛山、餘江、廣豐、東鄉、玉山、貴溪、樂平、德興、鄱陽、萬年、餘干、婺源、浮樑16縣。1950年樂平專區更名為浮樑專區,上饒專區增設縣級上饒市。1952年上饒、浮樑2專區合併設立鷹潭專區,旋改稱上饒專區。1953年景德鎮市升為地級市,由省直轄。 鄱陽縣1986年更名為波陽縣,2003年12月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改回鄱陽縣。現在已經不存在波陽縣這個地名。。1958年浮樑縣劃歸景德鎮市。1960年上饒縣併入上饒市。1964年恢復上饒縣。1968年東鄉縣劃歸撫州專區。1970年上饒專區改稱上饒地區。1983年樂平縣劃歸景德鎮市,貴溪、餘江2縣劃歸鷹潭市。1990年德興縣改市。  2000年6月23日,國務院批准,撤銷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設立地級上饒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信州區。  上饒縣建於東漢末期建安年間,約公元205年前,初屬豫章郡,不久改屬鄱陽郡。晉初併入葛陽縣,仍屬鄱陽郡。南宋復置,隋開皇九年(589),再度併入葛陽縣,屬饒州。十二年,葛陽改稱弋陽。唐武德四年(621),上饒縣析出重置。七年,省入弋陽,乾元元年(758),再度析出重置,隸於江南東道信州。宋,仍屬信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隸於江浙行省信州路。明洪武三年(1370),信州路改為廣信府。四年,廣信府隸於江西行省。民國3年(1914),上饒縣隸於豫章道。15年,直屬江西省。21年,隸於江西省第六行政區。27年,縣城上饒鎮改稱廣平鎮。1949年5月3日,上饒縣解放,廣平鎮及附近部分城區析出建立上饒市,全市總面積64.68平方千米,隸於上饒專區。1960年3月,上饒縣併入上饒市,全市總面積擴至2554.68平方千米。1964年4月,上饒縣重新分出,上饒市轄域仍同建國初。1993年5月,經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將上饒縣的沙溪鎮、靈溪鄉、秦峰鄉、朝陽鄉劃歸上饒市管轄,市域面積擴到338.6平方千米。相當於原有面積的5倍,仍隸屬上饒地區行政公署管轄。2000年7月10日,根據江西省人民政府通知,撤銷上饒地區和縣級上饒市,原上饒市改稱信州區,隸屬新設立的地級上饒市管轄。 上饒市轄上饒、廣豐、玉山、婺源、弋陽、橫峰、波陽、餘干、萬年等10縣和信州區,代管德興市。面積22791平方公里。人口660萬。   上饒市位於江西省東北部。東鄰浙江,西接安徽,南連福建,地理位置十分重要;素有“八省通衢”、“豫章第一門戶”的稱謂。浙贛鐵路穿境而過,皖贛鐵路,橫南鐵路縱橫交錯;320、206國道和311高速公路貫穿東西南北,百十里內有四個機場。交通通訊極其便利。   上饒位於亞熱帶溼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6.7~18.2攝氏度,年降水量1600~1800毫米。光照充足,無霜期平均達244天。   上饒地貌以中低山地、丘陵為主。南部與福建交界,綿亙著武夷山山脈,主峰黃崗山海拔2157.7米,是大陸華東第一高峰。中部懷玉山山脈,主峰玉京峰海拔1816.9米,是中國著名景區三清山的中心地帶。北部贛皖邊境的鄣公山及黃山餘脈,大部為低山和丘陵。間有連片的小盆地。西部江河縱橫,湖泊星布,土地肥沃,是著名的鄱陽湖平原。   上饒四季分明,風光秀麗。中部三清山方圓二百里,雄奇峻秀,塵絕人寰,素有“江南第一仙峰”的美譽。   南面龜峰,凡三十六峰,峰峰皆景,被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贊為“江上龜峰天下稀”,又被遊客譽為“天下盆景”。   自然植被保存完好,存有大量古樹古溶洞古建築古文物的婺源,山青水碧,小橋流水,一派恬靜的田園風光,遊人譽為“中國最美的農村”,被列為中國南方唯一的文化旅遊示範縣。   還有鄱陽湖的萬傾波濤;葛仙山的道觀香火;鴛鴦湖的嬉水鴛鴦;無不美倫美煥,令人由衷讚歎造物的鬼斧神工與對這片土地的偏愛。 夢裡水鄉――餘干 餘干是個美麗而神奇的地方,這裡歷史悠久,"山川秀麗,人傑地靈,曾有"閩越百貨集散"之繁榮,江西名郡"魚米之鄉"之美譽。餘干這兩年發展很快,成為上饒市的黑馬之有一!GDP19.4億,增長18.4%人均GDP2298地方財政收入1.5億,增長34.1%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77726萬,增長15%農民人均純收入2259,增長35.91%


差不多是隻兔子


南昌邊上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